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锤钢钎的交响、隆隆的开山炮声,早已湮没在历史深处,但先辈们高亢的呐喊,仍在红旗渠儿女心中回响。
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林州市、河南省乃至全国人民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精神感召。
一渠兴百业,一渠富万民。
红旗渠的修建使林州经历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发展四部曲。
物美在形,人美在心。
太行之美,是发展之美、自然之美、民生之美,是全面的美,和谐的美。
囊括了从生态到产业、从城市到农村、从生产到生活、从内涵到外延、从素质到形象、从物质到精神各个层面的提升和跨越,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
典型精神是时代最美的花朵,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干事创业永远的动力之源。
走进林州大地,但见红旗渠渠欢水腾,太行山山清水秀,城乡繁荣,人民安康。
今天的太行儿女仍在拓荒创业,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书写更为壮丽的当代传奇。
红旗渠精神更是一面永恒的旗帜。
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无所畏惧。
为筑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尾注内容: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
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
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