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高考化学专题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高考化学专题

考点41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1)焓判据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ΔH<0,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焓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有一定的局限性。

(2)熵判据①熵:衡量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单位为J·mol−1·K−1。

②熵的大小:同种物质,三种聚集状态下,熵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g)>S(l)>S(s)。

③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加,ΔS>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也不全面。

(3)复合判据——自由能变化判据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是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把焓变和熵变判据结合起来组成的复合判据即自由能变化ΔG,更适合于所有过程的判断。

ΔG=ΔH−TΔS(T 为开尔文温度),ΔG的正、负决定着反应的自发与否。

①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

②ΔH-TΔ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③ΔH-T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考向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典例1下列过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A.2N2O5(g)===4NO2(g)+O2(g)ΔH>0B.2H2(g)+O2(g)===2H2O(l)ΔH<0C.(NH4)2CO3(s)===NH4HCO3(s)+NH3(g)ΔH>0D.2CO(g)===2C(s)+O2(g)ΔH>0【解析】A.ΔH>0,ΔS>0,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ΔH-T·ΔS<0,即在较高温度下反应能自发进行,故A不选;B.ΔH<0,ΔS<0,温度较低时即可满足ΔH-T·ΔS<0,能自发进行,故B不选;C.ΔH>0,ΔS>0,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ΔH-T·ΔS<0,即在较高温度下反应能自发进行,故C不选;D.ΔH>0,ΔS<0,一般情况下ΔG=ΔH-T·ΔS>0,不能自发进行,故选D。

【答案】D1.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ΔH为正值,ΔS为负值,设ΔH和ΔS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温下是自发变化B.高温下是自发变化C.低温下是非自发变化,高温下是自发变化D.任何温度下是非自发变化焓变、熵变和温度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ΔHΔSΔH−TΔS反应情况−+ 始终是负值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自发进行+ −始终是正值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非自发进行+ + 低温为正高温为负低温时非自发,高温时自发−−低温为负高温为正低温时自发,高温时非自发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2.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ΔH=+74.9 kJ· 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3.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中B.NH3(g)与HCl(g)反应生成NH4Cl(s)C.干冰(CO2)的升华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4.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ΔH、ΔS应为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5.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A.2KClO3(s)===2KCl(s)+3O2(g)ΔH=-78.03 kJ·mol-1ΔS=1 110 J·mol-1·K-1B.CO(g)===C(石墨)+12O2(g)ΔH=110.5 kJ·mol-1ΔS=-89.36 J·mol-1·K-1C.4Fe(OH)2(s)+2H2O(l)+O2(g)===4Fe(OH)3(s)ΔH=-444.3 kJ·mol-1ΔS=-280.1 J·mol-1·K-1 D.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ΔH=37.30 kJ·mol-1ΔS=184.05 J·mol-1·K-16.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cC(g)+dD(g),C物质的质量分数(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0 △S>0 B.△H>0 △S<0C.△H>0 △S>0 D.△H<0 △S<07.下列对化学反应预测正确的是选项化学反应方程式已知条件预测A M(s)X(g)+Y(s) ΔH>0 它是非自发反应B W(s)+x G(g)2Q(g) ΔH<0,自发反应x可能等于1、2、3C 4X(g)+5Y(g)4W(g)+6G(g) 能自发反应ΔH一定小于0D 4M(s)+N(g)+2W(l)4Q(s) 常温下,自发进行ΔH>08.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技术是一种成熟的NO x控制处理方法。

这种方法是指在有氧条件下且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用还原剂N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 x有选择性地还原为氮气和水,主要反应式如下:反应Ⅰ:NH3(g)+4NO(g)+O2(g)N2(g)+H2O(g)ΔH1=a kJ·mol-1反应Ⅱ:4NH3(g)+2NO2(g)+O2(g)3N2(g)+6H2O(g)ΔH2=b kJ·mol-1当反应温度过高时,会发生以下副反应:反应Ⅲ:2NH3(g)+2O2(g)N2O(g)+3H2O(g)ΔH3=c kJ·mol-1反应Ⅳ:4NH3(g)+5O2(g)4NO(g)+6H2O(g)ΔH4=d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平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NH 3(g)+4NO(g)+O 2(g)N 2(g)+H 2O(g)(2)研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 )与温度(T )的关系,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关系。

①反应Ⅱ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②反应Ⅱ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条件是 。

(3)反应2NO(g)+O 2(g)2NO 2(g)的ΔH = kJ·mol -1(用含a 、b 、d 的式子表示)。

(4)为研究NH 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的反应条件,某科研小组通过一系列实验,分别得出脱硝率与温度、氨氮比的关系[其中3NH NO x表示氨氮比,O 2%表示氧气含量]。

①图乙中,当温度高于405 ℃后,NO x 的脱除率会逐渐减小,原因是 。

②图丙中,最佳氨氮比为2.0,理由是 。

(5)请在图丁中,用实线画出不使用催化剂情况下(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图示。

1.[2015江苏][双选]在体积均为1.0 L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炭粉,再分别加入0.1 mol CO2和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CO2(g)+C(s)2CO(g)的ΔS>0、ΔH<0B.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C.体系中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D.逆反应速率v逆: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2013·江苏高考)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B.(2012·江苏高考)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C.(2011·江苏高考)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ΔH>0、ΔS>0D.(2015·天津高考) 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1.【答案】D【解析】题中反应的ΔH为正值,ΔS为负值,则ΔG=ΔH−TΔS>0恒成立,所以任何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1.【答案】C 考点冲关变式拓展【解析】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要由该反应的熵变和焓变共同判断,C项错误。

2.【答案】A【解析】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分解有气体生成,是一个熵增的过程,ΔS>0,ΔH>0,A正确;B项中当ΔH−T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错误;碳酸钠、碳酸钾稳定性好,不能自发进行分解,C错误;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D错误。

3.【答案】B【解析】A.氯化钠溶于水中,固体变成溶液,混乱度增大,ΔS>0,故A错误;B.NH3(g)与HCl(g)反应生成NH4Cl(s),气体体积减小,反应后熵变减小,ΔS<0,故B正确;C.干冰(CO2)的升华,混乱度增大,ΔS>0,故C错误;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气体体积增大,混乱度增大,ΔS>0,故D 错误。

4.【答案】C【解析】反应2AB(g)C(g)+3D(g)的正反应为气体总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则有ΔS>0。

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正反应高温时的ΔH-TΔS<0,而低温时的ΔH-TΔS>0,从而可得ΔH>0。

【易错提醒】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误区(1)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要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对反应的影响。

(2)复合判据ΔH-TΔS<0的反应不一定能够实际发生。

(3)自发反应的熵不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也不一定减小。

5.【答案】B【解析】A项,反应为放热的熵增加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项,常温、常压下反应能自发进行;D 项,常温、常压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6.【答案】A【解析】采取定一议二法分析,由图像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C物质的浓度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C物质的浓度越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据此答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