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生清明节主题班会ppt课件.ppt
小学生清明节主题班会ppt课件.ppt
清明节简介
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岁时百问 》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 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 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 谚。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 6日间,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 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1952年10月,为打击 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 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 第87团战士邱少云参加潜 伏部队,并担任爆破任务。 12日上午,敌机进行低空 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 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 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 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 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 战斗打响。董存瑞任爆破组组长,带领 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 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 突然遭敌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 开阔地带,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 战,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 时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危急 关头,他毅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 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 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 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此时, 他年仅19岁。
扫墓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每年 公历四月五日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据 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 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 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由于 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 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每逢此节,人们都要到先人墓前祭奠,以 寄托缅怀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 族传统, 继承革命遗志,让我们共同踏上被记 忆尘封已久的革命道路,共同追忆那红色足迹!
扫墓又称上坟,扫墓时,人们要携 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
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 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 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 掉酒食回家。
继
缅
往
怀
开
先
来 《站在烈士纪念碑前》 烈 誓词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 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 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 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告 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 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 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 面前不为所动,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 “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 然躺在刀座上。当时,她尚未满15周岁。
习俗
荡秋千
补充: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即 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 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 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 喜爱。
放风筝
补充: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 ,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 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 ,被称为“神灯”。还有的人把风筝放上 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 往天涯海角,据说这能除病消灾,给自己 带来好运。
另外,清明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 祖和扫墓的日子。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 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传说 ——关于寒食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 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 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 明节的一个习俗。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 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 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 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 。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 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还有更多的人,他们倒在了革命前进的路上, 没有留下名字,可他们在人民的心中都有一个共 同的名字---英雄!
他们中也有像我们一样年龄的孩子,为 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新中国,他们走上革 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