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

二、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教学活动
课堂达标测评练习:
1、把和是10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21
47
55
98
36
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9+1=6+4=5+4=10-5=10-3=10-2=10-4=10-6=10-8=10-7=4+6=3+7=8+2=1+9=5+5=
板书设计:
10的加减法
(2)师:请任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3)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一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课题)
2、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独立操作,写算式
抛10个花片,根据正反面的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学情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10的加减法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四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一幅图能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教具准备:圆片、数字卡片、小黑板,算式卡片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1、第一组小朋友可以可以分成哪两部分?(6个男同学和4个女同学)
(1)师:根据第一组同学的情况,你能说出哪些算式?
预设生:6+4= 4+6= 10-4= 10-6=
(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4)师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激励:小朋友们真行,你们通过自己抛花片,学会了所有10的加减法题。都给自己一个五角星。
(5)、学生上黑板归类整理,即时记忆
二、轻松一刻
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三、巩固深化
1、几加几等于10。
(1)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
(2)同做,师出“8”生出“2”等等
(3)同桌互做
2、完成做一做2
四、提高题
一座小木屋前有2个男孩,1个女孩。问:如果一共有10个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知道我们班有40人,每组有10人,这10人是怎么算出来的呢?(预设:把男同学和女同学合起来。)
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上课时认真关注学生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教学状态,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讲多练。
3.巧妙设计拓宽练习,使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4.加强自身修养,不段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特别是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二.存在问题:
1.本节课上,在看图列式的环节中,学生已会看图列式,我却让学生自己用小棍摆,再说说,浪费了时间。
2.拓展练习的设计还可以更加有层次有深度,有针对性的使学生学习更加扎实巩固。
3.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是激励学生的语言还可丰富些,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进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多向同组教师请教,精心设计教案。
6+4= 4+6= 10-4= 10-3= 10-7=
2+8= 8+2= 10-2= 10-8=
1+9= 9+1= 10-1= 10-9=
5+5= 10-5=
课后反思:
一.成功之处
我顺利地实施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做到看一幅图列出四个算式。并能够较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师:张剑年级:一年级科目:数学时间:2020年9月日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61页。
课时:1课时
教材解读: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学习10的加减法作了知识上的铺垫。10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习这部分内容还可以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