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专题培训PPT

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专题培训PPT


• 法律分析:
张某工作严重失职,工资请款、发放延迟,导致A公司严 重损害,根据劳动合法第39条第3款之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 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严重失职,营私 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故A公司对张某的辞退行为系合法解除,应依法驳回张某 的仲裁申请。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法律对劳务派遣的限制:
1、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2、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3、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 劳动者。 4、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 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 协议,目的是防止用工单位躲避社会保险、正常的工资调整 ,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权益;
•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 定。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 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 者最多可以约定二个月的试用期。 劳动者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6个月的试用期,其中4个月是 违法试用期,那么用人单位除了不能索回劳动者已经获得的6 个月的试用期工资7800元外,还必须按照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 标准1500元,再向劳动者赔偿这4个月的工资6000元。
二、工伤的范畴
• 第九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 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 外伤害的; • (四)患职业病的; •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 不明的; •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 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 工伤保险条例
案例实务专题培训
2012.12.22

培训目的
了解劳动用工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学习、理解与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有关的知识。 培养预防劳动用工风险的思维习惯。 掌握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用工风险的实战技能技巧。
专题一: 劳动合同法
一、劳动合同的签订 二、劳动合同的履行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 四、劳务派遣

• 法律依据:
• 第30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 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 第38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 同:(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第46、47条: 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 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 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 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工资。
第42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 照本法第40、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 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 失劳动能力的;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 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如工会法)
• 法律分析:
1、乙公司未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定劳动 合同,系违法行为。 A公司的做法是合法退工行为。 2、甲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请求乙公司支付2375元差额 工资。 (1300元+1300元/21.75天*18个工作日)
二、劳动合同的履行
• 案例3 :

李某在甲公司工作,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 李某的工资为每月3000元。公司在第一年每月按时发 放工资,到了第二年,公司拖欠1个月没有发放工资, 公司的理由是资金周转困难。李某与公司协商,因为 自己要租房子等生活费用,希望公司能将所欠工资发 给自己,公司表示公司资金很困难,只能等两个月, 李某无奈提起劳动仲裁,请求公司发放拖欠工资3000 元,经济补偿金4500元并解除与公司的劳动合同。 ——李某的请求是否合法,为什么?
(三)用工单位与劳动者构成劳务关系,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接受用工单 位的指挥和管理,享受法规和劳务派遣协议赋予的权利。
派遣单位的权利、义务
• 1、权利:
对劳动者的人事处理权,如处分权、辞退权; 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义务: 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按月支付劳动报酬; 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之被派遣劳动者; 承担用人单位的义务。
三、视同工伤的情形
• 第十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四十八小 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的; • (三)因工作环境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用人单位食堂就餐 造成急性中毒而住院抢救治疗,并经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验 证的; • (四)由用人单位指派前往依法宣布为疫区的地方工作而感染 疫病的; • (五)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 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五、非全日制用工
一、劳动合同的签订
• 案例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如果该用人 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是6个月,试用期内的月工资为 1300元,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为1500元,如果劳动者在该单位 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6个月的试用期工作,而且用人单位按照合 同规定支付了试用期的全部工资。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期限是否合法? —— 如果违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最多可以约定试用期的 期限为多长? ——用人单位实际应当承担的成本为多少?
• 案例2:
某甲作为某乙劳务公司的劳务派遣员工, 2012年6月8日 被派遣至A公司务工,至9月3日,乙公司未与甲签订劳动合同 。后甲因违犯规章被A公司退工,现甲以未签劳动合同申请劳 动仲裁。甲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为1300/月,月平均工资2600元 (含加班费)。
—— 本案两公司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 甲能否获得赔偿;如果有赔偿,是多少?由谁承担?
四、劳务派遣
• 劳务派遣三位一体关系:
• (一)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它和劳动者共同构成劳动合同的双方。 除了应当具备一般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外,还应当载明用工单位以及派遣 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二)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是民事关系,双方的权利 和义务由劳 务派遣协议确定。派遣协议应当明确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 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违反派遣协议的责任等。
以下8种情形,用工单位有权将劳动者退回劳 务派遣单位: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 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 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 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案例分析
• 李某请求合法。 • 甲公司应当足额支付拖欠的1月工资,计3000元。 • 此外,因公司拖欠工资长达1个月,李某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 合同,且有权请求甲公司支付1.5个月经济补偿金。 • 1.5个月*3000元=4500元。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
• 案例4: 张某为A劳务公司驻B厂客服专员,负责劳务工的考勤统计、工 资计算、请款等工作。2012年4月,张某没有按要求请款,导致 4月份工资发放延迟3天,劳务工集体投诉,B厂书面决定中止合 作,致使A公司损失10万元。张某被解聘后,以被非法辞退为由 ,提起劳动仲裁,要求赔偿2个月工资,5000元。(张某工作6 个月) —— A公司对张某辞退是否合法? ——张某的请求能否得到法律支持?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6点义务:
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对派遣单位承担的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经济补偿金、支付工资、参加社 会保险等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 法律规定: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 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 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八十三条:违法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试用期已 经履行的,以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 期间支付赔偿金。
四、不被认定为工伤的范畴
• 第十一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但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 (一)故意犯罪的; •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专题二、工伤保险
一、工伤的定义 二、法律规定工伤的范畴 三、视同工伤的情形 四、不被认定为工伤的范畴 五、工伤申报、工伤待遇 六、案例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