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类通知标题拟写问题的思考发布时间:2010-9-19 15:30:24来源:办公室作者:杨秀峰编辑:唐小琳阅读144次转发类通知是我们工作中常见的一类公文,其标题一般是由“发文机关+关于转发+原文标题+文种”组成。
但是教条式的套用此格式,经常会造成“关于”、“转发”、“通知”以及“的”等词汇反复在标题中出现的情况,读起来拗口,理解起来困难。
公文标题就如同公文的门面,标题不规范,有损公文的权威形象,甚至贻笑大方。
例如某单位一则转发通知标题为“某某单位关于转发《某某单位关于转发<某某单位关于转发<某某单位关于某某事项的紧急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在原文件中占了足足五行,甚至很难一口气念完。
该公文的标题还被群众拍照并发布到互联网上的各大论坛,一时成为笑柄。
××如何写好转发类通知的标题?本人结合日常公文处理工作,谈谈以下六点。
第一,避免滥用标点符号。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因此,我们在拟写标题时,尽量少用标点符号。
转发类通知标题中一层又一层的书名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第二,避免介词重复。
当原文的标题中已经含有介词“关于”时,转发通知的标题就不再加上“关于”。
例如“宜宾县工商局转发市工商局关于对市场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的通知”,切勿写成“宜宾县工商局关于转发宜宾市工商局关于对市场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的通知”。
第三,避免文种重复。
若原文的文种为通知,转发通知的标题则不必在最后添加“的通知”。
例如“宜宾县工商局转发市工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公文处理相关工作的通知”,结尾切勿写成“的通知的通知”。
第四,避免结构助词重复。
若原文的文种不是通知,转发通知的标题一般会是“转发+原标题+的通知”这种结构,此时可以将原标题文种前的结构助词“的”去掉,使标题更通顺。
例如“宜宾县工商局转发市工商局关于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通报的通知”,结尾切勿写成“的通报的通知”。
第五,避免层层转发。
公文若层层转发,每级部门都是按照“发文机关+转发+原标题+的通知”的固定格式,势必又会形成“某县某某部门转发市某某部门转发省某某部门转发国家某某部门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这种让人拗口费解的公文标题“奇观”,其实这种情况大可省略中间环节,直接转发初始发文单位文件。
例如“宜宾县工商局转发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基层建设意见的通知”。
如果最终转发的是规章制度之类的文件,也可直接转发该规章制度。
例如“宜宾县工商局关于转发《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第六,避免直接引用发文字号。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转发通知的标题直接引用原文发文字号,例如“宜宾县工商局关于转发川工商宜办〔2010〕xx号文件的通知”,阅读者就无法从这则标题中得知公文的主要内容,因此要尽量避免直接引用发文字号。
如果原文标题确实冗长,不得不引用发文字号来代替,那么可以从原文中提炼出主要内容,增加在转发标题中。
例如“宜宾县工商局关于转发川工商宜办〔2010〕xx号文件切实做好流通领域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这样既避免了冗长,又概括了内容。
篇二:规章制度的写作规章制度的写作一、规章制度的概念和作用规章制度是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制定的一种具有法规性和约束力的文件。
它是对一定范围内的行为作的规范性的要求,有关人员必须按章办事,共同遵守。
规章制度具有法规性和约束力。
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并公布,就带有法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们的行为起规范作用,具有行政约束力。
规章制度这类文书应用十分广泛,是社会管理的有力工具,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为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服务,为社会的稳定和安宁服务。
任何一个团体、机关、单位、部门等,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个独立的系统又是由若干个体组成,为了众多的个体朝共同的目标和方向迈进,必须对个体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这是各种规章制度产生的原因,也是它的作用。
只有用这些规章制度来约束、控制和指导,才能确保工作、学习、生产、生活等有秩序地、正常协调地进行。
二、规章制度的种类规章制度是一个总称,它的种类比较多。
一般地说,由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需要,用行政单位的名义制定公布的,叫做规章制度;由群众公议订立的,叫做公约。
常见的规章制度有章程、条例、规定、制度、规程、办法、规则、细则、守则、须知等。
常见的公约有学习公约、班级公约、服务公约、卫生公约、拥军优属公约、拥政爱民公约等。
下面主要说说章程、条例、规定三种。
(一)章程章程是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党团组织,为所属成员制定的共同遵守的法规性文件。
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章程要对一个组织或团体的性质、宗旨、任务、目的、组织、成员、权利、义务、活动方式以及纪律等作明确的说明与规定。
它是一种系统性根本性的规章制度。
对组织成员有很强的法规性和约束力。
章程的使用范围很有限。
一般是党团组织用以规定其组织性质、任务、宗旨等。
此外一些企业单位用以规定其业务性质、活动方式时也采用章程的形式。
其它方面的规范一般不用章程。
(二)条例条例,是对某方面行政工作做出比较全面、系统规定的文书。
它属于行政法规的文件。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条例,实质上是国家领导机关对法律、政策所做的补充说明和辅助性规定,是对某些政策法的进一步具体化。
条例,是具有权威性、法制性和强制性的行政法规文件。
只有党和政府的领导机关才能制定条例。
它具有法的约束力,它是行政人员执行公务时的具体依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同时,对被执行对象具有强制性。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执行者、执行对象、执行方式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三)规定规定是某个组织针对某项工作或活动提出一定的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要下级机关或有关部门贯彻执行的指令性文件。
规定具有一定的法规性,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机关事务文书。
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需对某方面工作作特定的要求,都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定,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和落实。
如《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比之条例,规定所规范的对象和范围要集中一些,措施要求也要具体一些,比之办法,又显得原则性一些。
三、规章制度的格式和内容(一)标题规章制度的标题,应标明规章制度的种类和规范的对象、内容等,写在第一行的正中。
规章制度种类不同,标题的写法也不完全一样,归纳起来有五种写法:1.内容+种类。
如《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服务公约》。
2.单位+种类。
如《中国作家协会章程》。
3.人员+种类。
如《中学生守则》、《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4.单位(地域)+内容+种类。
如《××百货商场服务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
5.公文式。
如《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如果规章制度在内容上还不够成熟,可以在标题内写明“暂行”、“试行”或“草案”等字样。
如《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
(二)正文正文要写清楚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一般都是分条列出,一个意思一条。
正文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章条式的写法,需分章、分条目来写。
第一章叫总则,简要说明制订本规章制度的依据、目的和总的要求。
以下各章叫分则,说明具体要求执行的事项和办法。
分则分章要设小标题,标明本章的主旨。
最后一章叫附则,说明本规章制度以及具体实施办法的制订权、修订权、解释权,以及适用对象和生效日期等。
适用对象和生效日期也可写在总则内。
每章下分若干条,条的序数按整个规章制度统一排列。
每条下有时又分若干款,但一般不写“第×款”,只用序码标明。
第二种是条文式的写法。
一般适用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规章制度,只要分条写出规章制度的内容即可,如守则、须知、公约等。
有的分三层意思来写,第一层先简单说明订立这项规章制度的目的、意义;第二层分条写出应遵守的事项;第三层补充说明解释权限、生效日期等。
也有的把第一层意思作为第一条,接着按序号排列下去,而把第三层意思作为末一条。
(三)署名和日期制订者的名称和实行日期,一般写在正文结尾后面。
已在标题中写明单位名称的,这里就不必重复。
有的规章制度是由政府机关随文颁发的,也不再署名。
有的规章制度从公布起需要长期实行的可以不写日期。
有的随文件颁发,文件上已有日期,也可以不再写。
凡要写日期的,就应具体写明年、月、日。
四、规章制度写作注意事项1.制订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以严肃审慎的态度进行拟制。
2.制订规章制度必须结合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要有针对性、可行性。
为了使群众能自觉遵守,制订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吸收群众意见。
3.内容要全面系统。
对组织内部涉及到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不能遗漏掉某方面内容,对内容的简述要分章分节交代清楚,条款分明,不能前后混杂,更不能前后矛盾。
4.所规定的内容既要有原则性的,又要有具体性的。
规定不能过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于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条例得以贯彻执行。
5.用词要准确,概念要单一,语气要肯定。
条文清楚,语言简洁,便于记忆和执行。
6.规章制度订立以后要定期检查,发现有不合适或不完善的地方,及时修改补充。
[例文]中国书法家协会章程(2005年12月17日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民族书法家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书法家、书法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第二条中国书法家协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招待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新生艺术规律,广泛团结、组织全国各民族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书法艺术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第三条本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按照本会章程和专业特点开展艺术、学术和社会活动。
第二章会员第四条中国书法家协会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书法家协会,为本会团体会员。
全国性产业书协,凡赞成本会会章,并具备相应条件,可提出申请,报本会主席团审批,履行手续后,即可成为本会团体会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的中国书协会员集体参加中国书协活动,视同团体会员第五条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书法艺术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符合入会条件,赞成本会章程者,由本人提出申请,两名本会会员介绍,经申请人所在的团体会员推荐,报本会批准并履行手续后,可成为本会个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