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剂学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稳定性
药剂学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稳定性
2020/10/18
(五)湿度和水分的影响
药物是否容易吸湿,取决其临界相对湿度( CRH%)的大小。
CRH%:水溶性药物吸湿量迅速增加的相对湿 度
例:氨苄青霉素极易吸湿,CRH%为47%,如 在相对湿度(RH%)75%条件,放置24h,可 水解约20%,同时粉末溶化。
2020/10/18
解决方法 控制环境湿度 控制药物水分含量 采用防潮包装 加入吸湿剂
2020/10/18
光敏感药物
氯丙嗪、异丙嗪、核黄素、氢化可的松、 强的松、叶酸、维生素A、B、辅酶 Q10、硝苯吡啶等 酚类和分子中有双键药物,一般对光敏感。 解决方法:避光操作,特殊包装 棕色玻璃瓶包装或容器内衬垫黑纸
2020/10/18
(三)空气(氧)的影响
大气中的氧进入制剂的主要途径: ①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 ②药物容器空间空气中。 解决方法:惰性气体驱出空气 真空包装 加抗氧剂 液体制剂:溶液中和容器空间充分通惰性气体 固体药物:除通惰性气体外,也可真空包装
2020/10/18
抗氧剂(antioxidants)
强还原剂 逐渐被消耗 多水溶性
阻化剂 本身不消耗
油溶性
一些药物能显著增强抗氧剂的效果,通常称为 协同剂(synergists),如枸橼酸、酒石酸、磷酸
使用抗氧剂(包括协同剂)时,还应注意主药 是否与此发生相互作用
2020/10/18
常用抗氧剂
缓冲体系中较常见广义酸\碱催化 考察方法:增加缓冲剂浓度但盐与酸比例不变 解决方法:尽量使用低浓度缓冲体系
2020/10/18
(三)溶剂的影响
离子或药物所带电荷
lgk=lgk∞-k’ZAZB/e
说明非水溶剂对易水解药物
的稳定化作用。
速度常数
溶剂 e=时 的速度常数
介电常数;
药物离子与攻击离子电荷相同,lgk对1/e作图, 直线斜率将?在处方中采用e低的溶剂将? 药物离子与进攻离子电荷相反,采取e低的溶剂?
➢青霉素 -内酰胺环 在H+或OH-影响下,易开环失效。
氨苄青霉素在酸、碱性溶液中,水解产物为 氨苄青霉酰胺酸。
2020/10/18
Sir Alexander Fleming Ernst Boris Chain Sir Howard Walter Florey
2020/10/18
➢头孢菌素类药物 -内酰胺环
易水解药物,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使稳定 性。 如苯佐卡因易受碱催化水解,5%SDS溶液 中,30C时t1/2增加到1150min(不加时则 为64min) 但表面活性剂有时使某些药物分解速度 反而加快,如吐温80可使VD稳定性下降。
2020/10/18
(六)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聚氧乙二醇能促进氢化可的松分解,有效期 6个月
头孢唑啉钠
2020/10/18
➢头孢菌素类药物 -内酰胺环
头孢唑啉钠
2020/10/18ຫໍສະໝຸດ (3)巴比妥类O H
R1 C N
C
CO
R2 C N
OH
2020/10/18
➢头孢菌素类药物 -内酰胺环
头孢唑啉钠
2020/10/18
3. 其他药物的水解
NH2
N
H+
O N CH2OH OH O
O
HN
O N CH2OH HO O
聚氧乙二醇可使乙酰水杨酸分解 硬酯酸钙、镁可能与乙酰水杨酸反应形成相
应盐,提高了系统的pH,使乙酰水杨酸溶 解度增加,分解速度加快。
2020/10/18
二、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 响及解决方法
• 外界因素
温度 光线 空气(氧) 金属离子 湿度和水分
包装材料
各种降解途径(如 水解、氧化等)
2.酰胺类药物的水解
(1)氯霉素
N O 2
H N H C O C H C l2
C C C H 2 O H O HH H N H 2
N O 2
CCC H 2 O H+C H C l2C O O H
O HH
青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类、巴比妥类、利多卡因、 对乙酰氨基酚等。酰脲和内酰脲、酰肼类药物、肟类药 物也能被水解。
HO C
HC
H
HO C H
C H 2O H
维C( 抗坏血栓)
2020/10/18
O C
OC O
OC
HC
HO C H
CH2OH
去氢抗坏血酸
维C的氧化
O O H HO
2020/10/18
O C
C O
C
C
CH
C H 2O H
H2O
O C OH OC
OC
H C OH
HO C H
C H 2O H
维C的氧化
2020/10/18
维生素C 半胱氨酸 蛋氨酸 硫代乙酸 硫代甘油 油溶性抗氧剂
HSCH2CH(NH2)COOH CH3-S-(CH2)CH(NH2)COOH
HS-CH2-COOH
HS-CH-CHOHCH2OH
叔丁基对羟基 茴香 醚(BHA)
2020/10/18
0.2 0.00015~0.05 0.05~0.1 0.005 0.005
(1)化学稳定性 (2)物理稳定性 (3)生物学稳定性
(4)药效学稳定性 (5)毒理学稳定性
2020/10/18
2020/10/18
2020/10/18
§12.2.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药物 稳定性预测
k Aexp( Ea ) RT
lnk Ea B lnA RT
lnkk1 2
Ea R
2020/10/18
(三) 固体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37℃ 加速实验
2020/10/18
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
可待因
×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 基酚+可待因
(T11
T12)
2020/10/18
具体实验
设计好实 验温度与 取样时间
样品放入 不同温度 恒温水浴
定时取样 测浓度或 含量
求各T下 不同 t时 药物浓度
C对t作图 得反应级 数
2020/10/18
由斜率求 各温度速 度常数
求出活化 能E
第三节 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 降解反应
水解 氧化
主要途径 异构化
2020/10/18
§12.3.2 氧化
药物的氧化过程与化学结构有关 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 药物等易被氧化 药物氧化后,不仅效价损失,而且可能产生 颜色或沉淀,严重影响药品的质量,甚至成为 废品。
2020/10/18
1.酚类药物
2020/10/18
2.烯醇类
O C
HO C
O
O
2020/10/18
(二)制成难溶性盐
➢ 例如青霉素钾盐,可制成溶解度小的普 鲁卡因青霉素G(水中溶解度为1:250) ,稳定性显着提高。
➢青霉素还可与N, N-双苄乙二胺生成青霉 素G(长效西林),其溶解度进一步减小 (1:6000),故稳定性更佳,可以口服 。
2020/10/18
§12.5 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特点及降解动力学
大提高。
2020/10/18
2. 制成微囊或包合物 如维生素A制成微囊稳定性有很大提高 有些药物可以用环糊精制成包合物。
3.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 一些对湿热不稳定药物,直接压片或干法制 粒 如氯丙嗪、非那根、对氨基水杨酸钠等 ,均做成包衣片。 个别对光、热、水很敏感药物如酒石麦角胺 ,采用联合式干压包衣机制成包衣片.
O O H HO
2020/10/18
O C OH C
C
C OH
CH
CH2O H
COOH COOH O COOH H C OH HO C H CH2O H
3.其他类药物
磺
芳胺类
胺
嘧
吡唑酮类
啶 钠
氨
基
安
比
乃
林
近
2020/10/18
噻嗪类
No Image
2020/10/18
盐 酸
冬眠灵
氯 可乐静
丙
2020/10/18
(2)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
➢青霉素类药物 分子中存在 -内酰胺环,在 H+或OH-影响下,易裂环失效。
➢如氨苄青霉素在酸、碱性溶液中,水解产物 为氨苄青霉酰胺酸。
➢头孢菌素类药物 -内酰胺环,易水解 ➢如头孢唑啉在酸与碱中都易水解失效
2020/10/18
(2)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
易氧化物
固体药物稳定性 各种产品
2020/10/18
2020/10/18
温度的影响
解决方法
➢ 有些产品在保证完全灭菌的前提下,可降
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
➢对热特别敏感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生物
制品,设计合适的剂型 生产中采取特殊的 工艺,如冷冻干燥,无菌操作等,同时产品 要低温贮存。
2020/10/18
2020/10/18
(四)离子强度的影响
lg k - lg k
Lgk=lgk0+1.02ZAZB
0
2020/10/18
k——降解速度常数; ko——溶液无限稀(=0)
以lgk对μ1/2 作图得一直线, 其斜率为1.02ZAZB,外推 到=0可求得ko。
相同电荷,,k 相反电荷,,k
(五)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2020/10/18
本章要求
1.掌握 制剂稳定性意义、研究范围、化学动力 学概述 2.熟悉 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途径 3.掌握 影响制剂降解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4.掌握 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5.熟悉 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 6.熟悉 经典恒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