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
刻意练习·提能力
1.(2019·威海)秦汉、隋唐、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都曾出现过盛世局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
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
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 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的理由。
(答出两条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方面分析为什么汉朝时“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材料二右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
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
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时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日本(或新罗)和唐朝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唐朝时出现的一个“盛世”局面。
举两个对外交往的事例。
材料三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元统治者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
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明初统治者在地方上采取的“大大强化了皇权”的措施。
元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统治设置了什么机构?1684年,清朝设置的什么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三个时期出现盛世局面的主要原因。
2.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六国尽灭之后,则更合全国的情形,加以调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当时的郡守,就是一个不世袭的大国之君,自亦有防其专擅的必要。
所以每郡又都派一个御史去监察他。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自秦汉以来,中国一直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掌控大量的金融资源,经济生活国有化,社会信用在中央而不在民间。
材料三汉宣帝的时候,就曾经非常高兴地说,汉家有制度,霸王道杂之。
霸道就是法家,王道就是儒家,这已经不是孔子提倡的那种思想了。
但朝廷不管那个,只要强调为巩固统治,为政权服务就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这一行政制度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秦汉时期“经济生活国有化”的三个相关史实。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如何在政治上推行“霸道”、思想上推行“王道”的?他的这一做法目的何在?
(4)综上所述,三则材料加强国家大一统的做法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
1.(1)创立了一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推行郡县制;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兴修灵渠;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等等。
(答对两条即可)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答对1条即可)
(3)贞观之治或开元盛世。
(答对1个即可)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4)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司法和军政。
宣政院。
台湾府。
(5)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思想统一;统治者励精图治;对外开放和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等等。
2.(1)郡县制。
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新型国家体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秦朝: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汉朝:汉武帝在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统一铸五铢钱。
(3)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4)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