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用水量
特大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 100万及以上的城市;
大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 万及以上,不满100万的城市;
中、小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 口不满50万的城市。
一区: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 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上 海、云南、江苏、安徽、重庆;
二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 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宁夏、 陕西、内蒙古河套以东和甘肃黄河以东的 地区;
工业企业内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的 时变化系数为2.5~3.0。
最大时 平均时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3 用水量计算
Qd (1.15~1.25)(Q1 Q2 Q3 Q4 ) Qd——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Q1——居住区综合生活用水量 Q2——工业企业生活用水量 Q3——生产用水量 Q4——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
⑤未预见水量
未预见水量采用10~15%,管 网漏损采用10%(国外7%),两项 合并按15~25%计算。
2.2 用水量变化
生活用水随季节与生活习惯的变化而变 化。生产用水随气温与生产形势的变化而变 化。具有随机性和周期性两个特征。
最高日用水量: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 用水最多的一天所用的水量。
平均日用水量:一年内总的用水量除以 天数。
最大小时用水量:
Qh
1000 Kh Qd 86400
Q1:由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规划 人口数、自来水普及率计算确定;
Q2:由职工人数、用水定额、淋浴 人数、淋浴用水量计算确定;
Q3:由万元产值用水量、工业总产 值、用水重复率计算确定;
Q4:由规划道路面积、浇洒道路用 水量、道路浇洒次数、规划绿地面积、 绿化用水量计算确定。
最高日用水量一般不包括消防用水 量,消防用水量用于确定清水池的容积 和输配水管网的校核。
生活用水量定额:城镇居民是指每人每 日平均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是指每一职工 每班的生活和淋浴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定额受生活习惯、气候、水 资源、经济因素、居住条件等因素影响。
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量采用每人每天 25~35升,淋浴用水采用每人每班40~60 升。
公共建筑内的生活用水量,应按现行的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执行。
二 190~280 150~240 170~260 130~210 150~240 110~180
三 170~270 140~230 150~250 120~200 130~230 100~170
居民生活用水: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 水。
综合生活用水: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 水和公共建筑用水。但不包括浇洒道路、 绿地和其它市政用水。
③消防用水量
消防用水是指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用 于灭火所需的水量。
特点:历时短、流量大。
城市、居住区、工厂、仓库和民用建 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 次数和一次灭火用水量确定。
城市室外消防用水量包括工厂、仓库 和民用建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
④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
浇洒道路用水采用每平米每次1~ 1.5升,一般每日2~3次;绿化用水采 用每平米每天1.5~2升;
三区: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河 套以西和甘肃黄河以西的地区。
②生产用水量
生产用水是指在工业企业内用于冷却、 制造、空调、加工、净化和洗涤等用途的 水量。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标准以万元产值 用水量表示,因水资源情况、产品类型、 生产工艺、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而异。
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平均为103 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至20倍;水的重 复利用率平均仅为40%左右,发达国家平 均已达到75%至85%。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L/cap·d)
城市规模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分区 最高日 平均日 最高日 平均日 最高日 平均日
一 180~270 140~210 160~250 120~190 140~230 100~170
二 140~200 110~160 120~180 90~140 100~160 70~120
三 140~180 110~150 120~160 90~130 100~140 70~110
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cap·d)
城市规模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分区 最高日 平均日 最高日 平均日 最高日 平均日
一 260~410 210~340 240~390 190~310 220~370 170~280
给水系统的设计用水量一般是指设计年 限内最高日用水量 ,包括:
1、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 公共建筑用水);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5、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设计用水量的大小决定着整个给水系 统中取水、净水、调节构筑物的大小、加 压设备的规模以及管网系统的规格。
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 水量的比值。
时变化系数: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该 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城市供水中,时变化系数、日变化 系数应根据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国民 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城市供水系统并结合 现状供水曲线和日用水变化分析确定; 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最高日综 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宜采用1.3~1.6, 日变化系数宜采用1.1~1.5,个别小城 镇可适当加大。
设计用水量偏大:工程规模过大,工 程投产后在较长时间内不能发挥作用,造 成资金浪费;
设计用水量偏小:不能满足生活和生 产的用水要求,出现年年需要扩建的被动 局面。
2.1 用水量定额
用水量定额(标准):设计年限内可能 达到的最高用水水平,是确定设计用水量的 主要依据。
①生活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是指居住区、工业企业以及 公共建筑内用于饮用、洗涤、烹饪和清洁卫 生等用途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