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唯美主义?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
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
这场运动是反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
它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
英国的颓废派作家们受瓦尔特·佩特的影响非常大。
佩特在1867年至1868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张人们应该热情的拥抱生活,追求生活的艺术化。
颓废主义者们接受了这一观点。
(19世纪30年代,法国诗人、小说家奥菲尔·戈蒂埃最早抛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
)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
因此,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
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
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
唯美主义的形成唯美主义思潮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
他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
”法国作家戈蒂埃是由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作家。
他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追求形式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戈蒂埃成了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
奥斯卡·王尔德作品:《坎特维尔的幽灵》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形成,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
比德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中探讨得到的快感和乐趣,这才是审美批评的根本。
莫理思认为,改造社会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艺术化不可。
任何文明社会,假如不能对它的成员提供这种环境,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观点,奠定了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
再加上英国诗坛中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罗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唯美主义运动。
唯美主义的真正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1856-1900),他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又是唯美主义理论的倡导者。
就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说,王尔德认为,艺术应该超脱现实,游离人生。
“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之敌。
一切艺术的坏处都是从实感产生。
自然就是明白,明白就不是艺术。
”一切拙劣的艺术都是从复归自然的描写和客观地描述人生而产生的。
因此,认为凡是“回到生活和自然”的艺术都是坏的,艺术越远离现实、超脱现实越妙。
唯一美的事物,就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
对于艺术对生活的作用,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再现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艺术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镜子,生活仅仅是艺术的学生,艺术是至高无上的。
有人认为,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也有人认为,王尔德并未全盘否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罢了。
社会意识有可能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且艺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文艺创作的目的性上说,他宣扬“为艺术而艺术”。
认为“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别的东西。
艺术有独立的生命,正如思想有独立的生活一样”。
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是王尔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唯美主义的旨在说明“人生是艺术的模仿,破坏了艺术,人的生命就不存在了”的作品。
王尔德的生平简介: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
他的父亲威廉姆·王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
1864年,王尔德就读位于恩尼斯其林的普托拉皇家学校,在男孩间并不特别受欢迎。
在校期间,他钟情于花朵,落日与希腊文学。
虽然经常被老师斥为怠惰,但他在此校最后一年仍获得代表古典文学成绩最佳荣誉的普托拉金质奖章。
1871年,以17岁之龄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奖学金。
他在这所学校遇见马哈菲教授,教授对王尔德一生有相当影响。
多年后,他还回忆说马哈菲“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是个善于运用辩才与生动字眼的艺术家。
”王尔德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毕业后,获得全额文学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
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
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
1875年,王尔德在暑假期间到意大利旅游,并仕写卜早期诗作之一《圣米尼亚托》《SanMiniato》),不过这首诗要到数年后才得以出版。
1877年,王尔德与另外两位年轻人陪马哈菲教授一同到希腊旅游,为希腊的自然景致和精美建筑倾倒,以致于流连忘返,延误了上课。
回到牛津后他被校方罚款45英镑,次年罚款因他学业的优异而返还。
1878年,王尔德在牛津就读的最后一年极为风光,不但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也以诗作《拉芬纳》赢得校内一项诗歌比赛。
得奖的诗作由学校出资付梓,成为王尔德第一本出版的作品。
王尔德从牛津搬到伦敦,自称为唯美主义的教授。
1880年,此时王尔德已经在伦敦社交圈崭露头角,《笨拙》杂志开始拿他的外表开玩笑。
他的第一出剧作《薇拉》于同年完成,但没有大的反响,最后也因政治原因并未在伦敦上演。
1881年,由吉尔伯特与沙利文所写的唯美主义幽默短剧《佩心丝》无意之间为王尔德带来不好的名声。
王尔德诗集于同年出版,可能是诗人自费发行。
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与康斯坦斯·劳埃德(Constance Lloyd)恋爱成婚,两个儿子西里尔(Cyril)与维维安(Vyvyan)亦分别在1885年与1886年出生。
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名叫《妇女世界》(原名叫《淑女世界》,王尔德嫌其俗气而改名)的妇女杂志的执行总编辑,在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一些小说、评论和诗。
王尔德的作品以其词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
1888年5月,出版《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
1890年6月20日,在报纸上连载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奠定颓废艺术家的地位。
他的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小说创作的契机缘于王尔德有天拜访了一位名老画家,画家的男模特长得很年轻漂亮,于是王尔德忍不住感叹:“可惜了,这样美丽的生物,还是有衰老的一天。
”画家答道:是啊,如果能让画中的他代替他老去就好了。
”后来王尔德便创作了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王尔德为了感谢这位画家,便将小说中的画家以他的名字命名。
之后他又发表了散文《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这两部作品都十分成功,但真正为王尔德赢得名誉的是他的戏剧作品。
可以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着热烈的欢迎,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
他的这些佳剧被称为自谢里丹的《造谣学校》以来最优秀的喜剧作品。
1895年,昆斯伯理侯爵(Marquess of Queensberry)发现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Lord Alfred Douglas;昵称“波西(Bosie)”)与王尔德交往长达四年而控告王尔德,并到王尔德常去的名人俱乐部贴上纸条:“致奥斯卡‧王尔德——装腔作势的鸡奸客。
”公然斥责王尔德是一个好男色的“鸡奸者”(当时尚未诞生“同性恋”这个名词)。
这项指控使王尔德立即写信给他的好友罗斯。
昆斯伯理侯爵是一个暴虐的父亲,与道格拉斯长期以来争执不断,对此,愤怒的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叫王尔德立刻上诉,告侯爵败坏他的名誉。
结果王尔德上诉失败,更被反告曾“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committing acts of gross indecency with other male persons)。
根据当时英国1855年苛刻的刑事法修正案第11部分,王尔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顿维尔监狱服了两年苦役。
这两年,王尔德停止了戏剧创作,在狱中写下了诗作《瑞丁监狱之歌》和书信集《深渊书简》。
在这两部作品中,他的风格发生了转变,已很难寻得唯美主义的影响。
在王尔德服刑期间,妻子康斯坦斯与两个孩子改姓为荷兰德(Holland),移居意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学界的大多数朋友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
只有寥寥数人如剧作家萧伯纳仍挺身维护他。
[2] 1895年5月1日,陪审团对王尔德的罪名不能达成一致,一位陪审员同意将王尔德保释。
5月7日,被保释出狱。
5月20日,此案第二次开庭。
5月25日,王尔德因“严重猥亵罪”,被判强迫劳役两年,先关押在伦敦本顿维尔监狱,7月4日转押伦敦旺兹沃思监狱,11月20日被转押距伦敦西部30英里的雷丁监狱。
该年9月24日和11月12日,法院对王尔德分别进行两次破产调查,然后宣告其破产。
1897年获释后,王尔德动身前往巴黎,对于英国他失望透顶,不再有丝毫留恋。
他为了两个孩子曾尝试与康斯坦斯复合,但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却主动来和他见面,表示想与王尔德重修旧好,王尔德选择了道格拉斯。
他化名居住法国期间完成并出版了《瑞丁监狱之歌》 1898年王尔德与道格拉斯同游意大利,但最后两人仍分手,重新在一起的两人已不如当初,出狱后的王尔德风光不再,道格拉斯也开始明白王尔德已不再是那个已婚且人人敬羡的成功人士。
仅管他们曾经相爱,腻在一起聊到天南地北,但是任性的道格拉斯早前就曾对王尔德说过:“如果你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王尔德,那一切都不再有趣。
”1900年,王尔德终于在他的好友且曾是他的同性情人罗伯特·罗比·罗斯(Robert 'Robbie' Ross)的帮助下改信天主教(罗斯是王尔德第一个同性情人,王尔德曾称是因为罗斯的诱惑使他走上同性恋的道路,当时罗斯17岁,王尔德32岁。
尽管王尔德后来迷恋道格拉斯,但罗斯多年来爱慕王尔德,并给予他帮助,罗斯死后的骨灰按照他的遗愿和王尔德葬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