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诊断施肥与营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根外营养:植物叶片(包括一部分茎)吸收养料并营养本身的现象。
意义:只能作为根系营养的一种补充,而不能代替。
2根外追肥:对于微量营养元素的叶面施肥是一个很重要微量元素施肥方式。
3植物营养期;植物通过根系由土壤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
4植物营养阶段性:生长初期吸收的数量和强度都较低,随着生长期的推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渐增加,到成熟阶段又趋于减少。
5植物营养的临界期:是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间的不平衡,对于植物生长发育有着明显不良的那段时间。
(P的营养临界期在幼苗期,N在幼苗阶段,比P稍晚)6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因素:1光照2温度3水分4通气5土壤溶液的ph 6养分浓度7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注:在酸性反应中植物吸收的阴离子多余阳离子;而在碱性反应中又恰恰相反)7同等重要率:必要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8不可替代率: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他元素代替。
9最小养分率:是土壤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时,其他养分含量虽然较多,植物仍然不能良好的生长,而且植物的生物量在一定限度内随这个元素的增减而相对变化。
10吸收:营养物质由介质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即养分离子向根部运动的迁移过程和养分离子由根部进入植物体内的吸收过程。
11截获:根系在土壤里伸展的过程吸收直接接触到的养分。
12 质留:因植物蒸腾作用引起的土壤养分随土壤水分流动的运动速度较快但是要求水分和离子浓度够大。
13植物营养最大效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还有一个时期,植物对养分的要求,不论是在绝对的数量上,还是吸收速率上,都是最高的,此时施肥所起的作用最大增效率显著,这个时期称之为植物营养最大效率。
14复合肥料:指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N,P,K主要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厩肥:以家畜粪尿为主,混以各种垫圈材料积制而成的肥料。
15枸溶性P肥:能溶于2%的柠檬酸或中性柠檬酸铵溶液的P肥。
16有机肥料:指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肥料,主要指人畜粪尿,农村堆肥,城市垃圾以及绿肥、杂费等,又称农家肥料。
二填空1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营养特点:铵态氮是还原态,硝态氮是氧化态。
2植物营养研究对象:土壤、植物、肥料。
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
目的:提高作物产量,作物的品质和提高土壤肥力。
3大量营养元素:C、H、O、N、P、K、Ga、Mg、S. 微量营养元素:Fe、Mn、Cu、Zn、B、Mo、Cl。
4养分离子向根部迁移的3个途径:截获。
扩散、质留。
5肥料按形态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按用途:基肥,追肥按养分:N肥、P肥、K肥、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按化学性质:酸性肥料,碱性肥料,中性肥料按溶解性:水溶性P肥,弱酸性P肥,难溶性P肥6土壤体内的N素含量表示方法:全N法、非蛋白氮、蛋白质N。
7制造磷肥的三种方法:机械法、酸制法,热制法8骨粉分为:生骨粉、脱胶骨粉(其中P的含量逐渐增加,N的下降)。
9石灰的改土作用:1中和土壤酸性,消除铝离子的毒害。
2增加有效养分。
3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4改善品质,减少病害。
10复合肥料的分类:化合复合肥料,混合复合肥料,掺合复合肥料。
11国内外发展复合肥料的总趋势:朝着高效化、液体化、多成分和过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12农用石膏包括三种:生石膏、熟石膏、含P石膏。
13根瘤菌的特性:专一性、侵染性、有效性14元素的移动性和缺乏表现:Cu是植物体内最不容易移动的东西。
Ca、Mg、S第二元素(中量元素)Ca是植物最不容易移动的元素之一。
Mg在作物体内容易移动。
缺Mg时症状首先表现在下部较老的叶片上。
S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很小。
缺S时症状首先在幼叶及幼芽上出现。
Mn在作物体内较难移动,缺Mn主要表现在幼叶上。
缺Mn:燕麦“灰斑病”,烟草“花叶病”,甜菜“黄斑病”,Mn过多时,引起缺铁“失绿症”。
Zn在作物体内易转移,缺Zn主要表现在植株下部老叶上。
缺Zn:玉米“白苗病”,水稻“矮缩病,果树“小叶病”,施入过多P 肥,也容易引起作物缺Zn。
Mo在作物体内不容易发生转移,缺Mo首先发生在幼嫩部分。
作物K素营养失调症状,老叶上先出现症状,老叶也叶缘先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叶中部,叶脉处任绿,缺K加剧,整个叶片变红。
缺N症状先从老叶开始,缺N茎干细长,很少有分枝,花和果实稀少植物提前成熟,影响产量和品质。
15最主要的钙肥:生石灰、熟石灰、碳酸石灰。
16厩肥的成分和性质:厩肥营养成分主要是有机态的,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因此不宜直接吸收新鲜厩肥。
17油菜缺B出现花而不实,棉花缺B则蕾而无花。
18植物营养的共性和个性;共性:所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须16种元素,个性: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植物的生育期所需的元素不同。
19土壤反应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生物作用)和土中矿物质的溶解和沉淀(化学作用)因而间接的影响土壤有效养分的多寡。
(土壤的改良方法:酸性加石灰,碱性加石膏)20养分离子在低浓度下,粒子与载体的亲和力较大。
21离子间的相互作用:1拮抗作用:指某一个离子的存在可以抑制另一离子的吸收。
2协助作用:某一离子的存在可以促进另一离子吸收。
22氮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
23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1植物吸收的氮主要为无机态氮。
2硝酸盐的吸收和利用为主动吸收。
3氨的吸收和利用:植物根部吸收氨态氮——同化——产生酮酸。
4氨态氮是还原态氮,硝态氮为氧化态氮。
24单氮肥的品种:铵态氮肥、酰氨态氮肥、硝态氮肥、长效氮肥。
25影响植物钾的吸收因素:1土壤供钾状况2植物种类3介质离子组成4土壤水汽条件26微量元素中最多的是铁,最少的是钼。
三简答1植物根部离子态养分的吸收?答:1被动吸收:不需要能养无选择性,与代谢没有直接关系非代谢性吸收,2在股东吸收:需要供给能量才能进行,而能量是呼吸代谢释放出来的代谢吸收。
2必需营养元素的三个依据?答:1如果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
2必需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他营养元素代替。
3必需营养元素直接参与代谢作用。
3叶部营养的特点?答:1直接吸收养分,可以防止养分在土壤中固定和转化,避免养分效果的降低。
2对于养分的吸收和转化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植物的养分的需求。
3叶部营养直接影响体内代谢,能促进根部营养,提高光和作用和呼吸作用,提高植物产量和改善品质。
4叶部营养经济效益高。
4影响叶部营养因素?答:1肥料溶液组成。
2溶液的浓度以及酸碱反应。
3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
4叶片类型。
5喷施次数及部位5合理施肥的原则?答:1提高作物,牧草,饲料的产量和质量。
2提高土壤费力。
3增加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
4不污染土壤和水质。
6 N的生理功能(N为生命元素)答:1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2核酸和核蛋白的成分 3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4许多酶的组成 5维生素,生物碱和细胞色素的组成中也含有N7 P的营养功能答:1)P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化合物组成元素。
2)P能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转。
3)促进N素代谢. 4)P能促进脂肪代谢。
5)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8 N素不足或过多对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答:1)缺N对叶片发育影响最大,叶片细从直立与茎的夹角下,叶片淡绿色,严重时呈淡黄色失绿的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半点,缺N症状先从老叶开始,缺N茎干细长,很少有分枝,花和果实稀少植株提前成熟,影响产量和品质。
2)N过多,促进植株体内蛋白质和叶绿素大量形成,使营养体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下披互相遮掩,影响通风透光,作物茎干较弱,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
延迟成熟增加空禾比粒,叶菜类作物N素多组织含水量高不宜储藏。
9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答:1)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而部分进入粘土矿物层 2)铵态氮肥氧化变为硝酸盐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量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的铵态氮对Ca、Mg、K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硝态氮肥的共同特性答:1)硝态氮肥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吸收为主动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吸收过量时对植物无毒害 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Ca、Mg、K等无抑制作用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易被胶体吸收,在降雨或灌水过多时它容易随水流失5)硝态氮肥吸湿性大,易燃易爆,贮存时要采取安全措施。
6)硝酸盐容易通过硝化作用还原成为气体状态从土壤中逸失。
11 K的营养功能答:1)促进酶的活化 2)促进光能的利用,增强光合作用 3)增强植物体内物质合成和运转 4)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5)K能消除N、P肥施用过量而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平衡N、P营养上有重要作用。
12 Ca的生理功能答:1)以果胶酸钙的形态构成植物体细胞壁的中胶层,使细胞与细胞能够联接起来形成组织,并植物器官或个体具有一定烦人机械强度 2)中和作物体内代谢过程产生过多且有毒的有机酸,特别是Ca与草酸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而消除草酸的毒害 3)是植物体内一些酶的组成成分与活化剂4)有助于细胞膜的稳定性,促进K+的吸收、延缓细胞的衰老。
13 Mg的营养功效答:1)Mg是叶绿素和植物的组成成分,也是许多重要酶的活化剂 2)Mg参与作物体内的C、N代号,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 3)Mg能使磷酸转移酶活化 4)Mg还能与某些离子(K+、Ca2+)产生拮抗作用。
14 Mn的营养作用答:1)Mn在叶绿体重直接参与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 2)Mn能促使作物体内硝酸还原过程,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15 S素在植物体内的营养功能答:1)S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2)S是许多酶的成分 3)S还是许多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油料作物施S能提高含油率 4)S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 5)S还参与固氮过程。
16 Zn的营养功能答:1)参与生长素的合成 2)促进光合作用:缺Zn也有失绿症发生17 B的营养功效答:1)B能促使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植物体内糖的运输形态是以蔗糖为主 2)B能促使生长素的运转 3)B能促使繁殖器官的正常发育:油菜缺B出现“老而不实”,棉花缺B“蕾而不实”,小麦“穂而不实”,花生“有壳无仁”,苹果“缩果病” 4)B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防止多种作物发生生理病害:甜菜“心腐病” 5)B供应过多也会使作物受害18铁的营养作用答:1)是形成叶绿素不可缺少的元素 2)Fe是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组成,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硝酸还原作用和同化作用,是作物体内氧化还原过程的参与者 3)Fe在植物体内难移动,主要存在幼嫩叶片上 4)植物缺Fe和Mg都使叶绿素破坏和失去绿色,缺Mg首先发生在老叶上5)植物吸收Fe过多,会引起Fe中毒。
19微量元素肥料的一般使用方法答:1)土壤施肥:可作为基肥,与大量元素混合施用 2)植物体施肥,拌种、浸种、蘸秧根、根外喷肥、叶面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