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不规则交叉口优化设计
● 【参 考 文 献 】
633
科技信息
○规划与设计○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年 第 14 期
段大型车辆较多, 而路口较宽, 在上下班期间, 人车混行, 存在很大的 安全隐患。为了解决周边居民过街难问题, 完善行人过街设 e 施, 本次 改 造 将 对 该 路 口 实 施 灯 控 。在 路 口 各 个 车 流 方 向 均 设 置 交 通 信 号 灯 控 制, 并配合行人过街需要进行相位设计。同时, 考虑到该路口路面过 宽, 设计时利用了路口的两个渠化岛实现行人二次过街, 使设计更为 人性化。
2.3.4 优化竖向设计, 改善行车条件 由于东莞庄路地势较高, 与粤垦路相交处有一突变坡度, 在不足 10 米的距离内有一段 7%的陡坡, 对车辆行驶存在一定的危险。为了 进一步改善交叉口的行车条件, 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本次改造将优化 该路口的竖向设计。结合对周边已有建筑物地台标高的勘察, 利用可 抬高的空间, 对粤垦路与东莞庄路相交路面适当抬高。路面抬高后, 粤 垦路由路口中心向南北两边原路面接顺; 东莞庄路利用路口往东延伸 100 米 进 行 调 整 路 面 高 程 , 有 效 地 消 除 了 相 交 处 的 陡 坡 , 使 东 莞 庄 路 路口的坡度降为了 3%, 大大改善了路口的行车条件, 并提高了路口的 安全性。 2.3.5 纳入“SCATS”系统, 实现路口联控 SCATS(Sydney Coordinated Adaptive Traffic System)系 统 是 一 种 实 时的区域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由澳大利亚开发, 是目前世界上 最 先 进 的 交 通 信 号 控 制 系 统 之 一 。工 程 实 施 上 主 要 是 通 过 埋 广州市天河区已率先 引 入 “SCATS”系统, 因此本次路口改造也纳入了该系统。此外, 由于该路口 与南 边 的 广 园 路 口 相 距 不 足 130 米 , 为 了 避 免 距 离 过 近 , 两 个 路 口 因 相位差造成的交通堵塞, 本次设计采取与南边路口进行联控的措施, 令路口改造与周边路网更为协调, 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车流量 人流量
道路名称 粤垦路
粤垦路/东莞 庄路口
粤垦路 东莞庄路
流向 南往北 北往南 南往东 东往南 北往东 东往北 东西向 南北向
单位 pcu/h pcu/h pcu/h pcu/h pcu/h pcu/h 人 次 /h 人 次 /h
高峰小时交通量 1638 1530 936 540 360 396 312 324
要原因。针对该状况, 结合利用东北角拓宽的路面, 铲除原绿化岛, 新 建两座交通渠化岛, 对交通真正起到渠化作用。通过对现状流量及现 状平面的分析, 在交叉口的东北面及东南面设置两座渠化岛。东北面 渠化岛用于分离由东莞庄路驶出的向左/右转车流, 渠化岛北侧为右 转专用道, 南侧为左转待转区。东南面渠化岛用于分离由南往东驶入 东莞庄路的车辆及由北往东驶入的车辆, 并利用相位设置避免交织造 成的进出口车道数不匹配问题。
2.3.2 完善交通标线、标志设计 现状交叉口标线基本没有, 粤垦路路口南面路面宽达 33 米, 由南 往北方向的路面只有两条车道分界线, 剩余路面既没交通标线也没交 通标志, 造成车辆行驶混乱及乱停乱放, 从而影响了路口交通畅顺, 因 此必须完善路面交通标线、标志设计。经过分析研究, 粤垦路路口南面 虽然路面较宽, 但考虑到路口北面只有 2 条出口车道, 根据进出口车 道数匹配的原则, 南面仅设置 2 条入口车道, 剩余路面利用导流带进 行划分, 再分离出 1 条由南往东的右转车道。同时, 为了防止车辆违规 穿越导流带, 将在导流带中间设置 99 式护栏。为了更好地引导车辆各 行其道, 在地面各条车道地面上喷涂路名, 并设置指路牌, 提前提示驾 驶员驶入相应的车道。 2.3.3 设置灯控, 解决行人过街难问题 粤 垦 路 周 边 有 学 校 、居 住 区 及 餐 饮 服 务 业 , 东 莞 庄 路 主 要 为 住 宅 区, 随着周边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预测人流量将会日益增加。由于该路
2.2 交叉口道路交通问题分析 2.2.1 交叉口平面线型不规则 交叉口路面最宽处达 33 米, 中央设有一绿化岛。由于绿化岛设置 缺乏科学性, 对车辆未能起到渠化作用。由东莞庄路驶出的车辆, 经由 绿化岛南面驶出, 直接进入粤垦路, 与粤垦路右转进入东莞庄路的车 辆 产 生 冲 突 。而 由 粤 垦 路 北 往 东 左 转 入 东 莞 庄 路 的 车 辆 经 由 绿 化 岛 北 侧进入, 与由东莞庄右转出粤垦路的车辆发生冲突, 严重影响了整个 路口的通行能力, 造成了粤垦路交通堵赛。 2.2.2 交通标线、标志不完善 整 个 交 叉 口 交 通 标 线 、标 志 极 不 完 善 。 特 别 是 粤 垦 路 路 口 南 边 由 南往北的路面, 地面标线仅有 2 条车道分界线, 无法有效引导车辆各 行其道, 存在随 意 超 车 、不 按 线 行 驶 、乱 停 乱 放 等 现 象 , 严 重 影 响 了 交 叉口的通行能力。交通标志基本没有, 对车辆缺乏指引作用。车辆随意 穿插、左转, 影响粤垦路南北向直行车辆的正常行驶。 2.2.3 人车混行, 存在安全隐患 交叉口缺乏人行过街设施, 行人过街只能与车辆争道, 左穿右插, 险象环生, 既影响了车辆的正常行驶, 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随着周 边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人流量日益增加, 情况会更为严重。 2.2.4 行车条件有待改善 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 东莞庄路地势较高, 与粤垦路相交处存在 一段陡坡, 特别是车辆由东莞庄路右转出粤垦路时, 会造成车速过快, 影响行车安全。 2.3 交叉口优化设计 2.3.1 优化交叉口平面线型 通过对交叉口现状分析, 对交通影响最大的是该交叉口的平面线 型。由于路口城不规则的“Y”字形, 车辆行驶未能各行其道, 存在多个 冲突点。因此此次改造, 将充分发掘周边可利用土地, 对平面线型进行 优化。根据调查, 交叉口东北角有一片空地, 现状为停车场, 且在规划 红线范围内, 属市政用地, 可以利用。本次改造将利用该地块拓宽东莞 庄东北角路面, 开辟一条由东往北的右转专用道, 减少冲突点。 路面拓宽后, 为了进一步优化交叉口平面线型, 渠化交通, 将在交 叉口设置交通渠化岛。根据对现状车流的调查和分析, 路口过宽及现 状绿化岛未能对车辆起到渠化作用是造成该交叉口冲突点较多的重
随着城市的发展, 车辆数量日益增多, 交通压力增大, 如何在有限 的城市道路资源上改善交通状况, 已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 要问题。在城市中心区域大规模拓宽道路, 显然是难以实现的。但可以 通过打通一些关键节点, 起到疏导交通、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特别是 对于交通繁忙而道路用地资源有限的中心城区, 更为切实可行。在我 国的许多大城市, 都存在一些不规则的交叉口。这些交叉口可能是由 于 道 路 走 向 、道 路 周 边 用 地 以 及 特 殊 的 历 史 和 社 会 原 因 而 存 在 平 面 线 型 怪 异 、通 行 能 力 不 足 、车 道 数 量 不 匹 配 、交 通 流 之 间 产 生 冲 突 点 等 普 遍性道路交通问题。虽然数量不多, 却往往成为城市道路交通改善和 优化的难点。交叉口优化设计就是在一般平交路口设计原则的基础 上, 充分发掘周边可利用土地, 加入渠化要素, 重组并优化利用交叉口 空间资源, 使路口交通组织更为有序、高效, 达到提高通行能力和提升 交通安全性的目标。
科技信息
○规划与设计○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年 第 14 期
道路不规则交叉口优化设计
欧阳绮玲 ( 广州市鸿维城市建设工程设计院 广东 广州 510050)
【摘 要】以广州市粤垦路/ 东莞庄路路口为例, 探讨了道路不规则交叉口优化设计对交通的作用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城市道路; 不规则交叉口; 渠化交通; “SCATS”系统
首先, 应对交叉口所在区域进行分析, 了解周边用地情况, 车流方 向, 冲突点的形成因素及对周边路网的整体影响, 并深入现场, 获得一 手数据。这对改造方案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决定了设计方案的实 施方向。其次, 应尽可能优化线型, 可以运用拓宽部分路面、设置渠化 岛 、地 面 划 线 、99 式 护 栏 等 措 施 , 使 不 规 则 交 叉 口 成 为 较 正 常 的 标 准 路口, 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再次, 在考虑车辆交通的同时应重视行 人过街系统, 因为城市道路人流量较大, 对交通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还有一点, 在进行交叉口优化的同时, 要注意加强该路口与周边路口、 路网的联系, 不能改造的路口好了, 却影响到其他的路口, 顾此失彼。 设计时应注意从整体、全局考虑, 这样才能为城市交通打通关键节点, 真正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科
交叉口改造后平面图
3.道路不规则交叉口优化设计方法的探讨 不规则交叉口具有多样性, 一般而言 可 分 为 : T 形 、Y 形 、十 字 形 、 X 形、错位、环形等形式。由于不规则交叉口在平面线性上、相交道路
性质上、交通流向要求上等具有不同的组成, 因此, 在进行道路不规则 交叉口优化设计时, 一定要深入现场, 充分了解交通需求及冲突, 逐一 分析解决, 才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交叉口改造方案。在道路不规则 交叉口优化设计工程中, 有共通点也有异同点, 以下就本文对一些共 通点进行一些探讨。
1.道路不规则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了几个方面: 首先是道路平面线型优化。大部 分的不规则路口都存在着线型怪异的问题, 设计时要尽可能在有限的 道路空间上合理改善平面线型。可充分发掘周边可利用的空间, 如比 较宽的人行道, 闲置用地等等。其次是道路交通渠化设计, 指的是在平 面交叉口设置 交 通 标 志 、标 线 和 渠 化 岛 等 , 引 导 车 流 和 行 人 各 行 其 道 的 设 计 。城 市 内 的 不 规 则 交 叉 口 在 调 整 线 型 时 可 能 会 受 到 许 多 客 观 条 件的限制, 所以要充分运用渠化岛、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使各种不同性 质和不同速度的车辆, 能像渠道内的水流那样, 顺着规定的方向互不 干扰地行驶。再次是要考虑行人过街设施, 城市道路人流量较大, 特别 是城市中心区 域 , 交 叉 口 优 化 设 计 应 充 分 体 现 以 人 为 本 、方 便 居 民 出 行的原则, 处理好车辆与行人的冲突问题。对于城市道路而言, 交叉口 是城市交通的关键。道路不规则交叉口优化设计, 应在充分了解现状 情况的前提下, 结合客观条件遵循以上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 而逐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