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讲解

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讲解

质的恶化,热岛效应、人口拥挤等; 世界城市发展不均衡,
中国的城市
奴隶社会:城市是在奴隶主的封地中心— 邑(村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按 照奴隶制的等级制度规定其规模的大小。
王都——诸侯国国都——卿大夫都
封建社会:城市主要分为三类:
封建统治的都城 地区封建统治的中心 一些府县和小的手工业城市
我五国、城我市国的城形市成的与形发成展与发展
1、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殷周时代的城市
商城(郑州)
周代的都城
周王城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
齐临淄(长5Km,宽4Km 7万人) 燕下都 赵邯郸
秦汉时期的城市
汉长安
我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隋唐时期的城市
唐长安 日本(平城京、平安城)
元宋时期的城市
3、城市区域协同发展阶段
城际间快速、大运量交通条件成熟; 区域内部从城镇到郊区的人口迁移; 摆脱自身独立发展的束缚,向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
的阶段迈进; 形成巨型城市群或城市带。
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1、中国未来城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及其布局:内需比重扩大,服务业比重 增加。
北宋东京(开封) 宋平江府(苏州) 元大都(北京)
明清时期的城市
明清北京 景德镇
我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2、中国近代城市(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城市)
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形成的城市
几个帝国主义共同占领的城市——天津、上海 一个帝国主义独立占领的城市——青岛、哈尔滨、旅 大、广州
原来的封建城市的局部变化——北京、成都 由于交通或工业的发展形成的城市
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始摆脱原料基地的束缚。 经济革命带动了政治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趋于成熟。
国外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
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机器的发明使工人的数量急剧增加,城市规模逐 渐扩大
交通设施的发展使城市的联系更为快捷,运输量 更大
生产力的提高与人口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环 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城市建设管理的变化
近代中国城市: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城市,一批由 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城市发展起来,沿海或沿 江商埠城市发展起来;
解放后的城市发展
➢ 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建设比解放前发展快,计划经济时 代,通过国家的政策,促进中西部城市的发展,一批重 点工业、资源型、交通枢纽型城市建设起来;
➢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出现了许多新的城市和城镇,沿海城市率先发展起来, 以形成以京津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主的大都 市地区,上海、北京、广州向国家化大都市迈进;
卡洪城
雅典卫城
庞贝城
国四、外国近外现近代现城代市城的市发的发展展与与城城市市化化
1、工业革命
英国1640年、法国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产 生打下政治基础。
工业革命
18世纪下半叶始于英国,19世纪40年代英国基本完成。 法、德、俄、日在19世纪内相继完成。
1781年,瓦特发明蒸汽机,1814年,史蒂芬发明机车。 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促进了城市间的交往,机
城市分布的不均衡,形成区域性的城市密集区(英 国和德国)。沿海岸线或淡水河流;内河入海口; 资源分布广的地区。
后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的城市发展:
城市职能:制造业地位下降,城市成 为金融服务业、文化活动、国际贸易活 动以及高科技活动的中心;
城市郊区化; 城镇密集区和大都市带的出现;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如大气和水
2)资源环境状况及布局:资源稀缺,空间分布不均。 3)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和资源全球共享。 4)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网络化和集中化。
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1、中国未来城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5)人口增长及其空间分布:劳动力素质提升,人口 分布区域不均。
6)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升级,空间转 移加快。
工业社会的城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并存)
工业社会产业结构,城市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 工业城市大量兴起,工业生产成为城市职能的主要
职能;
工业化——城市化——功能多样化——用地类型多 样化——环境人工化;
城市问题出现:土地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社会问题等;
城市规模很小,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规划思想认为,一个理 想城市的居民人数不要超过1万人,13世纪的欧洲城市人 口很少超过5万人;
城市功能简单:行政管理、宗教活动、军事、手工业或商 业中心等;
城市的结构和形态都较单纯:城市多以王宫、庙宇、教堂、 官邸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为中心,布局上体现出阶级对 立的思想或者礼仪思想 ;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总结:
政治、军事因素是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但 后期城市功能趋于多元化;
城市的发展受到社会周期性危机演化的影响, 呈波浪型曲线向前发展的轨迹;
城市分布和发展极不平衡,政治中心与经济 重心逐渐分离(呈分离状态);
城市数量众多,规模宏大; 大一统体系中的城市的有限变化;
中国的城市
近代城市发展经从农村向城镇大规模迁移; 交通枢纽城镇呈现由中心向外围扩展的态势。
优势
发挥集中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
弊端
交通组织越来越空难; 环境污染加剧,人们远离大自然。
近代城市发展经历的三大阶段
2、城市相对分散发展阶段
小汽车等机动交通工具出现,人口纷纷迁居郊区; 郊区增长超过城区增长。
由于交通发展形成的城市——郑州、石家庄 由于手工业、工业发展形城市——唐山、阳泉
3、现代城市(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城市)
国三外、古国代外城古市代的城发市展的发展
1、早期的城市
古巴比伦城 卡洪城 雅典卫城 庞贝城
2、中世纪的城市
佛罗伦萨 威尼斯 锡耶纳 巴黎
古巴比伦城
古巴比伦城
第三讲 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主要内容提要 ★ 城市的发展 ★ 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 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农业社会的城市(奴隶、封建社会)
农业社会产业结构,历经6000余年; 城市发展很慢,绵延时期很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很少,直至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的总数为2930万人,仅 占世界总人口的3%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