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苏州科技城研发楼工程施工图2、主要规范、规程: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施工组织设计:《苏州科技城研发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其他相关文件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于苏州新区东渚镇青山路中段。
建筑总高度为21.6米,建筑面积为27000m2,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与局部条基相结合,上部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5层。
本工程上部结构模板及其支撑体系是确保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应视为本工程的重点,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
本工程层高为4.2~4.77米,结构断面尺寸:梁断面尺寸最大为300mm×800mm,柱子断面尺寸为600mm×600mm,楼板厚度为100~120mm。
在D区及E区分别各有一处需进行高大模板支撑施工,层高分别为8.97米及13.17米。
具体位置详见下方平面图。
E区高支模范围示意图D区高支模范围示意图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的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熟悉各部位的截面尺寸、标高,制定模板初步设计方案。
2、机具准备施工前,根据现场场地及施工进度安排,准备施工中所需使用的机具,主要有:锤子、单手扳头、圆盘锯、平刨、手电钻、手提电锯、活动扳手、钢丝钳、墨斗、砂轮切割机、水准仪、经纬仪、水平尺、钢卷尺、工程检测尺等。
3、材料准备梁模板采用16厚本松胶合板模板,楼板模板采用12厚本松胶合木模板,模板基本周转3次,方木采用40mm×90mm落叶松方木,模板的支撑系统采用Φ48的扣件式钢管支承体系。
根据现场所需材料,提前考察,选用相关材料厂家。
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模板施工前应预先认真阅读图纸,细心翻样,确定各部位定位轴线(包括细部尺寸)、标高传递及制模、支模方法(包括绘制模板排列图),并将轴线、标高引测到位。
同时按图把柱、梁、梯等各自的位置线弹测在相应地面或楼面上(即放实样),再经过仔细的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支模施工。
模板安装完毕。
必须派专职技术人员对轴线、标高、几何尺寸进行仔细、认真的复核、验收,同时对支撑系统的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是否平整,接口是否严密等进行检查,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模板与砼接触面应涂刷隔离剂,隔离剂必须在钢筋绑扎前涂刷完毕。
模板工程中涉及到钢结构、水、电、装饰等各专业所需的埋件、埋筋、预埋套管等应事先相互联系,按其专业要求进行预埋或预留,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不得遗漏,并严禁砼浇筑完毕后凿洞。
1、楼板模板A、13.17米部位:楼板模板采用12mm厚胶合板,40mm×90mm@400mm方木作次楞,φ48mm ×2.7mm@800mm钢管作主楞,钢管双扣件600mm×600mm系统作支撑,钢管水平、斜向支撑加固,水平拉杆间距不大于1.2m,扫地杆距地不大于200mm。
B、8.97米部位:楼板模板采用12mm厚胶合板,40mm×90mm@400mm方木作次楞,φ48mm ×2.7mm@800mm钢管作主楞,钢管双扣件900mm×900mm系统作支撑,钢管水平、斜向支撑加固,水平拉杆间距不大于1.8m,扫地杆距地不大于200mm。
楼板模板安装顺序:满堂钢管扣件脚手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子模板龙骨→柱子模板、梁底模板→梁侧模板→楼板模板拼装→模板验收调整→转下道工序。
楼板模板安装就位时应采用每个铺设单元由四周向中间铺设的顺序,并按要求起拱,跨度大于6米时,起拱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
为保证模板排架稳定,纵横向每隔4跨设置一道剪刀撑,同时架体与周围结构采用钢管撑拉牢固连成整体。
楼板模板拆除应根据楼板砼拆模试块试压强度报告,跨度在2m以下,强度达到50%可拆模,跨度大于8m,强度必须达到100%方可拆模,其余在砼强度达到75%后可拆模。
拆楼板模板时,应从一跨范围的一端向另一端拆除,防止模板坠落造成事故。
2、梁模板楼板模板采用12mm厚胶合板,40mm×90mm@250mm方木作次楞,φ48mm ×2.7mm@400mm钢管作主楞,钢管双扣件400mm×400mm系统作支撑,梁高大于700mm时,梁底面以上300mm处增加φ12@600mm对拉螺栓加固,向上每500mm高度增加一道。
钢管与钢管连接部位均采用双扣件。
梁模板安装顺序: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按标高铺设梁底模板→拉线找直→安装梁侧模板→调整模板→转下道工序。
跨度大于6米时,起拱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梁模板拆除条件与楼板模板拆除条件相同。
模板支撑排架示意图3、柱子模板柱子模板采用16mm 厚胶合板,40mm ×90mm @250mm 方木作次楞,[8#槽钢φ14mmm 对拉螺栓作柱箍,最下一道柱箍离地不大于300mm ,以上柱箍间距为@500mm 。
柱模板安装顺序:柱模就位→安装柱子模板→支撑安装搭设→固定柱模→模板验收调整→浇筑混凝土→拆除支撑、模板→清理模板。
4、预埋件安装整个工程中预埋件涉及到钢结构、水、电、消防、装饰等各专业所需要的预埋件、预埋筋、预埋套管,这些应预先相互联系,按其专业要求进行预埋或预留,不得遗漏,安装位置准确,凡柱侧面预埋铁件固定,可在模板上量出位置,在模板和预埋铁板上钻孔用铁钉木块固定后拼装。
6、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均要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为依据,填写拆模申请单,由项目工程师签字后方可生效执行。
常温下,墙、柱、梁侧面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 2以上时方可拆除模板;板底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5%方可拆除,跨度大于8米的梁、悬挑梁底模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
(2)拆除时要注意成品保护,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脱模剂,40×90木方18按规格分类放置整齐。
(3)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斜撑及斜拉杆,再卸掉水平背楞,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砼脱离,不得用力过猛,特别是阴阳角及洞口模板,以免模板变形。
(4)楼板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立杆。
梁模板拆除时先拆除侧模、再拆底模,拆除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受损坏。
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五、支撑排架体系受力计算Ⅰ、13.17米部位:1、材料及性能模板采用12mm厚本松胶合板。
木楞采用40mm×90mm落叶松方木。
E = 104 N/mm 2I = bh3 /12 = 40×90 3/12 = 2.43×10 6 mm 4钢管采用φ48mm×2.7mm钢管,有效截面面积A = π(R 2 —r 2)= 384 mm 2E = 2.6×10 5 N/mm 2σ=205N/mm 2I = π(48 4 —42.6 4)/64 = 9.89×10 4 mm 4w =π(d 3 —d13/d)/32 =π(483 —42.6 3/48)/32 = 4.12×10 3mm 3槽钢采用[8#槽钢,有效截面面积A = 102 mm 2E = 2.6×10 5 N/mm 2I = 1.66×10 5 mm 4w =5.79×10 3mm 32、楼板支撑计算楼板模板采用12mm 厚胶合板,40mm ×90mm @400mm 方木作次楞,φ48mm ×2.7mm @800mm 钢管作主楞,钢管双扣件600mm ×600mm 系统作支撑。
A 、荷载计算模板及支架自重 0.5 kN/m 2 新浇混凝土自重 0.1×25= 2.5 kN/m 2 钢筋自重0.1×1.1=1.1kN/m 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2.0 kN/m 2 混凝土振捣荷载2.0 kN/m 2静荷载 Q 1 = 0.5+2.5+1.1= 4.1kN/m 2 动荷载Q 2 = 2.0+2.0 = 4.0 kN/m 2荷载标准值 q 1 = 0.5+2.5+1.1 +4.0= 8.1 kN/m 2 荷载设计值 q 2 = 1.2×4.1 +1.4×4.0=10.52kN/m 2 B 、胶合板模板计算抗弯强度I = bh 3 /12 = 400×12 3/12 = 5.76×104 mm 4m f WM≤=σ 由m f bh qlbh ql M ≤==22226181,61,81得ω 即1224006.5444.0416.8811312400618161l mm mm >q f bh m ==⨯⨯⨯⨯⨯=,满足要求。
刚度计算三跨连续梁计算q = 10.52 ×0.8 =8.416 KN/m2501100677.03≤=EI ql ωmm >q EI l 40033.42552.10250677.01037.110100250677.01003543=⨯⨯⨯⨯⨯=⨯⨯=,满足要求。
C 、次龙骨计算强度计算 q 托= ql 模=8.416×0.4 = 3.366 KN/mM max = 0.1q 托l 2托=0.1×3.366×0.42 = 0.053 KN ·m[]2461398.0104.510053.0mm N W M =≤=⨯⨯==σσ ,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mm mm <EI ql 5.1046.01043.210384400366.3538456444==⨯⨯⨯⨯⨯==ωω ,满足要求。
D 、主龙骨验算强度验算M max = 0.244Pl 次=0.244×1.89×0.6 = 0.277KN ·m[]2236max 2052.671012.410277.0mm N <mm N W M ==⨯⨯==σσ ,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mm mm <EI Pl 317.01089.9106.210060089.1883.11008836.14544==⨯⨯⨯⨯⨯⨯==ωω ,满足要求。
E 、支撑系统验算抗压强度验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P = 10.52×0.6×0.6×0.5 =1.89 KN 三跨连续梁计算q = 10.52 ×0.8 = 8.416KN/mN=10.52×0.6×0.6 = 3.79 KN[N] = Af = 384×205×10-3 = 78.72 KN >3.79 KN ,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