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古代史基本线索
(1)工艺成熟,数量众多 典型:司母戊鼎
(2)以礼器为主,专用礼典、祭祀活动 (3)青铜器的功能:
身份地位的象征、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2、商朝的农业
马永铜盉(盛酒器,商代后期) 从中可以透视到哪些历史信息?
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
(二) 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 商朝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
的文字。
约公元前
1300年
约公元前
殷
商 1600年
汤
夏亳
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一、商朝建立:
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
二、国家体制:内外服制
1、“内服”和“外服”
“内服”: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 (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外服”: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四方) 内外服关系: • 商与方国存在松散的联盟关系 — 方国联盟 ― 商王是共主 • 方国的向背影响商朝的兴衰
商卜狩猎的牛胛骨
这是一块完整的牛胛骨。 牛骨长32.2厘米,宽19.8厘 米,正面刻辞四条,背面2 条,共160余字,字内填朱。 刻辞所记内容为商王武丁 狩猎、祭祖和当时的天象。 这片刻辞巨大完整,是研 究商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 象的重要资料。
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
(二) 文字:甲骨文
1、出土:安阳殷墟
2、地位: • 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 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 • 与文献和考古资料结合,印证商朝为信史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33
中国古代史基本线索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一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到七八千年; 重要事件:农耕生活—开始生产性经济 活动;地区: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 第二历史时期:距今四五千年到夏商; 重要事件:农耕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化。
考古发掘
考古发现的意义
初步理清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时的许 多具体情境。(墓地和随葬品的差 异——原始平等关系已破坏,等级 存在;部落冲突计划,政治实体已 产生)
2、原因:
(1)部落联盟传统的延续(2)巩固统治的需要
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
(一)、商朝经济 1、手工业:青铜冶炼和青铜器制造业
“世界青铜器之王”-司母戊鼎
1938年湖南省宁乡县出土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鼎、尊等青铜器的用途?
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
(一)、商朝经济 1、手工业:青铜冶炼和青铜器制造
表明中华大地文明起源是多元的, 中原地区是核心。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从“公天下”到“家天 下”
文献中的夏文化
a) 夏朝建立背景: i.夏建立前是大同之世,天下为公 ii.禹在暗中培植儿子启的势力
b)建立:启杀伯益,夺取政权,建立夏。(公元 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c)影响: i.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ii. 出现小康之世,天下为家局面 iii. 夏朝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设官分职、军
队、监狱、刑法
考古中的夏文化
a) 背景:寻找夏朝的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b)地点:中原地区的考古发掘引人瞩目。
c)典型: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存 i. 发掘出两座类似宫殿的遗址 ii. 发掘石制和骨制的生产工具 iii. 出土了很多青铜器和玉器的礼器和祭器 d)折射的历史 i.社会分化已经很明显 ii.居民的生活以农业为主 iii.已经进入了青铜器时代 iv. 具有了显著的国家特征 e)作用:为夏史探究提供了资料
河南安阳殷墟
殷墟宫殿区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墓
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
(二) 文字:甲骨文
1、出土:安阳殷墟 2、地位: • 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齿
中国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 金文 —— 大、小篆 —— 隶书 —— 楷书
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
(二) 文字:甲骨文
1、出土:安阳殷墟
2、地位: • 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 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