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1101历史班(一)史前时代原始社会具有三个基本的要求:公有性,血缘性和民主性(二)古代文明的兴衰1054年,西欧世界划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204年十字军第四次东征,攻占君士坦丁堡(三)现代文明的历程1、古代文明的特征:个体生产,自然经济,农本社会和乡居生活,普遍的超强经济强制和人身依附,思想的束缚 2、现代文明区别于古代文明的要素和特征:生活的社会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人身的自由,政治的民主化,思想的自由化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尼罗河文明的起源一、古代埃及历史的重新发现 【希罗多德(古希腊哲学家)】【马涅托的《埃及史》托勒密王朝《古埃及朝代纪年》 】【拿破仑一世开创埃及文明研究,并发现了罗塞塔石碑 】【埃及学的奠基人,法国历史学家商博良。
公元1822年,开始破译埃及文字——罗塞塔石碑 】【马斯伯乐(法国人)埃及古代考古博物馆馆长,19世纪末詹姆斯.布里斯泰德(美国人),20世纪初埃及学博士】二、自然环境与古代居民【埃及古代史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孟菲斯时期(第一至第十王朝)、底比斯时期(第十一至第二十王朝)、赛易斯时期(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五王朝)】 【阿门内姆哈特三世修建莫里斯水库】三、史前文化 【 1、旧石器文化转向新石器文化——奥玛里、梅里姆达、法尤姆】 【2、新石器文化(铜石并用文化)——巴里达文化(前4500—4000年):母系氏族社会;阿姆拉特文化(前4000—3500年):父系氏族社会,涅加达文化I 】四、尼罗河文明的萌芽——格尔塞文化:前3500—3100年,涅伽达文化II 【与巴达里文化、阿姆拉特文化之间的非连续性:外来文化 】 【象形文字的出现】【冶炼术的发明】【国家的雏形】五、早王朝包含第一至第二王朝,前3100—2686年,都于孟菲斯【第一王朝约公元前3100—2890年,第二王朝约公元前2890—2686年】第二节古王国一、王朝更替【埃及作为整体和独立的发展时期: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第三至六王朝,前2686—2181年,都于孟菲斯,主神为拉神】【1、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伊塞.霍特姆创造金字塔】 【2、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2494年)】 【3、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2345年),太阳神崇拜逐步狂热】 【4、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二、法老统治【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权、神诸权于一身,一切官吏由法老任命,最高审判权,对财产支配权】三、古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古埃及的需求:叙利亚的木材,东非的象牙,阿拉伯的香料】四、古王国时期的标志性建筑【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门卡拉金字塔】【谁修建了金字塔?奴隶,工匠,外星人?】第三节中王国【第一中间期:第7—10王朝,前2181—2040年;中王国:第11—12王朝,前2040—1786年】 【第二中间期:第13—17王朝,前1786—1567年——政治重心南移,贵族势力膨胀,离心倾向明显,法老权利丧失,都于底比斯,主神阿蒙神】 一、第一中间期【第七至十王朝,前 2181—2040年,《伊浦唻陈辞》《聂费尔列胡预言》】【第七王朝只统治了70天】【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前2130年】 【第九王朝:统治约409年】 【第十王朝:公元前2130—前2040年】 【第十一王朝:公元前2040年—前2000年】二、中王国 【第11—12王朝,前2040—1780年,都于底比斯,主神阿蒙神。
基本特征:生产逐渐恢复,私人经济扩大,政治重心南移,贵族势力犹存,离心倾向明显,法老权力衰微】 【12王朝:公元前2000—前1786年】 三、第二中间期【第13—17王朝,前1786年—1567年。
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建第15—16王朝。
喜克索斯人意为外来的统治者】第四节 新王国【第18—20王朝,前1567—1085年,都于底比斯,进入青铜时代】【新王国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底比斯神庙】【僧侣势力的膨胀,左右政局】【阿蒙霍特普四世的改革】【经济生活的进步:农业方面,发明了新的灌溉设施,相当于水车。
手工业方面,纺织业,金属加工业和玻璃制造业是主要部门。
发明了脚踏风箱,提高炉温,金属锻造技术随之出现】【新王国后期的主要内容:是19王朝法老拉美斯二世与赫梯人之间的战争,战局是两败俱伤,公元前1283年双方签署交战合约。
】【图特蒙斯三世(古代埃及的拿破仑)将帝国版图扩张到顶点】【阿蒙霍特普四世的改革:改革来削弱神庙的权利——目的:排斥神庙影响和僧侣势力,强化王权——实质是宗教改革形式的政治斗争——教俗之间的力量对比决定了改革的成败,结局:恢复原有信仰,首都迁回底比斯,僧侣势力进一步加强,法老地位衰微】【埃赫那吞改革的意义:埃赫那吞宣称那吞是唯一存在的神,不仅是埃及的神,也是全世界的神,这种神教的思想,是古代社会进入帝国阶段在宗教观念上的反映,有利于形成一种超越地区和民族传统习俗局限的文化核心,以后的犹太教进一步发展了—神教思想。
】第五节 后期埃及一、第三中间期:公元前1085—前715年,包括21至25王朝 【21王朝,下埃及的塔尼斯;利比亚人:22—24王朝;努比亚人:25王朝(苏丹,埃塞俄比亚)】 二、后埃及26—31王朝 【26王朝:普萨美提克一世建立(利比亚舍易斯时期);27王朝:波斯人;28—30王朝:埃及人;31王朝:波斯人(公元前343年)】 【传统的货币:铜矿、银矿】三、马其顿—希腊统治 【公元前305年,托勒密称帝,特点:王室成员内部】 【亚克兴海角之战(公元前30年,埃及成为罗马的一部分) 【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埃及】第六节古埃及文化一、宗教(信奉多神)【鹰神(荷鲁···)、太阳神、阿蒙神——来世的观念,保存的古埃及木乃伊就是证明】二、文字与文学【圣书体(象形)石碑、祭祀体(僧侣体)、世俗体】第三章古代西亚一、西亚古代史分类:【公元前4000年代中期—前3000年,两河流域南部】 【公元前2000年,两河流域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公元前1000年,亚述帝国,新巴比伦帝国和波斯帝国先后崛起】 【公元前1000年后期至7世纪,希腊罗马入侵】二、西亚古代史特点:【西亚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文明的地区之一】【居民成分复杂,国家兴亡更迭频繁,政治上缺乏连续性,各国历史持续时间较短】【经济以灌溉农业为主,王室神庙经济居支配地位】 【各国均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各国历代统治者大都注重健全法制,重视法典的编纂制度】第一节 两河流域I古代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一、气候干旱,河流构成主要水源二、古代居民(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三、亚述学的诞生与发展:以楔形文字的破译为标志 【1700年,托马斯.海德称其为楔形文字】 【乔治.格罗特芬德是首位译出楔形文字的人,德国中学教师,分辨出其十个字母】 【贝希斯顿铭文,高4米,宽20米,古代波斯文,巴比伦文,埃兰语】四、苏美尔文化(铜石并用时代)【1、埃利都.欧贝德文化(前4300—3500年)原始社会末期的父权制阶段,出现最早的社会分化】【2、乌鲁克文化(前3500—3100年)社会分化明显;神庙建筑的发展】【3、捷姆迭特.那色文化(前3100—2800年)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剧;城邦成为两河流域早期国家的历史形式】【4、早王朝时期(前2800—2371年)】 五、乌鲁卡基那改革内容:【1、取消弊政,减免赋税,禁止官员侵夺平民财产】【2、壮大公民队伍,是许多失去公民权利的平民重新恢复公民身份】 【3、兴修水利,改革社会的陈风陋习,推行一夫一妻制,提倡守法】【4、苏美尔人城邦的特点是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权的影响,宗教政治与世俗政治浑然一体】 【5、阿卡德王国:前2371—2191年】 【6、乌尔第三王朝(前2113—2006年)青铜时代,《乌尔纳姆法典》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文法典。
前2006年之于埃兰人和阿莫利人。
】II 古巴比伦王国一、古巴比伦王朝的兴起 二、《汉谟拉比法典》 【1、内容:a ·等级制度和阶级性。
三个等级:阿维鲁、穆什根努、奴隶(抢、买、贬)b ·土地制度 c ·奴隶制的发展和自由民的分化 d ·婚姻制度】【2、特点:一部涉及各法权部门的总综合性法典;用刑极为残酷的法典;保留着同态复仇法和私刑制的残余;保留着凭神发誓和神明裁判的宗教成分。
】【3、意义】 三、巴比伦王国的衰亡。
III亚述帝国 ——历史分期:早期亚述(前2500年—1500年);中期亚述(前1500年—1078年);新亚述(也称亚述帝国,前935—612年)一、古亚述【贸易活动发达】 二、中亚述【城邦向王国过渡,君主政治形势】三、新亚述(武力征服)【沙尔马内塞尔三世时期,亚述地位下降。
提格拉特拍拉沙尔三世改革,重新开始对外扩张,亚述帝国到达强盛时。
萨尔贡二世、辛那赫里布(前704—681年)、伊萨尔哈东(前680—前669年)】 四、亚述帝国的覆亡原因:1、从根本上,亚述帝国(112页)IIII新巴比伦王国(前626—539年) 一、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二、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统治 三、社会经济四、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第二节 古代波斯一、伊朗高原的早期环境和早期历史 1、五个自然区:扎格罗斯区:内陆荒漠盆地式中央荒漠盆地;里海沿岸地区;古代的帕提亚;东伊朗 2、早期历史:前7000年的新石器文化,前5000年的铜石并用;前3000年的青铜文化。
3、埃兰:三个阶段:古埃兰时期(前2700—1600年);中埃兰(前1400—1100年);新埃兰(前800—600年)4、米底:前700年建国,前612年联合迦勒底人比亚述,550年灭于波斯帝国。
二、阿黑门尼德王朝【1、波斯人的兴起:法尔斯,前7—6世纪臣服米底,10个部落,前558年建国,前550年灭米底。
】 【2、风比西斯:征服埃及,前522年,波斯发生暴动。
】 【3、大流土:扩张与改革】【4、阿黑门尼德王朝的衰落】 【5、锁罗亚斯德教: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和西亚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国教,又称拜火教与袄教,创始人锁罗亚斯德;经典《阿维斯塔》知识《波斯古经》;教义仪式:传播三、安息王朝(帕提亚)【1、安息王朝】【2、丝绸之路】四、萨珊王朝:226—651年【1、王朝的建立:开国皇帝:阿尔达希尔】【2、与罗马的战争:沙普尔一世俘获罗马皇帝】【3、与拜占庭帝国的战争:库斯鲁一世,版图极盛。
395年,罗马帝国分治;卡瓦德一世(488—498);争夺海上丝绸之路。
丧失巴勒斯坦、叙利亚、埃及地区。
】 【4、阿拉伯人的入侵:637年,穆斯人击败波斯人,卡狄希亚在位时期;末代皇帝,651年伊嗣埃死亡,撒珊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