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的统计分析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的统计分析

RR/04/04CFEF研究报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的统计分析陈振锋吴莹汪寿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RR/04/04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2004年6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的统计分析1陈振锋2,3,吴莹2,3,汪寿阳2,32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北京100039【摘要】机电产品进出口是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竞争的一个主要指标,而机电产业则是国际贸易及国际上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主导产业。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机电产品最近几年在进出口总量、分类结构变化以及贸易平衡状况,来考察机电产品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以及对中国贸易平衡的作用。

在分析基础上,本文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Abstract】The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a country or a region, the volume of its import and export is a major indicator of its involvement in international specification, trade and compet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 series of key issues including the aggregate trade volumes, the changes on commodity composition and the trade balance, with the aim of shedding some lights on how important the foreign trade of the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is and how it should be supported.【关键词】机电产品贸易平衡进出口一、引言机电产业作为制造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引进先进技术的主要行业。

机电产品的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机电产品本身性质来看,它属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它的生产对我国总体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性作用;从机电产品进出口在总进出口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如表1所示,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自2002年起已经超过了50%,其中2003年机电产品进口占总进口的54.51%,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1.88%,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3.16%,由此可见机电产品的高额出口占据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的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立下了汗马功劳,与此同时,机电产品的进口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为国内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资料;从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速度来看,机电产品的贸易一直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就最近几个月而言,2004年第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46.8%,进口比上年同期增长42.1%,而同期的进口和出口比上年同期的增长率分别为42.3%和34.1%,可见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总出口的增长速度。

无论从机电产品本身的性质还是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量以及增长上都可以看到,机电产品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对机电产品进出口的考查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优化贸易产品结构以及带动经济增长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2004年前四个月的海关统计表明,我国在连续十几年来首次在第一季度出现84.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其1本文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商务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

汪寿阳,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机电产品贸易逆差大约有13.5亿美元。

造成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利用海关统计月报数据,对有关机电产品的进出口情况进行简单统计分析。

表1 机电产品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比例(%)2000200120022003进口额45.7249.4652.7354.51出口额42.2544.6248.2651.88进出口总额43.9046.9350.3953.16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月报2000-2003二、机电产品总量增长分析如图1所示,机电产品的增长呈现缓慢的趋势增长,但又包含着周期性,这种周期性主要表现在每年第一季度的三个月中总有一次下降,而且进出口是同步下降,总进出口额也有这种周期性,这种周期性一般表现在1、2月份,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进出口固有的季节性,同时中国农历春节基本上在第一季度,春节期间涉外商务活动会减少,对这种周期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尤其在今年1、2月份,进出口大幅下降,其中2004年1月份比去年同比增长只有13.4%和27.9%,而2003年同期进出口同比增长率为67.7%和49.7%。

图1. 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变化图(单位:千美元)三、机电产品分类增长分析在机电产品这一大类下,又有许多小类,这里按照海关月报的分类,将机电产品又分为金属制品、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仪器仪表和其他等六个大类,通过对这六类机电产品的统计分析,可以更为准确的观察我国在机电产品上的进出口变化。

首先,从出口来看,我国主要出口商品为机械及设备和电器及电子产品,这两类商品的出口额大概占机电产品出口额的70%以上,而且从机电产品出口各项比例变化图上(图2)可以看到,在这六类机电产品中,除以上言及的两类商品外,其他类商品的出口份额都低于10%;其次,从如图3所示的进口来看,进口的主要商品也集中于电器及电子产品和机械及设备上,两者所占份额大概占机电产品进口的80%左右,在2004年第一季度,这两类商品的进口份额有所降低,而仪器仪表类商品份额开始扩大。

(注:图中2000年1月因数据缺乏图中所示为0)图2. 机电产品出口各项比例变化图(%)图3. 机电产品进口各项比例变化图(%)从机电产品进出口各类比例图(图2、图3)可以看到,占据机电产品进出口主要比例的的是机械及设备和电器及电子产品,仅从这两类产品的进出口额的变化来看,如图4,5所示。

可以看到,研究期内的2002年2月份之前,机械及设备的月进出口额保持在20到40亿(?单位)之间,电器及电子产品的月进出口额基本保持在40亿左右,相对比较平稳,在2002年3月以后,这两类产品的进出口都有一定的趋势性增长。

到2004年4月,机械及设备的月进出口分别达到了79.7亿和94.3亿;电器及电子产品的月进出口分别达到了119.3亿和103.7亿。

而且从趋势上看,机械及设备的月进出口都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并将保持一个较为平稳的贸易顺差,而电器和电子产品的月进出口也会保持进一步增长的趋势,但贸易逆差将有可能逐渐扩大。

综合这两种主要产品的变化趋势将可能促使进出口保持增长的势头,从而对2004年全年的贸易差额有很大影响,但是没有促使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图4. 机械及设备进出口变化图(单位:千美元)图5.电器及电子产品进出口变化图(单位:千美元)四、机电产品贸易平衡分析如图6所示,近三年中,机电产品的贸易差额有正有负,呈波动状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第三季度的高顺差和2004年2月份的高逆差,在短短的两个季度中,波动非常大,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4图6. 机电产品贸易差额图(单位:千美元)第一,世界经济逐渐复苏,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从去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开始加速,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对投资需求的激增带动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从今年初开始,钢材的价格就上涨了至少30%,其他金属的价格也上升了。

铂的价格创下25年来新高,焦炭价格在一年里增长80%,镍的价格增长了55%。

由于燃油价格的攀升,运输费用的增加也成了横在制造商面前的一项压力。

海运费用自2003年9月以来增加了4倍,有时货物的运费甚至高于一些运输货物本身的价格。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在进口同样数量的商品的条件下,进口总价值额迅猛上升,同时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导致产业链的后端产品的成本上升,也就带动了产成品等的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将会阻碍出口的顺利进行比如机械设备需要钢材,钢材价格的上涨将会影响到该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第二,国内投资需求旺盛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一季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99亿元,增长43.0%。

其中,城镇投资完成7059亿元,同比增长47.8%,农村投资1740亿元,增长26.4%。

在城镇投资项目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1.1%。

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47.8%、53.2%和52.3%。

第一季度,新开工项目继续增加,但增速趋缓。

国内投资的增长带动的是对进口的需求急剧扩大,2004年前几个月进口增长率高涨不下,机电产品的进口增长率同样非常高,这是国内投资需求增长的直接表现,尤其是在钢铁、汽车、房地产、水泥等行业,在这些行业的经济过热导致整个产业链中各个环节需求的增加,对进口的需求也不断高涨。

从机电产品贸易差额的结构来看,如图7所示。

总的来看其变化像一个喇叭,逐渐向外发散开来,但其实质内容却有很大变化。

在近四年以来,一直保持顺差的是金属制品和其他类机电产品,从图7可以明显的看到,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金属制品的顺差逐渐减少,这可以从钢铁,石油,铁矿石等原料的涨价得到一些解释,处于产业链的初级阶段的价格大涨必然推动产品出口价格的高涨,同时使出口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出口额下降;逆差类商品的变化比较大,2002年第一季度以前,机械及设备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在2002年第一季度之后,该类商品的逆差有所减缓,到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有高额顺差,而仪器仪表和电器及电子产品几乎一直保持逆差,且逆差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图7. 机电产品分类贸易差额图(单位:千美元)五、结论与政策建议机电产品作为我国进出口的主要商品类别,它的外贸均衡状况将直接的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均衡状况,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机电产品的贸易差额大幅波动,由2003年第四季度的高顺差到2004年第一季度的高逆差,造成这种状态有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原因。

国际方面表现在世界经济复苏,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进口金额增长过速;国内方面表现在我国国内投资需求旺盛,对原材料等需求大幅增长,给了进口强劲的动力,再加上出口退税政策的执行,对出口尽管影响不大,但还是有些许影响。

为应付这种国际国内状况,国家对控制货币增长过速、投资过快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钢材等商品的价格逐渐回落,这将创造一个比较轻松的国内环境,但是在缩紧银根的同时,还是要加大力度控制经济过热,尤其在建筑房地产行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