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体育课程

大学体育课程

课程教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与体育的关系,为体育锻炼提供有效的指导;
2、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4、了解各项规则与裁判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
5、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

教学要求:
1、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

以学生的需求、气候情况、场地器材为基本出发点,力求课设置的新颖性,多样性,注重实效,实事求是;
2、教师要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把体能的发展与知识技术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4、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

三、教学内容
(一)体育基础理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了解运动竞赛规则、裁判法,提高欣赏能力。

主要内容:
1、体育概论:体育的功能
2、终身体育:终身体育原则、内容与方法
3、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教学重点:终身体育、各项目竞赛规则。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和运用体育与健康知识、竞赛规则。

4、运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

(二)田径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短跑、中长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锻炼方法;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主要内容:
1、短距离跑
2、中长跑
3、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中长跑
教学难点:掌握中长跑正确的呼吸方法。

(三)篮球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篮球项目的一般技术、一般战术,了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主要内容:
1、移动
2、传、接球
3、投篮
4、运球
5、持球突破
6、个人防守
7、抢篮板球
8、基本战术
9、比赛方法和规则介绍
10、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的传、接球、投篮、运球技术。

教学难点:篮球战术的运用。

(四)足球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足球项目的一般技术、一般战术,了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发展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主要内容:
1、颠球
2、踢球
3、停球
4、头顶球
5、运球
6、抢截球
7、掷界外球
8、基础战术
9、场地器材和竞赛规则介绍
10、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踢球、运球基本技术。

教学难点:基础战术的运用。

(五)排球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排球项目的传、垫等技术和基本战术,了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发展弹跳、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主要内容:
1、准备姿势和脚步移动
2、垫球
3、传球
4、发球
5、扣球
6、拦网
7、基本战术
8、比赛和规则简介
9、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排球垫球、传球技术。

教学难点:基本战术的学习和运用。

(六)网球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网球运动主要技术,基本战术及练习方法;提高学生速度、爆发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了解网球运动比赛基本规则与裁判方法,提高欣赏水平。

主要内容:
1、握拍法
2、正手击球
3、反手击球
4、发球
5、截击球
6、挑高球
7、高压球
8、步伐
9、基本战术
10、场地、器材和规则介绍
11、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正手、反手击球、发球。

教学难点:控制球的能力培养。

(七)乒乓球
教学目的:使学生基本掌握乒乓球技术;提高灵敏、速度、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发展判断、注意、反应等心理素质;了解乒乓球运动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并能进行一般的裁判工作。

主要内容:
1、握拍法
2、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
3、基本步伐
4、发球
5、接发球
6、推挡球
7、攻球
8、撮球
9、基本战术
10、规则介绍
11、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接、发球技术。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接、发球质量。

(八)羽毛球
教学目的: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战术;了解羽毛球的竞赛规则、裁判工作;发展灵敏性、协调性;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的品质。

教学内容:
1、发球法
2、接球法
3、击球法
4、球路
5、战术运用
6、力量素质
教学重点:掌握发球、接发球技术。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接、发球质量。

(九)健美操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步伐、成套动作;知道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发展灵敏、力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教学内容:
1、健美操的基本姿态
2、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及基本技术
3、大众健美操(一、二、三级)
4、有氧耐力练习
教学重点:健美操的基本步伐。

教学难点:动作力度、节奏感。

(十)武术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武术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防身自卫能力;懂得武
术的锻炼价值;发展力量、灵敏、协调素质;培养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教学内容:
1、手型:拳、掌、勾
2、手法:冲拳、架拳、推掌、亮掌
3、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4、步法:击步、垫步、弧型步
5、步型与步法组合练习
6、武术套路:三路长拳
7、24式简化太极拳
8、散打
9、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手型、手法、步型、步法。

教学难点: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的组合。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七、学时分配
(二)选修课学时分配(第三学期)1、篮球
2、足球
3、排球
4、网球
总学时32学时,理论 4 学时,实践28 学时。

5、乒乓球
总学时32学时,理论 4 学时,实践28 学时。

6、羽毛球
7、健美操
8、武术
.
(三)、保健课学时分配
八、成绩评定
1、体育课成绩每学期评定一次,实践课考试按教学计划规定的项目,均在每项教学内容结束后随堂进行,实行同一项目统一标准;体育理论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在第二学期末进行,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2、记分比例
第一、三学期:学习态度、出勤情况20%;实践部分80%。

第二学期:学习态度、出勤情况20%;实践部分60% ;理论成绩20%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