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施工现场防雷措施2

建筑施工现场防雷措施2

商住楼防避雷安全措施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市大道与路交叉口,由市建筑设计资质等级:甲级,建设单位为万家园房地产开发,监理单位为卓越监理公司,项目名称为万家园桂花城 #楼,为短肢剪力墙结构。

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为轻危险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类。

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1#楼建筑面积37143.84平方米,建筑总高度79.35米,地上二十二和二十五层,地下室一层,以上各层均为住宅。

地下室层高 3.4米,各层均为 2.9米。

设有电梯和上下步行楼梯各三个。

本工程使用工程机械设备有塔吊、型钢悬挑防护架脚手架、搅拌站、闪光对焊机、截断机、成型机、搅拌机等。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此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GB50057-2002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1999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程 GB50194-93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 JGJ46-205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 JGJ80-916.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 JGJ88-927. 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 JGJ130-2001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 JGJ46-88三、防避雷安全措施1、塔吊避雷措施主体施工期间,施工现场安装二台QTZ50塔吊,塔吊高度超过施工作业面8m以上,能够保证施工场地的避雷要求。

塔吊自身设置在顶部及大臂端部的避雷针,避雷针采用Φ12的镀锌钢筋制作,长度为1.2m,避雷引下线采用Φ8㎜钢筋与本建筑物的基础筏板钢筋焊接,接地电阻值应小于30Ω,塔吊避雷措施的是由设备供应分公司负责进行2、型钢悬挑防护架脚手架避雷防雷:该工程主体施工外防护及外装修脚手架采用脚手架下四层为普通双排钢管脚手架,上部脚手架为双排悬挑脚手架。

主体施工时与主体进度同步搭设,高于施工作业面 1.8m。

每上一层脚手架最上一层立管和大横杆,不刷漆,做为避雷网,底部与主体钢筋进行焊接,形成避雷网络,引下线采用16mm2的铜芯导线与该工程的自身避雷接地极相连。

当双排悬挑脚手架拆除后,建筑物屋面上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设置永久性避雷网。

接地极不超过50m应有一处。

脚手架最高点与避雷网可靠连接。

连接点不少于6处3、接地线与接地极采用采用Φ8㎜钢筋与本建筑物的基础筏板接地极焊接时,焊接点长度为50㎜。

当引下线为16mm2的铜芯导线时采用螺栓连接,应将接触表面的油漆及氧化层清除,露出金属光泽,并涂中性凡士林,加设弹簧垫圈,接触面不小于接地线截面积的4倍。

埋设接地极时,应将新填土夯实。

接地板不得设置在蒸气管道或烟囱风道附近经常受热的土层,位于地下水以上的砖石,焦碴或砂子均不得埋设接地板。

4、接地极的位置应选择在施工人员不易到达的地方,避免和减少跨步电压的危害,防止接地线遭受机械伤害的损伤,接地极与其它金属物体或电缆应保持3m的距离,以免发生击穿造成伤害。

5、接地装置完成后,要用电阻表测定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接地板的位置,应选择人们不易走到的地方,以避免和减少跨步电压造成的危害和防止接地线遭机械损伤。

同时应注意与其它金属物或电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不小于3m),以免发生击穿危害。

在有强裂腐蚀性的土中,应使用镀铜或镀锌的接地板。

6、施工现场的物料提升机等机械设备若在相邻的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保护围之外,则应安装防雷装置。

7、各种机械设备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件,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8、避雷设置后,进行测试验收,接地电阻值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应责任落实到人,定期检查测试,不符合要求,及时整改。

9、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接闪器)高度应设在机械突出部分。

10、引下线应避开建筑物的出入口和行人容易接触到的地点,以防止发生电击事故,接地装置的接地线最好在人们不常到达的建筑物外侧。

11、雷暴时,雷会直接对人放电,雷电流入地下产生对地电压及二次放电都可能造成人员电击。

因此,应注意个人防雷措施。

12、雷雨天禁止在高层室外施工,在建筑物施工,要关紧窗户,不要在窗口处逗留,雷雨天不要在塔吊、升降机周边停留。

13、机械设备或设施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本设备或设施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安装避雷针(接闪器)机械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14、雷雨天气机械设备尽量减少使用,并且关闭电源。

四、注意事项:接地极安装完毕后,安全生产科应对其接地电阻进行测量,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Ω,不满足时采用加大接地极截面积和深度。

满足要求以后由项目部安全员每季度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并做好记录。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组长:(经理)对本项目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并组织实施。

副组长:(副经理)具体负责本项目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施工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组员:(总工)负责制定高处作业安全施工方案、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过程进行技术指导。

(安全员)负责各项防雷避雷方案的实施,对各个接地极每月进行检查和测试。

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每季度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并做好记录。

(材料员)负责避雷防雷器材的采购和验收在施人员(施工人员)负责本项目安全防护设施的搭设、检查、验收、维护工作,应按照技术交底的容进行施工,不违章违纪,认真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电工:负责每天对各个接地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进行修理,并做好电工巡视记录。

六、附滚雷法计算:1、以塔吊计算为例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中,对一般施工现场,在年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米及以上的高耸建筑物和高大建筑机械;或在年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米及以上的高耸建筑物和高大建筑机械,可参照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因为市雷暴日数为29天,所以滚雷半径应为60米hr=60m,被保护物高度hx=46.5米,避雷针高度为h=56.5米在被保护物高度的xx平面上保护半径Rx=[h(2hr-h)]1/2-[hx(2hr-hx)]1/2= [56.5(2*60-56.5)]1/2-[46.5(2*60-46.5)]1/2=59.9-58.5=1.39mR0为地面上的保护半径Ro= h(2hr-h)]1/2= [56.5(2*60-56.5)]1/2=59.9m以塔吊初始高度计算为例所以滚雷半径应为60米hr=60m,被保护物高度hx=2米,避雷针高度为h=10米在被保护物高度的xx平面上保护半径Rx=[h(2hr-h)]1/2-[hx(2hr-hx)]1/2= [10(2*60-10)]1/2-[2(2*60-2)]1/2=33.16-15.3=17.86mR0为地面上的保护半径Ro= h(2hr-h)]1/2= [10(2*60-10)]1/2=33.16m总上所述:工地在施工中地面所有机械都在塔吊保护围;型钢悬挑防护架脚手架设置须避雷2、型钢悬挑防护架脚手架滚雷法计算滚雷半径应为60米hr=60m,被保护物高度hx=6米,避雷针高度为h=7.8米在被保护物高度的xx平面上保护半径Rx=[h(2hr-h)]1/2-[hx(2hr-hx)]1/2= [7.8(2*60-7.8)]1/2-[6(2*60-6)]1/2=29.58-26.15=3.43m所以型钢悬挑防护架脚手架,在主体施工时与主体进度同步搭设,高于施工作业面1.8m。

每上一层脚手架最上一层立管和大横杆,不刷漆,做为避雷网,底部与主体钢筋进行焊接,形成避雷网络。

防雷工程施工文明安全施工措施1安全施工措施1.1现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为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2 现场设立文明安全专职和兼职人员,根据我公司制定的文明安全施工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1.3 本工程严格执行科学的全封闭管理,严格执行人员外出的请假制度,增强工人的纪律观念,提高工人的思想素质。

1.4 开工前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并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讲评会。

对施工生产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

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5 在现场醒目的位置设置安全宣传标牌,讲解防雷器材的使用方法。

防雷器材放置位置要有明显标志。

1.6 布置任务时要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

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安全设施定期检查。

1.7 易燃、易爆、有毒材料要设专库存放,由专人保管。

1.8 施工现场禁止吸烟;进入现场人员佩戴安全帽。

1.9 对特殊和重要的分项工程,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10 在楼层施工作业时,严禁从窗口随意抛掷物料。

2 临时用电措施2.1 严格落实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及电工值班、巡查制度,落实临电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2.2 做好临电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交底,并进行记录。

2.3 所有电动机具、机械、电气设备须由专职电工或持证的操作手进行操作和维修,非专职操作手不得随意动用机电设备。

2.4 工地使用的所有电器必须保证质量合格,有合格证。

2.5 现场临时照明系统均采用重复接地。

2.6 电工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电工使用的各种测量仪表和一类绝缘标准的电动工具,要按规定进行检测,满足计量要求。

2.7 停用时间较长的电动工具,重新启用前,要做绝缘电阻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p 检测结果应有记录。

2.8 施工现场线路采用电缆穿管敷设,所有电缆采用检查无破损、龟裂、符合标准的电缆。

2.9 临时用电一律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线,每个临时配电箱必须全部安装灵敏的漏电保护器。

2.10 现场临时用电安装完毕,经工地检查合格报公司质安部复验通过后方可投入使用,复验结果要有记录。

2.11 临时用电安装施工及使用期间的各种资料要保存齐全,以备查验。

3 施工机械管理措施3.1 严格落实现场机械管理制度,落实机械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3.2 施工机械必须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位置进行安装,安装完毕要组织检测验收,并经过试运转,检查各部件是否达到要求,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3.3 施工期间,使用的设备机械种类多,分布的作业面比较广,机械的使用由公司负责,对用电、安全管理作统一协调。

3.4 所有机械必须由专职操作手操作和维修,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按操作规程操作,严禁非操作人员随意动用机械。

3.5 各种机械必须有可靠的接地,使用完毕后必须切断电源。

3.6 电焊机、切割机、电锯等机电设备要开关灵敏,接地可靠,电源线必须绝缘良好无漏电。

3.7 操作手每天班前、班中、班后一检,发现问题立即停机整修,严禁带隐患工作。

4 施工现场保卫措施4.1 严格执行现场保卫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