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


译文 暮春时节,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
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 上要经过五条溪流。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 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 到那夜郎以西。
诗文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这首七言绝句 前两句的写景有什么特色?
写“杨花”且“落尽”点明了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 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到了极点,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志愿。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 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 的内容没有联系。
主 题 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写作特色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理结合。 2.诗的基调苍凉慷慨,是“建安风骨” 的代表作。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中“生”和“入” 有何妙处?
“生”和“入”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昼夜更替的 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 辟出自由想象的空间。
“生”和“入”的第二妙处,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 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 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
品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读 (对偶)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 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
赏 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
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
呈露春意。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
旅人前行的路啊,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 漾,船在江水上前行。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 十分开阔。和风吹拂,风向不偏,船帆悬于桅杆。夜还未消尽, 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山早春,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满怀思念 的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 到洛阳。
品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杨花花/落落尽尽/子子规规啼/啼,, 闻闻道道/龙龙标标/过过五/五溪溪。。 我我寄寄/愁愁心心/与与明/明月月,, 随随君君/直直到到/夜夜郎郎西/西!!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 唐 代诗人。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绵州昌隆(今 四川江油)人。其父李 客,生平事迹不详。李 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 轻财好施。
古人把这一乐府机构收集并 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 者简称乐府。唐代以后,即把 指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 诗称为古乐府。后代模仿其体 制的作品,有时也称古乐府。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现在安徽 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 人。建安五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 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东征乌 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 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小结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像,本来无知无情的 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 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 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 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 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 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特 点之一和优点之一。说,他的贬官,并不是 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 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 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月亮的其他称呼吗?
夜光、素娥、冰轮、玉,面临长江)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本意是住宿 这里是停泊
40
知识锦囊: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 常见的类型:
五律、七律
知识锦囊:律诗形式
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
交代观察方位、地点以及观察对象。开篇点 题,交待了观海的地点和目的。“观”字统领 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大海碧波荡漾,山岛高高耸立在海中。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 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 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静 景
岛上树木很多,各样的草繁盛茂密。
知识锦囊:律诗各联名称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 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 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 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 人。唐代诗人。玄宗先天 年间进士,参与编撰《群 书四部录》,后任洛阳尉。 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 其诗流传不多。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 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 博大的胸怀。
哪些语句是实景? 哪些语句是虚景?
实景 虚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2
实景中,哪些语句是动景? 哪些语句是静景?
古体诗
古诗
四言 五言 七言 乐府诗
绝句:共4句(五绝、七绝)
新体诗 律诗:共8句(五律、七律)
4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宋)词
小令(58字以内)
(按字数分)
中调(90字以内) 长调(91字以上)
词 (流派):豪放、婉约
(元)散曲
小令
(按曲数分) 套数
4 古代诗歌四首
RJ·七年级语文上册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中景物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全诗。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动 景
风吹草木,沙沙作响;海面掀起滔天巨浪。
以山岛草木烘托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东升西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 ;银 河星光灿烂,斜贯天空,它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 源于大海一样。
扣住大海的磅礴气势虚写,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 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 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 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互文)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 “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 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 当面说,却要“与明月” ,又是为什么?
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
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蕴含着新事
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
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品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读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 欣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 赏 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
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 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 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 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 淡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 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 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 常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善诗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已的政治 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 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j朗ié读 观 沧 海
dàn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xiāo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sǒng zhì
13
读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

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 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对偶)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 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 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 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 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 惆怅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1.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 之地极偏远?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郎西。
2.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 者的感情?
愁心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 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 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 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 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 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 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远方的友人。
请从修辞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做简 要赏析。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 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 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 关心之情。
〖练习一〗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诗歌节奏
五言律诗:
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者“二一 二”
如: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注释 加下划线的词语课本已注。
次北固山下 风顺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江红上日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