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经济史论文中国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古代经济史论文中国经济发展论文

会议分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两大阶段进行。 大会发 言 阶 段,5 位 学 者 应 邀 做 主 题 发 言。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经 济 研 究 所 研 究 员 魏 明 孔 做《2009 年 中 国 中 古 社 会 经济史研究综述》的 发 言,他 从 多 个 方 面 对 2009 年 中 古 社 会 经 济 史 研 究 进 行 了 回 顾 ,认 为 2009 年 学 术 界 在 中 古 即 魏 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方面持续深入,成绩斐然,新材料的 运 用 和 研 究 水 平 的 进 一 步 提 高 ,推 动 了 该 领 域 研 究 的良性循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教授赵凌云做《现代化以及转换逻辑 与 中 国 现 代 化 新 阶 段 》的 发 言, 他提出民生发展是中国现代化新阶段的主题,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 立 以 来,中 国 开 始 了 现 代 国 家 建 设 进 程 ,先 后 经 历了制度转型和经济建设、体制转变和经济发展两个 30 年,中国需要再用 30 年的时间展开社会建设和民生发 展。 唯 其如此,才能在本 世 纪 中 叶 基 本 建 成 现 代 化 国 家 。 南 开 大 学 经 济 研 究 所 教 授 王 玉 茹 做《企 业 制 度 发 展 的 历 史 反 思———有限责任悖论和经济危机》的发言,她从企业史视角考察了有限责任 制 的 历 史 渊 源 与 后 续 发 展 ,提 出 有 限 责 任 制度本身存在这样的悖论,即作为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这一制度 安 排 在 公 司 资 本 规 模 扩 大 上 起 到 关 键 作 用 ;但 同 时 有限责任制也更容易鼓励公司倾向于风险过度的项目。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 授 张 乃 丽 在 题 为《战 后 中 日 主 导 产 业 与 非主导产业的政策比较》发言中认为,自 20 世纪 40 年代中后期开始,中 国 和 日 本 均 实 施 了 促 进 主 导 产 业 发 展 的 产 业 政策,但由于两国在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对待 主 导 产 业 与 非 主 导 产 业 的 政 策 上 存 在 较 大 差 异 ,致 使 两 国 产 业 发 展 政 策实施效果出现了较大差别。云南大学教授林文勋在《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研究的进展及问题》的发言中,详 细 介 绍 了云南大学近年开展的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研究,对该 项 研 究 的 提 出、研 究 目 的、研 究 进 展 以 及 主 要 问 题 做 了 阐 述。 以 上 学 者 的 发 言 ,反 映 了 近 两 年 中 国 经 济 史 研 究 取 得 的 最 新 成 果 和 最 新 进 展 。 分组讨论阶段,各专业委员 会 围 绕 会 议 的 主 要 议 题 以 及 中 国 经 济 史 的 相 关 研 究 展 开 了 讨 论 和 评 议 。 现 综 述 如 下: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董志凯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经济史学科近两年 的 进 展 与 前 瞻 》的 学 会 工 作 报 告 。 她 回 顾 了 近 两 年 来 国 内 经 济 史 研 究 取 得 的 几 大 主 要 进 展 ,一 是 重 视 基 础 研 究 ,研 究 视 野 放 大 ,研 究 领 域 扩 宽 ;二 是论著迭出,成果丰硕,学术交流空前活跃;三 是 专 业 教 学 与 研 究 生 培 养 取 得 进 展 ;四 是 学 术 创 新 的 重 要 性 正 在 被 认 识和实践。她认为,中国经济史研究正在形成一种注重 总 体,注 重 基 础,注 重 贯 通 的 趋 势。同 时,她 也 指 出,当 前 的 研 究 也 存 在 着 一 些 明 显 的 不 足 ,未 来 仍 有 必 要 继 续 努 力 ,促 进 经 济 史 学 科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
二、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
中 国 近 代 经 济 史 的 研 究 领 域 ,主 要 集 中 在 近 代 金 融 、企 业 制 度 、商 业 贸 易、“三 农 ”问 题 和 区 域 经 济 等 方 面 。 (一)近代货币与金融 在近代货币史研究方面,陈争平《近世中国广义货币刍议》借鉴现代货币供给理论分 析 了 近 世 中 国 货 国货币层次为“两层三品”,其中“两层”是指白银与铜钱为狭义货 币,黄 金 为 准货币;“三品”是指黄金为上币,白银为中币,铜钱为 下 币。 中 国 新 式 银 行 业 纸 币 的 发 行,使 近 世 后 期 中 国 内 生 货 币 出 现 了 新 的 格 局 。 该 文 有 关 近 世 广 义 货 币“两 层 三 品 说 ”的 提 法 ,引 起 了 部 分 学 者 的 关 注 和 讨 论 。 在近代银行业研究上,崔文生、刘巍《近代中国的银行资本、货币量与货币化(1910—1936 ) 》通 过 银 行 货 币 化 程 度
( 二) 古代市场、口岸和市镇 商业和市场问题一直是古代经济史研究的热点。在这一问题 的 研 究 中,许 檀 对 传 统 市 场 的 个 案 考 察 引 起 了 与 会 学者的强烈兴趣。她提交的论文《华北传统市场的个 案 考 察———清 代 豫 鄂 陕 三 省 交 界 的 荆 子 关 镇 》以 山 陕 会 馆 碑 刻 资料为中心,对清代鄂豫陕三省交界的重要商镇和物资交流通道 荆 子 关 镇 进 行 了 个 案 考 察 。 这 一 研 究 有 助 于 我 们 摆 脱以往的概念和模式,更加深入、细致地认识中国的传统 市 场。 赵 德 馨《中 国 历 史 上 城 与 市 的 关 系 》通 贯 性 地 考 察 了 历史上城与市关系演变的过程,认为中国历 史 上 城 与 市 的 关 系 经 历 了 四 个 演 变 阶 段 :有 城 无 市,城 中 有 市,城 区 即 市 区,城在市中与有市无城,提出中国的市场 经 济 是 几 千 年 来 市 场 力 量 自 我 发 展 的 结 果 。 还 有 多 位 学 者 对 唐 宋 以 来 的 市场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张天虹《从“市”到“场”———唐长安庙会的兴起 与 坊 市 制 度 的 破 坏 》探 讨 了 坊 市 制 度 崩 溃 的过程中都市庙会的逐渐形成及其作用。陈国灿《论南宋时期的乡村集市》探讨了南 宋 时 期 乡 村 集 市 的 市 场 形 态 、活 动特点及其与农村经济的关系,认为南宋农村集市贸易的兴盛,本 质 上 属 于 小 农 经 济 的 一 种 自 我 调 节 ,同 时 也 受 到 了 政府赋税政策的影响。董倩《明清青海地区市场体系研究》考察了明清时期青海地区 市 场 体 系 的 结 构 形 式 、特 点 和 局 限 性 等 问 题 。 此 外 ,赵 小 平 探 讨 了 清 代 滇 、越 间 经 济 交 流 的 发 展 与 演 变 。 在口岸、市镇研究方面,张忠民《江南地区的“口 岸 ”变 迁:公 元 750—1840 年 》通 过 长 期 变 迁 的 视 角,回 顾 和 梳 理 了唐宋以来江南地区三大口岸( 青龙镇、浏河镇、上海口岸) 变迁的历史进 程。 其 中 有 关“口 岸 ”和“港 口 ”如 何 界 定 和 区 分 的 问 题 引 起 了 大 家 的 热 烈 讨 论 。 石 莹《明 代 汉 口 镇 的 兴 起 》探 讨 了 明 以 后 汉 口 镇 迅 速 兴 起 的 历 史 过 程 和 原 因 。 ( 三) 古代“三农”问题 方高峰《从走马楼吴简看长沙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通过对涉及“波溏”的吴简进行分析,考察了孙吴初 期 临 湘 县 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唐晔考察了宋代政府对耕牛贸易的干预措 施,认 为 这 些 措 施 为 保 证 小 农 再 生 产 的 维 持 和 社 会 的基本稳定提供了必要前提。张崇旺探讨了明清时期安徽淮河流域蚕丝业的推广与变迁的历史进程及其影响因素, 认为明清官府在安徽淮河流域的蚕丝业推广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开发向南推进后又向北梯度转移规律的一种折射。 此外,还有论文对乡村社会中的富民阶层做了探讨。薛政超分 析 了 唐 宋 以 来 富 民 参 与 国 家 赋 税 征 发 及 其 作 用 。 田 晓 忠 从 宋 代 富 民 与 乡 村 职 役 的 关 系 入 手 ,分 析 了 富 民 与 国 家 的 关 系 。 董 雁 伟 分 析 了 明 代 一 条 鞭 法 与 富 民 阶 层 的 关 系 。 (四)古代经济管理制度和经济思想 经济管理制度方面,张锦鹏探讨了政府经济职能与中国传统社 会 国 家 经 济 政 策 的 总 体 走 向 以 及 唐 宋 政 府 行 为 对 社会经济的影响。张雁南《唐代节俭消费方式的倡导及实 践 》研 究 了 唐 代 统 治 者 在 倡 导 和 实 践 节 俭 消 费 方 面 实 行 的 措施及其效果。杨永兵探讨了宋代买扑制度演变过程中政府与民 间 买 扑 参 与 者 之 间 的 博 弈 ,认 为 宋 代 政 府 不 断 根 据 需要而调整预期收益是宋代买扑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 在经济思想史研究方面,杨华星对中国传 统 社 会 的 抑 兼 并 思 想 进 行 了 考 察 ,认 为 这 一 思 想 经 历 了 从 抑 兼 并 到 抑 兼并与保富共存,再到不抑兼并的演变和 发 展。 黄 海 涛 研 究 了 明 代 西 学 东 渐 过 程 中 松 江 学 派 的 经 济 思 想 及 其 影 响 , 认 为 在 西 学 东 渐 的 过 程 中 ,松 江 学 派 起 到 纽 带 和 桥 梁 的 作 用 。 以上这些成果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传统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各 个 侧 面,反 映 出 近 年 来 中 国 古 代 经 济 史 研 究 在 深 度和广度上的拓展。
2010 年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 暨“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董雁伟
( 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 650091)
2010 年 7 月 21 日至 23 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和云南大学主办,云南大学历史系和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 经济史学会年会暨“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本次 会 议 共 收 到 论 文 124 篇,来 自 全 国 各 地 的 150 位专家学者莅会。
·167·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0 第 4 期
幼 、三 疾 、奴 婢 、鳏 寡 孤 独 、单 贫 、灾 民 、难 民 和 逃 户 等 人 群 的 赋 役 减 免 政 策 及 其 执 行 效 果 。 明 清 两 代 的 关 税 制 度 也 引 起 了学者的探讨。余清良《明代钞关制度的历史作用探析》分 析 了 钞 关 制 度 在 明 代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过 程 中 所 起 的 四 个 主 要作用。邓亦兵《清代前期政府与关税制度》研究了清代前期政府制订税收制度的目 的、结 果 以 及 税 收 制 度 的 特 点 和 缺陷,提出政治决策、行政权力一直是清代前期经济活动运行的 首 要 前 提。 此 外,顾 胜 华 从 地 方 财 政 的 角 度 探 讨 了 明 代云南永昌府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