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在造纸中表面活性剂用作蒸煮剂、施胶剂、柔软剂和[ D ]A.助悬剂B.染色剂C.润湿剂D .消泡剂2.没有外力的影响液体总是趋向于成为[ A ]A.球体B.正方体C. 长方体D. 四面体3.对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临界胶束浓度越小,达到表面吸附饱和所需浓度[ A ]A.越低B.越高C.不能定性判断D.可以定量判断4.亲油基相同,聚氧乙烯链越长,其亲水性[ B ]A.越弱B.越强C.不变D.无法预测5.表面活性剂浓度越大,形成的胶束[ B ]A.越少B.越多C.越大D.越小6.乳状液的类型包括水包油型,油包水型和[ C ]A.园圈型B.哑铃型C.复合型D.套圈型7. 润湿过程主要分为三类,沾湿,浸湿和[D ]A.浸润B.涂布C. 扩展D. 铺展8. 天然稳泡剂主要有明胶和[ C ]A.蛋白胶B.凝胶C.皂素D.硅胶9. 粉状洗涤剂可分为民用洗涤剂和[ C ]A.商用洗涤剂B.军用洗涤剂C.工业洗涤剂D.农业洗涤剂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聚集度大,导致增容作用强,并具有良好的乳化和[ A ]A.润湿能力B.吸附能力C.稳定能力D.去稳定能力11. 在医药行业中表面活性剂用作杀菌剂、助悬剂和[ C ]A.蒸煮剂B.施胶剂C. 增溶剂D. 柔软剂12.因溶质在表面发生吸附(正吸附)而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这类物质被称为[ B ] 1A. 非表面活性物质B.表面活性物质C. 活性溶剂D.非活性溶剂13.只适用于测定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方法是[B ]A.表面张力法B.电导法C.染料法D.光散射法14.亲水基相同,亲油基的链越长,亲油性[A ]A.越大B.越小C.不发生变D.发生突变15.增溶作用属于[ C ]A.非热力学稳定体系B.动力学稳定体系C.热力学稳定体系D.化学变化16. 破乳的方法有机械法,物理法和[ D ]A. 实践法B.生物法C.理论法D. 化学法17.通常人们习惯将润湿角大于90度的叫做[ B ]A.浸湿B.润湿C.乳化D.不润湿18.泡沫是分散体系,气体是[A ]A.分散相B.连续相C.分散介质D.均相19.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和设备保养、维护过程中使用的洗涤剂属于[ A ]A.工业洗涤剂B.设备洗涤剂C.配方洗涤剂D.民用洗涤剂2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 D ]A.水解B.不水解C.电离D. 不电离21. 在食品工业中表面活性剂用作乳化剂、分散剂和[ C ]A.蒸煮剂B.施胶剂C.稳定剂D.润湿剂22.乙醇、丁醇和乙酸[C ]A. 不属于表面活性物质B.属于表面活性剂C.属于表面活性物质D. 属于特种表面活性剂23.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临界胶束浓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B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能确定24.一般而然,分子量越大,乳化性能力[A ]A.越好B.越差C.不发生变D.无法判断25.增溶作用可使被增溶物的化学势降低,该过程是[ D]A.与水溶助长作用相同B.非自发进行的C.与乳化相同D.自发进行的26. 破乳剂的种类主要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B ]A.负离子表面活性剂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正离子表面活性剂D.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27.浮选过程使用的浮选剂包含捕集剂、调整剂和[A ]A.起泡剂B.消泡剂C.乳化剂D.破乳剂28.小气泡内的压力与大气泡内的压力相比[ A ]A.小气泡内的压力大于大气泡内的压力B.小气泡内的压力小于大气泡内的压力C.小气泡内的压力等于大气泡内的压力D.无法判断29.重购洗涤剂的主要成分一般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C ]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B.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D.特种表面活性剂30.存在等电点的电离平衡的表面活性剂是[ A]A.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 阳离子D. 阴离子二、填空题3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具有阴离子亲水集团的表面活性剂。
32. 季铵盐分子中所含的杂环主要是吗啉环、哌嗪环、喹啉环、咪唑环和吡啶环。
33. 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毒性低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性也很小。
34. 含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通常分两步,即硅疏水基中间体的合成及亲水基团的引入。
35.温度高于浊点时,表面活性剂将发生分相,许多性质和效能均下降。
36.切削液的种类很多,其中应用最广的是 O/W型乳状液。
37. 分散剂是指用于使固体微粒均匀、稳定地分散于液体介质中的表面活性剂。
38. 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地降低纤维物质的摩擦系数。
39. 烷基芳烃磺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温度、传质、磺化剂的用量。
40.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将其分子吸附于高分子材料上的部分是非极性部分。
41. 溶于水后能离解出具有表面活性的带负电荷的基团表面活性剂的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4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将其分子的非极性部分吸附于高分子材料上。
43. 氨基酸、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均可作为有机缓蚀剂的成分,起到减缓金属腐蚀的作用。
44.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分散体系的稳定作用。
4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Krafft点越低,说明该表面活性剂的低温水溶性越好。
46. 乳化是指形成乳状液的过程,乳状液的颜色与外观与体系中液滴的大小有关。
47.固体微粒的分散和絮凝主要是通过表面活性剂来实现的。
48.柔顺平滑的效果可以用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差值来表示,差值越小,柔顺平滑性越强。
49. 溶于水后能离解出具有表面活性的带负电荷的基团表面活性剂的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50. 季铵盐分子中所含的杂环主要是吗啉环、哌嗪环、喹啉环、吡啶环和咪唑环。
51. 烷基苯磺化生成苯磺酸进行后处理的两个过程主要包括分酸和中和。
5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53. 广义两性表面活性剂是指同时具有阴离子、阳离子与非离子中任意两种离子性质的物质。
54. 由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各种表面、界面上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因而具有较好的均较好分散性、凝聚性和增容性。
5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Krafft点温度下使用时不可能形成胶束。
56.表面活性剂在切削液中主要起乳化作用。
57.固体粒子分散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润湿。
58. 表面活性剂之所以能降低纤维物质的摩擦系数,是因为他们能再纤维表面形成疏水基向外的反向吸附,增大了彼此间的润滑性。
59. 首次出现的合成表面活性剂是红油。
60. 结构通式RRRRN X-+1234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61.表面活性剂:在加入量很少时即能明显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改变物系的界面状态,能够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溶及分散等一系列作用的精细化学品。
62.亲水亲油平衡值:是亲水基和疏水基之间在大小和力量上的平衡程度的量度。
63.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是指含碳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可供细胞代谢使用的碳源,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现象。
64.泡沫:是气体分散于液体中的分散体系,气体是分散相,液体是分散介质。
65.聚集作用:分散相粒子以任意方式或受任何因素的作用而结合在一起,形成有结构或无特定结构的集团的作用。
66.表面张力:垂直通过液面上任一单位长度与液面相切的收缩表面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67.表面活性剂的浊点:是指1%的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加热时由澄清变浑浊时的温度。
68.增溶作用:是指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存在,使得在溶剂中难溶乃至不溶的物质溶解度显著增加的作用。
69.破乳剂:能够使乳状液破乳的表面活性剂被称为破乳剂70. 两性表面活性剂是指在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性质的表面活性剂。
71.乳液所谓乳化是指将一种液体的细小颗粒分散于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中,得到的分散体系称为乳液。
72.润湿所谓润湿是指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或固-液界面所取代的过程。
73.絮凝-聚结作用分子量较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加热和搅拌的下能够引起细小液滴絮凝、聚结,最终导致两相分离。
74. 顶替作用破乳剂本身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很高的表面活性,容易吸附于油水界面上,将原来的乳化剂从界面上顶替下来,而破乳剂不能形成高强度的界面膜,在加热或机械搅拌下,界面膜破坏而破乳。
75.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细菌、酵母和真菌等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合物,其疏水基多为羟基、磷酸酯基及多羟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76.简述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滴重法,毛细管上升法,环法,吊片法,最大气泡压力法,滴外形法。
77.简述亲油基的种类。
氟代烃基,硅氧烃基,脂肪族烃基,芳香族烃基,脂肪基芳香烃基,环烷烃,含弱亲水基的亲油基。
78.简述增溶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被增溶物的化学结构,温度的影响,添加无机电解质的影响,有机物添加剂的影响。
79.简述固体微粒在液体介质中的分散过程。
固体粒子的润湿,粒子团的分散和碎裂,分散体系的稳定。
80.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洗涤剂和香波组分;杀菌剂;纤维柔软剂;缩绒剂;抗静电剂;金属防锈剂;电镀助剂。
81. 简述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的方法。
表面张力法,电导法,增溶作用法,染料法,光散射法。
82. 简述生物降解主要步骤初级生物降解,达到环境能接受程度的生物降解,最终生物降解。
83. 简述乳状液类型鉴别的方法。
稀释法,染料法,电导法,滤纸润湿法。
84. 简述乳状液类型鉴别的方法。
消毒杀菌,腈纶均染,抗静电剂,矿物浮选剂,相转移催化剂,织物柔软剂。
85. 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特殊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包括:碳氟表面活性剂,含硅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冠醚型表面活性剂,反应型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86.简述胶束的催化作用。
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直径通常为3-5nm,其大小、结构和性质与含酶球状蛋白相似,因此具有与酶类似的催化作用,合理选择表面活性剂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显著提高。
多数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能够增加亲核阴离子与未带电基质的反应速率,阴离子胶束则会使此类反应速率降低,而非离子和两性离子胶束对该反应速率的作用效果很小。
87. 简述温度对增溶作用的影响。
温度对增溶作用的影响,随表面活性剂类型和被增溶物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多数情况下,温度升高,增溶作用加大。
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升高温度一般会引起分子热运动的加剧,使胶束中能发生增溶的空间加大,对极性和非极性化合物的增溶程度增加。
对于含有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聚氧乙烯基与分子之间的氢键遭到破坏,水化作用减小,胶束容易生成,聚集数增加。
特别是温度升至接近表面活性剂的浊点时,胶束聚集数急剧增加,对非极性碳氢化合物以及卤代烷烃等的增溶作用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