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池上》+教案

《池上》+教案

池上
教学目标:
1、借助课后生字表的拼音,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通过做动作、看图片、欣赏多媒体动画,理解“撑、小艇、白莲、浮萍、一道”。

3、通过诵读古诗,想象画面,读写结合,读好古诗,进一步感受诗中的童真童趣。

4、通过学法指导,课外拓展,感悟诗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诗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古诗,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难点:想象画面,练习写话,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今天刘老师想来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和老师对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些诗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描写儿童的)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少年儿童的古诗。

板书课题,齐读。

3、出示古诗,听老师读读这首诗,这首诗写的又是谁呢?(小娃)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诗中藏着关于这个小娃的什么故事呢?打开书,自己读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了,还要读出诗歌的节奏。

2、指名读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点评:你读得字正腔圆。

你读得每个字都很准确。

(2)读出节奏
点评:你读出了合理的停顿。

真了不起,你读出了诗歌的节奏,
(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古诗。

(齐读诗歌)
三、讲故事
1、这首诗中藏着一个关于小娃的什么故事呢?自己再次自由读诗,同桌交流,说完后举手。

2、指名交流故事内容。

3、指导理解字词。

(1)出示:撑小艇你能做一做撑小艇的动作吗?(动作理解“撑”)这里的“小艇”就是什么?你能换一个词说说吗?小艇就是小船,所以“艇”是舟字旁。

如果把舟字旁换成虫字旁,就是我们学过的一种昆虫“蜻蜓”的“蜓”,看来,汉字的意思跟它的偏旁是有关的呢!(学习生字“艇”)
(2)联系诗句的意思理解“偷采”。

这里的“偷”可以组词——在这里就是悄悄地(3)看图理解白莲。

莲就是莲花,白莲和结的莲子一起被称为白莲。

(看图)
(4)“不解”不明白。

(5)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浮萍”“一道”。

“浮萍”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草本植物,这个“萍”是一个形声字。

学习生字“萍”并指导书写。

一道: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视频)
4、小结:短短的四句诗中,居然藏着这么有趣的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哦,答案就藏在题目里。

“池上”就是池塘里。

5、池上发生的这一幕,全部被一个人看见了,这个人就是——白居易。

他就随即赋诗一首——
6、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读古诗,读了这首古诗,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娃?说说理由
(板书:天真、可爱)
四、想画面
1、过渡:同学们,短短的四句话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小娃偷采白莲的故事就是由一个个画面串起来的,让我们像放电影一样按顺序把这些画面找出来,说出来。

2、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按顺序说说。

(板书:撑小艇采白莲藏踪迹浮萍开)
3、请你选择一个画面,发挥自己的想象,把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写具体,也可以适当描写池上的景色。

等一会请四位同学连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老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


4、指名一组同学上台读一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你的眼前能不
能浮现出这些美丽的画面。

5、多么美好的画面啊,多么可爱的人物啊,多么优美的语言啊!同学们,让我们用诗的语言来说说这个故事吧!(学生齐读)
五、悟诗情
1、学到这儿,我们不知不觉地把诗中藏着的故事,藏着的画面都说出来了,其实,诗中还藏着诗人的一份感情呢,这是一份什么情?(喜爱之情)
2、看着这可爱的小娃,诗人心中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六、拓展
1、刚才我们用了读古诗,明诗意,悟诗情,吟诗句的方法,认识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娃,现在就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再认识一个孩子。

(出示《所见》)
2、拿出学习纸,四人小组一起按照这样的方法,自己来学学这首诗,等下进行交流。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交流。

七、总结:
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幅画,童年是人生记忆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天真可爱的孩子,永远记住我们美好的童年。

八、作业
1、把这首诗背诵给家长听一听,让家长也认识这个天真可爱的小娃。

2、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采白莲
天真可爱藏踪迹喜爱之情
浮萍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