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爱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关爱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的地位和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是造成老年人苦恼
的因素。
联合国老年人原则
独立
参与
照顾
自我充实
尊严
联合国大会于1991 年12月16日通过第 46/91号决议《联合 国老年人原则》
老年人的精神寄托和追求
1 .良好的自我概念,表明他对待自已的基本态度。 2 .自重自尊,希望自已的人格和情感一如既往。 3. 社会交往,希望自已能象过去一样保持良好的社会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 可避免地要发生.而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 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 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一个不 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 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 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 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变革赡养方式。过去,西方发达 国家解决养老的主要手段是建立 养老院,目前西方各国政府开始 实行“就地养老”制度,就是强 调老人身心健康、生活护理的所 有服务,都在社区内取得,不脱
离原有社区的人际关系。
新加坡:让老年人“原地养老”。 德国:“多代公寓”妙招。 韩国:三项政策保养老:
(1),确保老人晚年收入稳定。 (2),保证老年人生活健康。 (3),为老年人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 1.衰老和疾病; ❖ 2.精神创伤; ❖ 3.环境变化.
老年人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情绪问题
• 1.由于身体器官的功能减退,心理调适能力也 有所下降,情绪的控制比较困难;同时,老年人 由于退休后的角色转变,经济收入相对减少, 以及子女婚嫁离家,配偶或自已患病等因素, 容易产生不安和焦虑.
心理老化的十种具体表现
6,思维迟钝,面临特发事件时,往往束手无策,慌张无 措,抓耳挠腮,急不可耐,不知怎么办才好.
7,性情急躁,生活中越来越容易感情用事,言行中理 智成分越来越少,容易曲解他人的好意,有时听不 进别人意见,不冷静,一触即发.
8,情绪恍惚,喜欢沉湎于往事的回忆,感情脆弱,情绪 "儿童化".
沉思是脾脏--胰腺--胃脏器网络对应的情感,其能量集 中于大脑。
心理养身四要素
❖ 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所谓 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的状态, 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 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 一,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二,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 三,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 四,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 2.对老年人而言,老化情绪是形成心理压抑的 一个重要因素.老化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物 变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神经反应,这种反应因 人而异,表现复杂多变,严重干扰和损害老年人 的生理功能、防病能力、影响神经、免疫、内 分泌及其他系统的功能,从而加速衰老和老年 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美〗倪毛信博士《身体自愈的秘密》: “人的生命力是由多种能量支撑的:来自食物 的营养以及来自人体内外环境的能量。来自 外部环境的能量并不受我们直接控制,但我们 可以通过顺应自然规律,更好地利用这种能量。 我们身体内部的能量则表现为身体、情感、 思维和精神等多个能量层面,我们的意识可以 影响和引导这些能量,决定其表现形式是积极 的、康复性的,还是消极的、破坏性的。”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 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 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 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 是对人和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态, 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 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 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状态,保 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于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 击退.
1,运动延缓衰老. 2,饮食与长寿. 3,自然养生,积极保健.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量化指标:“个人健康和寿 命60%取决于自已,15%取决于遗传,10%取 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 于气候影响。”由于无知导致疾病和死亡的案 例在老年人中并不罕见。接受健康教育,预防 疾病,科学养生,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就可以为老年人的积极养老保障打好基础。
*北京、上海老年人家庭的“空巢” 比例分别达到34%、36.8%。
*全世界老年痴呆患者每年以460万 新增病人的速度增加,相当于每7秒 钟就会增加一个新病人。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床位占老年人口 的比重仅为0.84%。
外国的赡养方式在转变
西方国家针对传统的养老体制的 各种问题,各国进行了较系统的
调整和改革:
只有确保自已的身心健康,才能自已少受罪; 才能让子女少受累;才能让国家和自已少花钱;才
能使自已过得更幸福。
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需求
• 1.健康的需求: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
怕病、惧死的心理,对追求健康就很迫切.
• 2.和睦的需求: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不管家
9,逐渐懒惰,精神不振,常感到精力不足,好静恶躁, 睡意绵绵,经常靠酒、茶来提神助劲.
10,办事效率降低,记忆力明显下降,好忘事,优柔寡 断,缺少朝气,做一件事常常要开几次头,一拖再拖.
“老小孩”—心理退化的表 现
. 易伤感:一点小事都会引起焦虑、回忆、痛哭流涕以至抑郁.
易动怒:没有耐心,自控能力下降,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已的态 度.
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里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 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 3.尊敬的需求:老年人离开了工作岗位后可能会情绪低落,如果得不到
家人尊重,就会产生悲观的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就会抑郁和情绪 低沉,为各类疾病埋下祸根。
4.依存的需求:人到老年,精力、脑力、体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
3,老年人的心理老化与个人的心理特点有密切关系. 4,老年人心理老化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
心理老化的十种具体表现
1,竞争意识退化,对事业没有创新思路,常感到空虚乏味,尤其是脑力劳动者,越来越 感到力不从心. 2,自卑心理,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长吁短叹 .而对时代和生活往往感到自已已落 伍了. 3,反应异常,一方面有时候特别敏感,总觉得家人和周围的人在与自已过不去,疑 虑丛生;另一方面有时又对发生在自已身边的事视而不见,反应冷淡. 4,固执己见,不管做什么事都想以自已为中心,按自已的意愿行事. 5,性格孤癖, 生活中遇到稍有不如意的事,就大发雷霆,怨天尤人,喜欢独来独往,我 行我素.
觉察情绪强烈
惊恐 雀跃
愤怒
惊奇
悲痛
兴奋
悲伤
负向
欣喜
正向
悲惨
满足
沮丧 萎靡 颓废
惬意 轻松 安静
微弱
SINO LIFE INSURANCE YUEHONG
怎样才能做到换位思考呢?
古时候,有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儿 子。大儿子晒盐,小儿子卖伞。
每当下雨的时候,老婆婆愁啊愁啊, 愁大儿子晒不了盐。
每当天晴的时候,老婆婆还是愁啊 愁啊,愁小儿子卖不了伞。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 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愈越困难;而悲 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 伤、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影响身 心健康.
据<<礼记·乐记>>中记载
• "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 直、慈、谅之心油然而生矣。易、直、 慈、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 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 威。是致乐以治心者也"。
交往。 4.亲密忠诚的关系,是老人追求的美好目的之一。 5.独立自主,希望在经济上、政治上、社会生活中有
关爱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幸福健康长寿
LOGO
你认为:什么是幸福?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ˎ
更稳定的工作ˎ
更满意的收入ˎ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ˎ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 服务ˎ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ˎ
更优美的环境,
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 更好ˎ工作得更好ˎ生活 得更好。
老年人怎样养老好
• 2.加上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家庭,邻里等关 系问题的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容易发生波动.
• 3.这些情绪问题极为容易导致其他一些躯体 性不适甚至疾病的产生.比如:睡眠障碍;高血 压;糖尿病;脑梗塞;心肌梗塞等,这些疾病反过 来又会和平造成进一步的情绪问题.
美国学者最近研究发现
• 1.人类65%---90%的疾病都与心理上的压抑感 有关.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 出:"压抑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 ".
自顾自:行为幼稚,只要别人为自已负责,很少为他人着想. 无反省:侵犯了别人利益,自已浑然不知. 怕医院:以不见大夫来躲避对疾病的检查,掩盖对死亡的 恐
惧. 捂钱袋:把钱看得比命还重,斤斤计较到不近人情的地步.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表现
❖ 我国老年心理专家许淑莲教授对心理健康的老年人 概括出如下特点: 热爱生活和工作: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 稳定,适应能力强;性格开朗,通情达理;人际关 系适应性强。
任继愈老先生养身之道
❖“养心第一,养身第二;

神养第一,药养第二;

自医第一,求医第二。”
做好下面几个方面
• (一)过好退休关: • 1,要有退休的计划和心理准备. • 2,要适应新的环境. • 3,以积极的态度调整对理想的追寻求. • (二)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 1,保持健康和安全的需要. • 2,满足交流的需要. • 3,自我实现的需要. • 4,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以最大的热情去享受生活. • (三)退中有进: • 1,避免心理衰老感. • 2,老有所用. • 3,活到老学到老. • (四)善自保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