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教案设计
【篇一:《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教案】
2013学年第一学期五(1)班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紧迫性。
2、懂得垃圾可分成的大类,并养成自觉分类的习惯,、为环保出力。
3、以小手牵大手,共创文明社区,为创番禺文明城市齐努力。
活
动准备:
1、搜集国内外各城市进行垃圾分类的方法。
2、搜集人们制造的生活垃圾所造成的危害及身边自觉进行垃圾分
类的例子。
活动过程:
一、小主持宣布主题班会活动开始。
1、出示日常生活中,人们扔出的垃圾没有进行处理所造成的危害。
2、介绍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
二、明白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
1、小主持宣读《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致全体番禺市民的
倡议书》
2、小组讨论并说说对倡议书的理解体会。
三、说说生活垃圾分类的益处。
1、减少占地。
2、减少环境污染。
3、变废为宝。
四、知道垃圾的分类。
1、可回收垃圾。
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气水银温度计、过期药
品等。
需特殊安全处理。
4、其他垃圾包括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和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污染。
五、培养生活垃圾分类习惯的方法。
1、在厨房里放一个塑料袋子,贮存厨房里的厨余垃圾。
2、在客厅放垃圾收集桶,投入平时拆下的商品包装、零食和冷饮包装等可再生废弃物等投入可回收物桶,也可集中起来卖给再生资源回收机构。
3、把厨余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分别投入分类的垃圾箱。
六、用游戏形式加强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七、课后延伸。
小手拉大手,为创建文明花都垃圾处理文明区出一份力。
【篇二:四年级垃圾分类教学设计】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
4(1)班成娟
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课教案—垃圾
一、主题的产生
有害的化学物质,若处理不当,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全班经过讨论、共同确定以“乡镇垃圾”为主题,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2、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出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3、通过写观察日记、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整理提练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美丽的地球。
(四)认知水平
1、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乡镇垃圾的特点。
2、认识乡镇垃圾的危害。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出示题目
石花镇约有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
天内,会有多少垃圾呢?若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若一年以365天计算,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老师板书
日千克吨
月千克吨
年千克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我们刚才算的,只是石花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
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石花镇大大小小的40
多家厂家,垃圾量大在超过上面的这个数字)石花就有那么多的
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帖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地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世界级
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6、分小组明确各小组的任务
(1)、信息组:查找有关垃圾的类别及产生来源的书籍、报刊文章、网上报道。
(2)、调查组:参观环卫处、查找资料,了解石花日产垃圾的数量
及处理情况
(3)、追踪组:拜访环保专家,了解垃圾处理的先进科学技术
7、制定计划:每小组民主推选组长、聘请自己喜欢的指导老师,制
定自己小组活动计划,调查校内外垃圾的的主要来源,以及垃圾分
类情况。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
学生根据研究方案,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手抄报,广
告宣传,调查报告等形式举办展览办报,全面展开汇报宣传。
刘芳:(调查组组长)同学们,你们了解石花吗?你们了解石花镇每天产
生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吗?
生活垃圾的管理主要分为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四个环节。
同学
们每天在市区看到的清洁工人,大部分是清扫街道和收集垃圾的。
清洁工人们大约每天4至5点上班,晚上会工作到10点。
工作的时
间长,工作量也相当大。
他们中平均年龄将近40岁,清洁工人们的
收入也不多,每月300元,石花的这些垃圾除了来自街道的各个小
区外,大部分来自宾馆、饭店、农贸市场等等,一天之内产生的垃
圾量相当庞大,如果不加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石花共有3个垃圾
中转站,分布各个街道。
所有的垃圾都在中转站装好,统一运送到
较远的填埋厂,不焚烧,不堆肥,全部填埋掉。
鲍雪兰:(信息组成员)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
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
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
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
包括:
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
包括:
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
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
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王成鹏:(追踪组组长)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连碟子一起吃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纸杯、纸碟、饭盒。
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
下肚的环保杯碟。
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
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
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碟
吃掉。
四,交流调查信息
1用办板报的形式向全校进行宣传。
2用环保绘画,手抄报的形式向身边的人进行宣传。
3组成垃圾分类小组,回收学生生活中产生的各类垃圾。
4成立爱
护环境基金奖奖励会,。
5与环保局联手回收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师: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了解,观察和亲自体验,大家
对乡镇垃圾有了深入的了解,现在请你们进行成果汇报。
分组汇报: 1.各组自由展示,学生自由参观、交流。
2.全班性交流活动
a.什么是垃圾?垃圾产生的途径?
(1) 查找资料,以文本形式展示;
(2) 利用电脑绘画技术将垃圾产生途径用示意图的形式展示;
b.垃圾的种类?
(1)收集资料、图片,以手抄报或科技小报的形式展示:
c.垃圾的危害?
(1) 采访环保专家,了解垃圾的危害,录音并拍摄照片;
(2) 拍摄常熟镇内被垃圾严重污染的区域;
(3) 联系数学学科计算:按现在的速度,若人类不及时处理
【篇三: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教案】
《变废为宝巧安家》
——垃圾的分类与处理
授课人:史文娟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怎样进行垃圾分类。
情感目标:
1、认识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知道常见分类方法
2、懂得垃圾分类后可以回收再利用,树立环保意识。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在调查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实践,善于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人们是否进行垃圾分类,并知道其分类方法和标准。
5、联系实际,结合我市的垃圾处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重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难点: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活动准备:相关视频,照片,文字资料
活动设计:
一、情景导入
跟着巧虎寻找地球哭泣的原因。
谁夺走了公园的美丽?谁占领了我们宽阔的街道?谁侵吞了我们的土地?谁掠走了小树的美丽?谁让小河失去了清澈?(垃圾)
二、复习旧知
1、复习垃圾的危害:侵占耕地、污染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大气、破坏风景,危害健康
2、巧虎带大家做垃圾分类小游戏
三、授新课
1、了解垃圾的生命
2、班级垃圾调查小组、校园垃圾调查小组、学校周围垃圾调查小组分别汇报自己收集到的材料。
3、请其他同学补充在调查中的发现。
4、复习垃圾的处理方法:堆肥、焚烧、卫生填埋。
5、分析中国垃圾现状
6、学生观看餐厨垃圾处理视频。
四、总结全课
1、学生谈在这次调查活动中的体会。
2、教师提出期望: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都是地球公民,只要我们改变一下生活习惯,就可以为环保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