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

11、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外部支持服务和物品采购的过程进行控制,使支持服务和物品采购的质量能满足检测工作的技术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检测工作范围内的外部支持服务和物品采购。

不适用于由政府招标采购机构选择的外部服务和供应商采购的控制。

3 职责
3.1 检测科室负责提出物品采购申请,提供相关的技术参数要求,并会同行政科、质管科对支持服务和物品供应商资质进行调研、初审。

3.2 行政科负责对物品供应商和三废处理、维修机构等支持服务资质进行调研、初审,并合同检测科室做好物资的采购、验收工作。

3.3 质管科负责对量值溯源、室间比对、分包服务机构等资质进行调研、初审。

并会同行政科、检测科室对物品采购进行验收。

3.4、质量负责人负责对外部支持服务和物品供应商的资质中质量情况进行复审。

3.5、技术负责人负责对外部支持服务和物品供应商的资质中技术能力进行复审。

3.6 最高管理者负责外部支持服务与物品供应商的最终选定和名录变更的批准。

4 工作程序
4.1支持服务和物品供应商的选择、验证、评审
4.1.1 行政科应会同检测科室对现行的外部支持服务(“三废”处理机构、检测设备维修机构、检测设备检定/校准机构、分包服务机构等)和物品生产商、供应商的名单进行整理,完善“合格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名录”,并根据近几年运作、质量和服务态度等情况,再进一步做好调研,形成初审意见,并将名录和初审意见报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4.1.2 质管科应会同检测科室对现行的量值溯源、室间比对、分包服务机构等外部支持服务的名单进行整理,完善“合格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名录”,并讨论、调研近几年运作、质量、技术和服务态度等情况,形成初审意见,并将名单和初审意见报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4.1.3 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召集相关科室和人员对初选名单和初意见进行集
中评审,质量负责人主要识别被选单位资质符合性,技术负责人主要识别其溯源能力范围适用性,各检测科室和管理科室按服务类别不同,分别识别其设备保护、现场操作能力、比对数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排污证明的真实性、分包检测提供的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服务态度的符合性、消耗性品的适用性、稳定性、售后服务的符合性、可靠性等方面,并分别填写“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商评估表”。

4.1.4 在评审过程中,还应将设备和消耗性材料的验收情况、使用(试用或验证)情况、溯源情况,以及“三废”处理机构是否存在接受过环境处罚的情况等均应作为评审的输入。

4.2 评审结果的处理
4.2.1 根据评价结果分别做出服务资格合格、后续服务资格合格、服务资格不合格和撤销其后续服务资格的意见。

4.2.2 行政科根据评审结果,编制“合格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名录”,报最高管理者批准。

4.3 对支持服务与供应商的控制
4.3.1有条件的情况下,本中心应对各类服务方有备选单位,避免因唯一服务方的问题影响到本中心的运作,一旦首选供应方发生问题,可以避免供应链脱节。

4.3.2在体系运行过程中需要寻求外部支持服务与物品采购时,应优先选择本中心“合格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名录”中所列机构。

4.3.3当“合格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名录”中所列机构不能提供相关服务时,应根据本章第4.1节要求对选择的其它供方进行评审,形成评审记录,符合后将供方名单纳入“合格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名录”中。

4.3.4在名录中相关机构提供的证明文件时效范围内本中心可不进行年度重新评审。

政秘科应定期对存档的供方材料的时效性进行检查,在发现有失效文件时,应要求相关供方提供最新有效证明文件,当不能提供时,则应进行重新评审。

4.3.5 特殊情况的处理
(1)当一个认证年度当中,支持服务与供应商存在服务态度问题或供应脱节问题时应给予警告,当再次出现类似情况时可立即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必要时撤销其后续服务资格;
(2)当提供的服务存在质量问题应给予暂停合作,待其恢复服务质量。

当不能恢复时,可立即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必要时撤销其后续服务资格;
(3)当“三废”处理机构出现因环境问题造成的事故或处罚时,应立即撤销其后续服务资格。

4.4 采购物品选择和申请
采购应选择在“合格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名录”中的机构进行选择、采购,采购应由使用科室提出采购申请,填写“重要及关键物资购置计划”、“检测设备和设施购置申请/审批表”,经审核、批准后报行政科采购。

4.5采购物品的验收
对采购的涉检物品进行检查验收,建立“重要及关键物资验收记录”、“检测设备和设施验收单”,符合要求的方可入库、出库、使用,对验收不合格的物品不得接收,坚决退货。

4.6采购物品的储存
4.6.1检测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测耗材进用存登记”、“基准、标准物质进用存登记”、“检测仪器设备台帐”,加强使用管理,做到帐物相符,必要时对质量进行校准、分析验证。

4.6.2物品应分类存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标识清楚,并保证不损坏、不变质、不丢失。

5 引用文件
5.1 BJK/02-07-2016 检测设备和设施控制程序
5.2 BJK/02-11-2016 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6.1 BJK/02-15-01 物资供应商/服务商信息名录
6.2 BJK/02-15-02 重要及关键涉检物资购置计划
6.3 BJK /02-15-03 重要及关键物资验收记录
6.4 BJK /02-15-04 检测耗材进用存登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