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安全管理
仔细访视 : 仔细了解患者生理、心理 状况,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Page 14
术前管理
1. 掌握患者的病情、生理耐受、心理耐受和 其他特殊问题。
2. 掌握术前异常生命体征、正常和异常的检 查结果。
3. 加强与患者沟通,缓解术前恐惧心理,使 患者积极主动应对手术,告知患者注意事 项。
4. 术前手术器械准备,无菌操作,患者交接 核对“腕带”标识。
Page 15
术后管理
1.患者经历麻醉、手术创伤 、失血和失液,大多未脱 离危险。
2.生命体征、呼吸道、引流 管、引流液、伤口异常情 况常见,变化快,难预测 。
3.并发症的预防。 4.饮食、活动、功能训练的
特殊要求而产生的风险。 5.病理标本的及时送检。
Page 16
术后管理的重点 防止交叉感染 防止伤口处感染 防止患者返回病房途中发生意外
围手术期通常是指从病人入院 的手术准备直到术后恢复出院的全过程。
一般包含三个阶段:
术后
术前、术中、
Page 3
围手术期管理的内容
体质和精神的准备 手术方案的准备 特殊情况的预防及处理 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Page 4
围手术期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人员因素 管理因素 物质因素 环境因素 患者因素
围手术期安全管理
安全 与 风险
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是医院管 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重视护理安全,有效地采 取预防措施,可减少因护理安全问题导致对病人的伤 害。护理安全对维护医院的声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安全与风险相辅相成,管理、控制好风险,安 全就有保障!
Page 2
围手术期的含义
院的各种损失降到最低,实现以最少投入换取最大安全保 障。
重点:把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转变为护理安
全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
Page 7
护理风险特点
风险水平高
风险因素不确定
风险情况复杂
存在于护理活动各个环节中
风险后果严重
Page 8
围手术期护理风险分析 患者及家属方面的因素 心理、行为 感知、认知功能 疾病风险
Page 5
护理安全管理
定义: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
因素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控制
目的:患者安全、护理人员安全、医院安全 重点:科学、及时、有效的控制风险
Page 6
护理风险管理
定义:有组织、有系统地对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
评价和处理等活动。
目的:防患于未然,减少和消除护理风险,将患者和医
Page 9
围手术期护理风险分析
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专科理论知识欠扎实、专科护理技能不过硬 工作作风粗疏,工作责任心不够,主动性差 新技术、新治疗方法对护士工作的挑战。
Page 10
围手术期护理风险分析
手术病人边缘时间
指病人入室前(接送时段),病人进入手术
间等待过程(安置等待时段),手术复苏期间(复
Page 17
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目的
手术是外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手 段,但是手术和麻醉都具有创伤性。做 好术前准备,使病人具有充分的心理准 备和良好的机体条件,以便更安全地耐 受手术。手术后,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尽快恢复生理 功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做到患者安 全、医护人员安全。
Page 18
苏时段),转运回病房或ICU(转运时段)4 个时间
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要存在风险:转运安全、查对、病情
变化、
心理护理等多方面。
Page 11
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规避
树立风险意识,熟知风险管理程序,学会
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估风险,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
力。
将护理不安全因素控制在实施护理措施之
前,各行护理操作进行之前,在下次护理活动之
前,及时消灭在本次护理活动之中。
Page 12
风险控制在于树立意识,预防在先: 将护理的不安全因素控制在实施护理措施之
前、各项护理操作进行之前、在下次护理活动之 前、及时消灭在本次护理活动之中。
Page 13
安全管理的思路
操作规范 : 防止医疗操作不规范造成 的医疗隐患
认真核对: 防止人为失误导致的医疗 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