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探索

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探索


格研究的词汇学途径确立了中国人人格的“大七”因素结
编制 CPA I 人格量表的过程包括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
构 ,并采用内容效度法和实证标准法相结合的途径编制了 定和项目编选两部分 。人格结构的确定过程包括 : (1) 研究
“中国人人格量表 (Qingnian Zhongguo Personality Scale ,以 者要求不同职业的被试写出他们认为的“最重要的性格特
所界定的人格特点 ,分别写出 4 个或以上的句子描述这一 解释 30. 09 %的方差 。分别对七个大因素的项目单独进行
特点 。以“害羞的”为例 ,这 4 个项目分别反映 : ①“害羞” 因素分析 ,除因素一至五分别抽取了 3 、3 、2 、2 、3 个小因素
效度 。
个性格特征形容词 ; (4) 研究者从这 150 个性格特征形容词
(一) CP个作为量表要测量的人格特质 。
中国人个性测量表 (CPA I) 是由香港中文大学的张妙
在初步确定的人格特质的基础上 ,研究者从 (1) 被试写
清 、梁觉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的宋维真 、张建 出的性格特征的行为描述 , (2) 已有的中英文量表的项目 ,
因素三 社会权利
因素四 个人主义
务实性 ( PRA) 情绪性 ( EMO) 责任感 ( RES) 自卑 ─自信 ( I_S) 宽容 - 刻薄 ( G_M) 老实 - 圆滑 (V_S) 乐观 - 悲观 (O_ P) 严谨性 (M ET) 外內控制点 ( E_ I) 亲情 ( FAM)
人情 ( REN) 和谐性 ( HA R) 灵活性 ( FL E) 现代化 (MOD) 面子 ( FAC) 节俭 - 奢侈 ( T_ E)
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因素模型[21 ] 。
由七个大因素 、409 个项目组成的 QZPS 的初步版本 。
QZPS 的编制是在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模型基础上 ,
将 409 个项目编辑成册 ,在 3 200 名被试中施测 。对
采用内容效度法与实证标准法相结合的途径进行的 。首 409 个项目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 ,根据所解释的方差百分
內向 - 外向 ( I_ E) 领道性 (L EA) 冒险性 (ADV)
自我 - 他人取向 ( S_S) 理智 - 情感 (L_A) 阿 Q 精神 (D EF)
CPA I 的编制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探索 过程 。CPA I 编制的最大优点就是突出了中国人的独特人 格特点 ,例如“阿 Q 精神”、“人情”、“面子”等分量表的建 立 。可能的问题就在于对人格结构的确立是建立在选定的 分量表基础之上的 ,如果分量表的选择不够准确和完整 ,将 会影响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过成百上千次应用大五模型测量研究所肯定了的 。 征 。工作压力源于多种因素 ,其中 ,角色冲突是其
五因素模型适用于中国人吗 ? 本期刊出的“对中国 典型原因之一 。在个体的职业生涯中 ,无论涉世之
人人格结构的探索”一文通过对中国人人格量表和 初或是职业变换 ,不同环境下对个体提出了不同的
中国人个性量表的系统分析 ,包括各自的编制过 角色要求 ,个体对此的行为反应以及是否动态地实
关键词 :中国人人格结构 ;七因素模型 ;中国人个性测量表 ;中国人人格量表 ;本土化 (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B8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2677 (2005) 0520005212
一 、引 言
已有研究表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与西方的“大五”人格 理论[1 - 3] 存在显著的差异 ,并且已经构建了不同的测量工
6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并无差异) [8] 。这一结果与西方的“大五”模型无论在因素 卷 ,分别由四组约 2 600 名被试进行评定 。对维度一至五
的数量还是因素的内涵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初步比较的结 的 13 个小因素和因素六 、七的项目分别进行因素分析 ,以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实践标准法 (empirical criterion) 及因素分析法 (factor ana2 自卑 - 自信 、焦虑紧张 、抑郁 、身体症状 、躯体化 、性适应问
王 登 峰1 ,崔 红2
(11 北京大学 心理学系 ,北京市 100871 ;21 解放军总医院 医学心理科 ,北京市 100853)
摘 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人个性测量表和中国人人格量表内容的相容性分析 ,探讨中国人个性
测量表的因素结构并验证中国人人格七因素模型的稳定性 。2000 余名被试同时完成了中国人人格量表和中 国人个性测量表 ,相关和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 ,与中国人人格量表相比 ,中国人个性测量表的因素结构中“多 出”了类似西方的神经质维度 ,而缺少了中国人人格量表中的情绪性维度 (QX) 。两个量表项目的合并因素分 析支持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因素模型 ,以及中国人个性测量表中缺少情绪性维度的假设 。文中讨论了西方 的神经质人格维度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没有独立出现的原因 ,以及从本土角度探讨中国人独特人格结构 的意义 。
先 ,采用内容效度法编制量表的项目[9 - 11] 。在确定中国人 比和因素的陡阶检验 ,取七个因素是合理的 。抽取七个因
人格结构的过程中 ,七个维度的每一个小因素都包括 10 - 素并采用最大变异正交旋转 ,逐步删除载荷量小于. 25 且
30 个人格特质形容词 ,研究者根据每一个人格特质形容词 共通性小于. 15 的项目共 81 个 ,保留下来的 328 个项目共
程 、量表结构以及两个量表的相容性检验 ,进一步 现与之协调 ,都与其特定的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本
论证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因素模型而不是五因 期的第三篇论文“个体工作压力源中的角色冲突与
素模型 ,同时 ,也进一步检验了中国人人格量表的 其人格的关系”探讨了这方面的问题 。人格与脑机
良好信效度 。这篇文章文字虽长 ,但说理透彻 ,是 能有密切的联系 。“阿斯珀格氏综合征儿童的特征
具[4 - 16 ] 。不同的确定人格结构的方法会直接影响到人格 量表的编制策略 。目前已有两种探讨并确定了中国人的人 格结构 ,而且编制了相应的测量工具的研究范式 。一种是 由张妙青 、宋维真等采用合理建构法 ( rational construct) 、
3 收稿日期 :2005204216 作者简介 :王登峰 (1965 - ) ,男 ,山东安丘人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人格与社会心理 学 、临床心理学 ;崔红 (1961 - ) ,女 ,山西襄垣人 ,心理学博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 ,副 主任医师 ,主要研究临床心理学 、人格与临床心理学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270469) 资助项目 ,项目负责人 :王登峰 。 5
新 、张建平等研究者于 90 年代开始进行编制的 ,并分别于 以及 (3) 研究者编写的项目中共筛选出 560 个项目 ,作为量
1993 年[4] 和 1996 年[5] 公开发表 。编制这样一个本土化的 表的初步项目 。将初步编制的量表施测后进行项目筛选 ,
人格测量工具的主要目的是建构一个既满足本土化需要 , 合并相关较高的分量表 ,最后确定 22 个分量表 ,由 330 个
果证实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人格结构上的相似性与差异 初步筛选出测量这 13 个小因素及两个维度 (简称 15 个小
性 。此后经进一步的分析和验证 ,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大 因素) 的项目 。经过以上程序 , 1 635 个项目被缩减为 718
七”模型[14 - 16] 。对 N EO PI2R[17] 项目的因素分析也证实 个 。从中按每个小因素取 30 个左右的项目的标准 ,得到了
第 31 卷 第 5 期 Vol . 31 No . 5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 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 y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5 年 9 月 Sept . ,2005
下简称 QZPS) ”。如果采用不同的确定人格结构的方法和 征及其行为表现”; (2) 与文学家一起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建立量表的方法能够得到相同或相似的结果 ,则既可以确 中抽取“描写性格特点的词汇 、行为描述及谚语”; (3) 参阅
认中国人的人格结构 ,又可以交互验证不同的测量工具的 “国内外有关特质形容词的研究”,以上过程共得到了 150
(二) Q ZPS 的编制过程与量表结构 QZPS 的编制过程也包括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定和项 目编选两部分 ,但采取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却与 CPA I 的编 制过程不同 。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定沿用的是西方学者 根据人格研究的词汇学假设[18 19 ] 建立大五人格模型的程
序 ,只是使用的语言和被试由英语和西方人变成了中文和 中国人 。王登峰等[20] 首先从中文字典 、文学作品 、中小学 语文课本以及被试描述具体人物时使用的形容词中系统收 集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 ,并与杨国枢等[8] 在台湾所收集的 用于描写稳定的人格特质的形容词合并 ,对其中的 1 520 个形容词进行了好恶度 、意义度 、熟悉度和现代性的评定 , 并从中抽取出 410 个形容词 ,作为中国人描述他人 (及自 己) 的代表性样本 。由大陆和台湾的 1 400 多名被试就每 个词能够描写自己及他人的程度进行评定 。通过因素分得 出了中国人人格的七个维度以及所包含的 15 个小因素 (大 陆和台湾被试的结果只在因素出现的顺序上有差异 ,内容
lytic) 相结合构建中国人的人格特质 ,并建立了“中国人个 题 、病态倚赖 、兴奋性 、反社会行为 、需要关注 、脱离现实 、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