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


表面处理 1未处理 2镀铬 3镀锌 4上漆
第13页/共72页
➢ 上下关联区间码。 例如,会计核算方面,用最 左位代表核算种类,下一位代表会计核算项目。
➢ 十进位码。例如,图书分类中的十进位分类码。
例如610.736
➢ 助忆码。用文字、数字来描述,也可以用文字 与数字的结合来描述
例如,用TV-B-12代表12寸黑白电视机,用TV-C-20代 表20寸彩色电视机
第一节 系统设计概述
本节内容: 一、系统设计的目标 二、系统设计的任务 三、系统设计的模型 四、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 五、系统设计的原则
第1页/共72页
一、系统设计的目标
– 确定应该怎样具体实现所要求的系统 – 是对目标系统的精确描述 – 系统分析:解决“做什么”
– 系统设计:解决“怎么做”
第2页/共72页
处理描述
过程设计 接口设计 模块结构设计 平台设计 数据设计
分析模型
第4页/共72页
设计模型
四、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
– 总体设计 – 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制定 –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 数据存储设计 – 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
第5页/共72页
五、系统设计的原则
• 系统性 – 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考虑,如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 计规范要标准,传递语言要尽可能一致,对系统的 数据采集要做到数出一处、全局共享等。
第7页/共72页
一、代码设计 -1
为什么在校学生都有一个学号?在不同的学校, 同一个学生的学号又不一样?公民的身份证号码 有多少位?它们代表什么意思?想想看,我们每 一个人有多少除了名字以外的号码?
• 代码的定义
代码(Code)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 状态等的符号。
第8页/共72页
一、代码设计 -2
• 灵活性 – 要求系统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如尽量采用模块 化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
• 可靠性 – 如安全保密性、检错、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
• 经济性 – 如不要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尽量避免不必要的 复杂化。
第6页/共72页
第二节 系统详细设计
本节内容: 一、代码设计 二、功能结构图设计 三、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 四、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五、输出设计 六、输入设计 七、 数据存储设计 八、 处理流程图设计 九、制订设计规范 十、 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和系统设计报告
• 代码的功能
– 为事物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 数据的存贮和检索。
– 使用代码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 提高数据的全局一致性。 – 代码是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言,如零件号、
图号等早已使用代码。
注意:代码设计在系统分析阶段就应该开始。由于代码编 制需要仔细调查和多方协调,是一项费时、费事 的工作,因此,在系统设计阶段才能最后确定。
缺点:易造成很长的码、多余码,维修困难
第12页/共72页
✓区间码又可分为以下多种类型
➢ 多面码。例如,对于机制螺钉,可作如下 表那样的规定。代码2342 表示材料为黄铜 的φ1.5mm方形头镀铬螺钉。
材料 1-不锈钢 2-黄铜 3-钢
螺钉直径 1-Φ0.5 2-Φ1.0 3-Φ1.5 4-方形头
螺钉头形状 1-圆头 2-平头 3-六角形状 4-方形头
几何级数法
B.各乘以权: 17 13 7 5 3 C.积之和: 17 + 26 + 21 + 20 + 15 =99
– 原理同上,但把所乘权数改D.求为余32(1模6118)4:29等9 ÷。11 = 9 …… 0
E.新代码为: 1 2 3 4 5 0
优点:可用汉字拼音或英语联想帮助记忆 缺点:位数多,处理不便 ,易产生重复
第14页/共72页
我国公民身份证代码的含义
第15页/共72页
一、代码设计 -5
• 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
– 校验位通过事先规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来。代码一旦输 入,计算机会用同样的数学运算方法按输入的代码数字 计算出校验位,并将它与输入的校验位进行比较,以证 实输入是否有错。
一、代码设计 -4
• 代码的种类
– 顺序码:顺序码是一种用连续数字代表编码对 象的码。
优点:短而简单,记录的定位方法简单,易于管理 缺点:没有逻辑基础,不易记忆
– 区间码: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区 间代表一个组,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 定意义。典型的例子是邮政编码。
优点:信息处理比较可靠,排序、分类、检索等操 作易于进行
– 校验位可以发现的错误:
➢ 抄写错误:1写成7 ➢ 易位错误:1234写成1324 ➢ 双易错误:26913写成21963 ➢ 随机错误
第16页/共72页
– 有多种确定校验位值的方法
算术级数法
– 原代码
12345
– 各乘以权 – 乘积之和
65432
A.原代码:
6+10+12+12B+.各10乘=以50权:
第9页/共72页
一、代码设计 -3
• 代码设计的若干原则
– 合理性:结构应与处理的方法相一致。 例如, 有时可利用代码的结构直接进行记录的统计。
– 唯一性:代码应唯一标志它所代表的事物或属 性。
– 可扩充性:代码设计要预留足够的位置,以适 应不断变化的需要。
– 不要使用易于混淆的字符。
第10页/共72页
二、系统设计的任务
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主要是 解决“怎样做”的问题。
映射
– 问题结构(系统需求)
系统结构
– 从系统分析说明书出发,形成系统的具体设 计方案。
第3页/共72页
三、系统设计的模型

据 对
E-R图

数据Βιβλιοθήκη 流 程数据 描 流图 述

字典

加工小说明
– 要注意尽量采用不易出错的代码结构。 – 系统性:当代码长度长于4个字母或5个数字字
符时,应分成小段,读写时不易发生错误 – 若已知码的位数为P,每一位上可用字符数为Si,
则可以组成码的总数为:
P
c si
i 1
例如,对每位字符为0-9的三位码,共可组成 C=10*10*10=1000种码。
第11页/共72页
12345 32 16 8 4 2
– 以出1的1为余模数去作除为乘校积验之码和:(50若/1A1.CDE余原=...新积求代4数…代之余码是码和(:…为:模160:1,3,12)则因+:13按2此2113+102代442处34÷54码+理51114为6)=+11,1020…3把=41…15得46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