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面容:面如满月,皮肤潮红,常有痤疮和小须称满月面容,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面具面容:面部呆板,无表情,似面具为面具面容,见于震颤性麻痹强迫体位:病人为了减轻疾病的痛苦,所被迫采取的体位呈强迫体位慌张步态:起步后小步急速趋行,身体前倾,有难以止步之势为慌张步态,见于震颤性麻痹跨域步态:由于踝部肌腱、肌肉迟缓,患足下垂,行走时须高抬下肢才能起步称跨域步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斑疹:局部皮肤颜色改变,出现形态、大小不一,一般不隆起皮面的皮疹称斑疹恶病质:长期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如肿瘤,结核病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表现为明显消瘦的外观,严重者称恶病质蜘蛛痣:由一支中央小动脉及其许多向外辐射的细小血管扩张所形成,形似蜘蛛,故称为蜘蛛痣,多发生于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妊娠期妇女蛙状鼻:鼻腔完全堵塞,外鼻变性,鼻梁宽平如蛙状称蛙状鼻铅线:牙龈游离缘出现蓝灰色点线称为琴弦,是铅中毒的特征凯-弗二氏环(K-F环):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环的外缘较清晰,内缘较模糊,见于铜代谢障碍,如肝豆状核变性间接对光反射:以手隔开双眼,光照一侧瞳孔,另一侧瞳孔也同时收缩者,称间接对光反射霍纳(Horner)综合征:又称颈交感链压迫综合征,表现为患侧面部无汗,上睑下垂,眼球凹陷,瞳孔缩小,可见于肺尖肺癌阿罗氏瞳孔(A-R):对光反射消失而集合反射存在,见于多发性硬化,脑外伤,梅毒等麻痹性斜视: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麻痹所发生的斜视,称为麻痹性斜视,多由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肿瘤,脑血管病所致麻疹粘膜斑:在相当于第二磨牙的颊粘膜处出现帽针头大小白色斑点,周围有红晕,对麻疹有早期诊断价值颈静脉怒张:平卧时见颈外静脉充盈,30°半卧位是充盈水平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内,超过此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原因为静脉压异常增高,见于有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颈强直:被动屈患者颈部,感到颈部抵抗力增强,称颈强直,是脑膜受刺激的特征,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Oliver征:主动脉弓动脉瘤时,每随心脏搏动可以触到气管的向下曳动,称气管牵曳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桶状胸:为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至超过左右径,呈圆桶状。
肋骨的斜度变小,其与脊柱的夹角常大于45°,肋间隙增宽且饱满,腹上角增大,且呼吸时改变不明显扁平胸:胸廓呈扁平状,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称之为扁平胸鸡胸:胸廓的前后径略长于左右径,其上下距离较短,胸骨下端常前突,胸廓前侧壁肋骨凹陷,称之为鸡胸漏斗胸:胸骨剑突处显著内陷,形似漏斗,称之为漏斗胸Kussmaul 呼吸: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慢的呼吸,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此种深长的呼吸呈KKK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语音震颤: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称为语音震颤干啰音:系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湿罗音:系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抬举样心尖搏动:指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搏动,可使手指尖端抬起并停留片刻,与此同时心尖搏动范围也增大,为左室肥大的可靠体征奔马律:出现在S2之后的响亮额外音,与原有的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马蹄声,故称奔马律Austin Flint 杂音:较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左室舒张期容量和压力负荷增加,使二尖瓣基本处于半关闭状态,呈现相对狭窄而产生的舒张期杂音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二尖瓣脱垂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喀喇音合并收缩晚期杂音,称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可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合并收缩晚期杂音称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水冲脉:握紧患者手腕掌面,将其前壁高举超过头部,可明显感知犹如潮水涨落的脉搏,称水冲脉,此系脉压差增大所致,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动脉导管未闭和严重贫血奇脉:指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的现象,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板状腹:指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McBurney点:是指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该点压痛提示阑尾炎反跳痛:当医师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用并拢的2~3个手指压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指抬起,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常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腹膜炎三联征:腹膜炎患者常有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呈腹膜刺激征,即腹膜炎三联征格雷特纳征:胁腹部皮肤呈蓝色,为血液自腹膜后间隙渗到侧腹壁的皮下所致,可见于急性重型胰腺炎和肠绞窄库伦征:脐周围或下腹壁皮肤发蓝为腹腔内大出血的征象舟状腹:全腹凹陷严重时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使腹外形如舟状肝震颤:是指用浮沉触诊法检查肝脏,当手指压下时感到的一种微细震动感,可见于肝棘球蚴病,由于棘球蚴中的多数子囊浮动,撞击囊壁而形成震颤Murphy征:指医师以左手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指腹钩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缓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此时呈M阳性Courvoisier征:指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胆道阻塞,黄疸进行性加深,胆囊也显著肿大,但无压痛,称为无痛性胆囊增大征阳性液波震颤:是指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时,用手触击腹部所感到的震颤,检查时患者平卧,医师以一手掌面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肢并拢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如有大量液体存在,则贴于腹壁的手指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即波动感。
为防止腹壁本身的振动传至对策,可让患者将手掌尺侧缘压于脐部腹中线上,即可阻止之,此法须3000~4000ml以上液体量才能查出,不如移动性浊音敏感Traube区:又称胃泡鼓音去,位于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约呈半圆形,为胃底穹窿含气所形成,其上界为膈及肺下缘,下界为肋弓,左界为脾,右界为肝左缘,正常情况下应该存在(除非饱餐后),大小则受胃泡含气量的多少和周围器官组织病变的影响,正常成人约为手掌大小移动性浊音:指因体位不同而出现腹部浊音区变动的现象,检查时先让患者仰卧,腹中部由于肠管内有气体而在液面浮起,叩诊呈鼓音,两侧腹部因腹水积聚叩诊呈浊音。
患者向左侧卧时,左侧腹部呈更大范围的浊音,而在上面的右侧腹部转为鼓音,再向右侧卧时,左侧腹转为鼓音,而浊音移至在下面的右侧腹部,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时,即可查出移动性浊音X型腿:当两膝靠拢时,两内踝分离,称膝外翻,又称X型腿,见于佝偻病和大骨节病匙状甲:又称反甲,其特点为指甲中央凹陷,边缘翘起,指甲变薄,表面粗糙有条纹,常为缺铁或某些氨基酸代谢紊乱所致营养障碍,多见于缺铁性贫血,高原疾病杵状指: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增宽,增厚,指甲从根部到末端拱形隆起呈杵状幻嗅:指病人凭空嗅出本不存在的某种气味,见于颞叶肿瘤,癫痫发作先兆象限盲:1/4视野缺损称象限盲,如同侧象限盲见于部分视放射及视中枢损伤瘫痪: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减退称瘫痪阵挛:牵伸某肌腱后产生一连串有节律的肌肉舒缩运动称阵挛间接与直接角膜反射:用一小棉花絮毛轻触角膜的边缘,被刺激一侧的眼睑立即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若对侧眼睑也闭合,称间接角膜反射,其传入神经为三叉神经,传出神经为面神经,反射中枢在脑桥偏瘫:指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并伴有同侧中枢性面瘫及舌瘫,见于对侧大脑半球运动区或内囊部损害动作性震颤:又称意向性震颤,出现在随意运动的动作终末,愈接近目标物是愈明显,静止时减轻或消失,见于小脑疾病三偏征:病变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称三偏征,若病变在优势半球还有失语感觉分离:指在同一区域内,一种或数种感觉消失而其他感觉存在,如脊髓空洞症时的痛、温觉消失而触及存在棒状小体:又称Auer小体,在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一种红色细杆状物,长约1~6μm,一条或数条,如棒状,一旦出现在细胞中,即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核左移:指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呵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交叉配血:配血试验是检查供、受者血中是否含有不相合的抗原和抗体成分,将供者红细胞与受者血清的反应称主侧,供者血清与受者红细胞的反应称次侧,两者合称为交叉配血粒/红比值(G:E):指粒细胞百分率总和与有核红细胞百分率总和之比,正常2~4:1 环形铁幼粒红细胞:指含铁粒6个以上,并有2/3以上铁粒环绕核周径者细胞外铁与细胞内铁:细胞外铁指存在于骨髓基质,巨噬细胞内的铁,细胞内铁指存在于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内的铁,为骨髓内可利用铁蛋白尿:尿中蛋白质的含量>150mg/24h,或>100mg/L时,用一般定性检查呈阳性反应者乳糜尿:是指混入淋巴液的尿液,含脂肪和蛋白质,呈乳化状态的混浊尿液,混有脂肪的尿液称脂肪尿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分)内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而由尿排出渗量:指溶液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各种溶质微粒的总浓度柏油样便:粪便呈暗褐色或黑色,质软,有光泽如柏油状,提示上消化道有大出血(>500ml)漏出液:为非炎症性积液,主要有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或毛细血管内流体静水压升高或淋巴管阻塞等原因引起渗出液:为炎症性积液,内含大量从炎症病灶血管中渗出的大分子物质和细胞成分,主要由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如外伤,化学性刺激,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等)原因所致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糖脂、游离脂肪酸等的总称,其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血脂中的主要成分M蛋白: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血循环中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内成分的抗体,称为自身抗体ANA:抗核抗体,是一组以真核细胞核成分为把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包括抗DNA 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和抗核仁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