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大模板支撑

高大模板支撑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
二.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
质【2009】87号) 超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① 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 程。 ②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 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 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 ③ 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 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验收管理


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时,还 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 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 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底扣 件应进行100%检查。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 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 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 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 。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 序的施工。
方案编制
一. 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 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 施工方案。 二.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① 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 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 工组织设计等。
方案编制



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 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 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 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 情况等。 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等。 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 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 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
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 存记录。 二.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 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资料。 ① 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 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 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② 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 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 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 (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
模板构造
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 用φ48mm×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 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 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 杆端不小于100mm处固定。 二. 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构造与 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 根立柱底部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 小于50mm。
审核论证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安全监管 机构有关负责人应参加,但不得以专家身份 参加专家论证会。专家组对专项方案内容是 否完整、可行,专项方案计算书和验算依据 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安全施工的基本条 件是否满足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论证,对论证 的内容提出“通过”或者“不通过”的评审 意见,在论证报告上签字,禁止签署模棱两 可或者“经修改后通过”的评审意见。没有 通过的专项方案,施工单位应当重编方案, 并重新组织专家论证。

设计
承重的支架柱,其荷载应直接作用于立杆的 轴线上,严禁承受偏心荷载,并应按单立杆 轴心受压计算;钢管的初始弯曲率不得大于 1/1000,其壁厚应按实际检查结果计算; ③ 当露天支架立柱为群柱时,高宽比不应大于 5;当高宽比大于5时,必须加设抛撑或缆风 绳,保证宽度方向的稳定。 三. 采用门型、碗扣、承插脚手架作支架立柱时 ,应按对应规范进行设计、计算。

模板构造
一. 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 ①

列规定: 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 数。 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 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 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 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 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搭设管理
三. 高大模板工程搭设的构造要求应当符合相关
技术规范要求,支撑系统立柱接长严禁搭接 ;应设置扫地杆、纵横向支撑及水平垂直剪 刀撑,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 四. 搭设高度2m以上的支撑架体应设置作业人 员登高措施。作业面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 防护设施。 五. 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 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钢结 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施 工脚手架、物料周转料平台等架体相连接。
搭设管理
一.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地基承载力、沉降等应
能满足方案设计要求。如遇松软土、回填土 ,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平整、夯实,并采取 防水、排水措施,按规定在模板支撑立柱底 部采用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垫板。 二. 对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其高度与宽度相比 大于两倍的独立支撑系统,应加设保证整体 稳定的构造措施。
模板构造

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 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 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 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 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 ,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 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 增加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 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所有 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牢。无处可顶 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 刀撑。
审核论证
一.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应先由施
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 、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再按照相关规 定组织专家论证。 二.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 安全管理的通知》(鄂建办【2014】43号 )第二条第(三)款规定
模板构造


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 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 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 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 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 45°~60°。当建筑层高在8~20m时,除应满足上述 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 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 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当建筑层高超过20m时 ,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基础上,应将所有之字斜撑全部改 为连续式剪刀撑 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 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 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审核论证


省、市住建管理部门负责按专业类别建立两级专项 方案论证专家库,制定专家资格审查办法、管理制 度和专家诚信档案,2年应至少调整更新1次,并及 时发文对外公布,市级专家库专家名单报省厅备案 。 施工单位应从省、市两级专家库中选择5名及以上符 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专家组,确定1人为组长 ,并组织召开论证会,其中,省级专家库的专家不 得少于专家组人数的50%。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危 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论证时,质量或技术专家 不得少于专家组人数的50%。必要时,应组织专家 实地踏勘施工现场。
方案编制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 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 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 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 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 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
阮光汉
目录
一.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
二. 方案编制
三. 审核论证 四. 验收管理 五. 搭设管理 六. 设计
七. 模板构造
八. 使用与检查 九. 混凝土浇筑 一○.监督管理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
一.《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
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 号) 第1.3条: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 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 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 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 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审核论证

第(五)款方案实施。实施前,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 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已经通过论证 的专项方案,应报当地建筑安全监管机构存档。实施中,施工 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专项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调整专 项方案;经过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负责 人应到施工现场进行带班检查,对于有分公司(非独立法人) 的企业集团,集团负责人不能到现场的,可书面委托工程所在 地的分公司负责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带班检查,项目经理必须现 场带班;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或者委托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必须实 施旁站监理;施工单位必须请论证专家组成员到场核实方案实 施情况。实施后,对于按规定需要验收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 项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 收合格的,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 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方案编制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 、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 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 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 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 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 截面构造大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 间距。 附图包括支模区域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 支撑系统立面图、剖面图,水平剪刀撑布置平面图 及竖向剪刀撑布置投影图,梁板支模大样图,支撑 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及连墙件布设位置及节点大样 图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