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第三章注意
trees on the left / term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logical subject and object; the latter to what is called “meaning.”
二、衰减模型( attenuation model )
• 因此两者联合起来,称之Broadbent-Treisman过 滤器—衰减模型,并且将它看作注意的知觉选 择模型。
三、反应选择模型
1、代表人物:Deutsch & Deutsch (1963)
2、主要思想
追随耳
感觉登记
非追随耳
知觉分析
反
应
组织输出
反应
选
择
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
• 这个模型主张,所有输入的信息在知觉 阶段都将得到充分的分析,而选择作用 只发生信息加工的后期,而不是前期。
deep structure. The former / side of the road
seemed to be filled with singing birds; the path itself looked smooth and inviting. • 右耳:At long last they came to a fork in the road but did not know which way to go. The
激活一些兴奋阈限很低的信息。
物 追随耳 理
特 征 非追随耳 分 析
选 择 性 过 滤
。。 。。
意 义
。。 分
反
。。 析
应
器
。。
衰减模型简图
对两个模型的评价
• 1、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都是认为注意发生 在对信息初级分析和高级意义分析之间,换言 之就是因为有了注意所以才有知觉,有了对刺 激信息的意义的获得。 2、两种模型的根本出发点是一样的,都认为 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是有限的,必须通过过滤 予与调节,这样才有注意这种心理机制。 3、过滤器模型强调单通道和全或无的工作方 式,而衰减模型通过引用阈限的概念强调初级 分析的通道选择和信号衰减作用。
Knowledge of on a hill
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追随耳
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
• 表明当有意义的材料由追随耳转到非追随耳时,被试会将 注意转向另一耳朵,表现出对意义的追随。
Treisman实验
• 左 耳 : Many linguists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logical form of a sentence and its
音节和单词; – 识别单词并赋予意义。
过滤器的作用是减弱信息的信号,受到衰减
的信息仍可以进行高级加工。
– 信息通过过滤器之后,未衰减的信息和经过 衰减的信息都继续输送到神经系统较深层的 水平,并且激活了较高水平的知觉分析器或 词典单元。已经贮存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
仍有不同的兴奋阈限,衰减的信息也有可能
第三章 注 意
• 注意
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关键在于牺牲某些事物的处理,以 便能有效地处理其他事物——James
第一节 注意的认知模型
一、过滤器模型( filter model )
1、代表人物: Broadbent (1958)
感觉 登记
选
容量有限的
择
高级心理加工 反应
性
过
滤
3、过滤器模型无法解释的事实
(1)鸡尾酒会效应
…
Anny…
…
(2) Gray & Wedderburn 的实验(1960)
6 JEC
9
OB 2 TIVE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UNT
4
追随耳
OBJECTIVE DEAR AUNT JANE
DEAR 5
JANE
• 表明非追随耳的信息也能得到一定的识别
(3) Treisman 的实验 (1964)
实验结果: 通常方式+任意顺序:正确率93%; – 分听方式+任意顺序:正确率降低到65%; – 分听方式+时间顺序:正确率降低到约20%。
• 实验表明:当两种输入的信息同时到达 信息加工系统时,其中一种信息将受到
选择,而决定信息选择的条件是刺激物 的物理特性。
(2)Cherry 的双听追随实验(略)
器
长时记忆
过滤器理论
• Broadbent(1958)提出过滤器理论(filter model )
– 同一时间可以被注意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 如果信息量超过限度,注意过滤器就将选择让一
些信息通过,并将另一些信息排斥在注意之外。
2、支持过滤器模型的实验证据
(1)Broadbent 的双听实验 • 实验(1954):两种呈现刺激的方式
1、代表人物:Treisman(1964) 根据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可以得到高
级分析的实验结果,对过滤器模型加以改 进,提出了衰减模型。
• Gray & Wedderburn (1960)和Treisman (1964) 的实验表明信息的选择取决于材 料的语意关系。当同时输入的信息具有 某种语意关系时,人们不仅能从被注意 的通道中获得信息,而且也能从未被注 意的通道中获得某些信息。
不管是双听实验还是双听追随实验, 被试只能注意到一个通道,一般是追随 通道的信息,而常常无法报告或觉察另 一个通道的信息。 核心概念:追随程序
• 注意的作用就象过滤器一样,通过它的 过滤,使输入通道的一些信息能够通过 内部容量有限的通道进入高极中枢过程, 而其它的信息则被过滤掉。因此,注意 的工作是以全或无的方式进行的。
2、主要观点:
• 特雷斯曼承认在信息的传输通道上存在 着某种过滤的装置,由它进行对信息的 选择。然而注意的工作方式不是以全或 无的单通道方式,而是多通道方式工作, 但是在多通道的信息加工中,每个通道 的信息得到加工程度是不一样的。
• 衰减模型认为,接收的信息要经历三种 分析或检验:
– 首先分析刺激的物理属性; – 确定刺激是否语言,如果是,就将它们分为
– 第一种是通常方式接收声音刺激:例如左耳 =右耳=734215;
– 第 二 种 是 分 听 方 式 ( dichotic listening task),即左耳=734,右耳=215。
再现方式两种: 任意顺序(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 收的信息);时间顺序(按双耳同时接收信息的顺 序成对地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