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渠化设计讲解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渠化设计讲解


交通设施设计
不规则交叉口、非常规交叉口
交通设施设计
错位交叉口的改良实例(道路线形的改良)
错 位 交 叉 口 的 改 良 实 例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8:非常规交叉口主交通的行进方向要明确
• 主交通为左转或右转的交叉口(不规则交叉口),交 叉口的通行能力往往降低。并且,由于司机的判断错 误,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样的交叉口的改良,应 改良主交通方向道路的线形,这对于交通处理和安全 方面都是有利的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收集现场的资料
• 在交叉口改良过程中,为了弄清楚欲改良的交叉口存 在的问题,要收集必要的资料和数据:
▪ 交叉口交通量数据
▪ 交叉口事故数据
▪ 交叉口现状图
▪ 交叉口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状况
▪ 交叉口周围的土地利用状况(特别是有交通出入的设施的位 置)等。
• 不仅要着眼于改良对象的交叉口附近,而且要以改良 对象的交叉口为中心尽量收集、研究对象范围的资料 和数据
口及其改良的实例
锐角交叉口的改良实例
交通设施设计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5 ——交叉口进口道的车道运用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0:进口道和出口道的关系
• 进口道和出口道的数量必须满足以下关系:
进口道的车道数≤出口道的车道数 • 如果交叉口进口道的直进车道数是3,则直进方向的出
交通设施设计
多岔交叉口的改良实例(信号相位调整前)
交通设施设计
多岔交叉口的改良实例(信号相位调整后)
改良后 三相位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6:由于多岔交叉使得交叉口非常大时,可 考虑将交叉口分割成2个交叉口
• 如果将新建道路与已有的道路简单地连接,则 容易使交叉口非常大,其结果是变成多岔交叉 口,容易发生交通堵塞与事故等问题
• 左转专用车道必须作为与其他车道独立的附加 车道来设置。
• 基本设计原则是使直行车不需要车道变更即能 通过交叉口,而左转车应该通过车道变更才能 进入交叉口,下图所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交通设施设计
• 基础资料、数据的收集、研究 • 现场勘察 • 分析明确存在问题 • 规划设计条件的整理和基本方针的研究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概略设计阶段
交通设施设计
• 基本形状的研究(草图) • 几何结构的基本数值的决定及概略设计 • 交通控制方法和交通处理能力的研究 • 概略设计方案的比较及详细设计方案的选定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现状分析
交通设施设计
•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的原因,需要对收集的资料 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 阻塞严重
▪ 事故频发
•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进行现场勘察,详细观察 了解现场的状况
• 根据现场观察,发现一些仅凭资料和数据不清 楚的问题,对照现场观察和收集的资料、数据
• 可以更明确、更具体地弄清楚问题所在
(多 分岔 割交 交叉 叉口 口的 )改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3 ——不规则交叉口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7:将错位交叉口改造成十字形和T形 交叉口
• 改造错位交叉口,需要首先变更交叉口的结构, 将其改造成十字形交叉口。当结构上的变更不 能实现时,通过实行交通规制及改善信号相位 方案,使之可能形成与T形及十字形交叉相同 的交通流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确立对策,制定改良方案
• 尽量制定多个认为可能的方案,按照交叉口的实际条 件比较分析哪一个方案具有实际实施的可能性
• 注意针对某一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即使对解决该问题 很有成效,但同时也许会引起新的问题的出现。
▪ 将平面交叉改为立体交叉,能够解决该交叉口的阻塞问题, 但可能会使阻塞现象在其他的交叉口发生,从道路整体来看, 并没有全面解决阻塞问题,只是阻塞的地点发生了转移
交叉 3 16 50
124
合流 3 8 15 24
分流 3 8 15 24
合计 9 32 80
172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3:将已有的多岔交叉口改成四岔 以下
• 将已有的多叉交叉口改造成4岔以下的交叉口, 是对交叉口的根本性改良。这种改良是将一条 或一条以上道路从交叉口处削除,使之与交叉 口以外的道路区间相交叉
• 因此,在制定改良方案的时候,要注意所采取的改良 对策所带来的新的影响,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这种影响 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改良效果分析与评价
• 以效果评价为目的进行交通调查
▪ 交通量、交通容量 ▪ 阻塞排队长度(高峰时的最大长度或平均长度) ▪ 通过交叉口所需的时间(高峰时的旅行时间) ▪ 事故发生状况(表示在何时、何地、发生了怎样的
事故的图面)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改良效果分析与评价
• 进行调查的时间
▪ 与交通拥挤相关的项目,在改良后稍过一段时间进行为好(一般分三个月和 六个月后两次进行)
▪ 关于交通事故的调查项目至少需要在改良六个月后,通常是一年后的结果, 否则不能评价
▪ 而且,在此之后仍需继续收集数据,据此可以进行充分的效果评价
▪ 为右转车等待步行者提供足够的停车空间 ▪ 对右转车多的交叉口可减少对直行车的影响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交叉口面积要合理
• 这种行人过街横道向外平移多少要根据交叉口的进口 车道数及右转车交通量的不同而异。对于视线不好的 交叉口,如果过于死板地刻守这一设置原则,反而会 使视线更差,所以要充分注意.
Y型交叉口改良实例(改良前) 交通设施设计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2:在交叉口的进口道有左转交通时要尽可能设置 左转专用车道
• 无论是新建交叉口,还是已有交叉口的改良,只要在 交叉口有左转车,就应设置左转专用车道
• 在交叉口内,如果左转车由于对向的直行车而停止, 则后续车为了避免受阻就不得不进行车道变更,因此 将导致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下降,发生交通堵塞,或诱 发事故等问题。
• 循环工作
▪ 交叉口改良工作,仅仅一次改良很少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改良后充分进行效 果评价,明确未解决的问题或新出现的问题,然后再进一步地不断进行改良 是十分必要.
交通设施设计
5.3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
——1 交叉口面积的合理化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交叉口面积要合理
• 以尽量缩短车辆通过停车线之间所需时 间为原则,因此,对于面积过大的交叉 口,停车线或人行过道的位置应尽量靠 近交叉口的中心设置。这种情况下,靠 近交叉口中心的极限位置是从侧向道路 边缘线的延长线留出一台车的位置往外 作为行人过街横道的位置——其目的是
• 在线形改良不可能的情况下,可根据主交通流方向交 通量的多少,采取在交叉口附近增设车道数的方法, 以及考虑绿灯时间的分配,使之满足要求。特别是在 主交通为左右转的情况下,应在交叉口上游位置设置 标志,使司机明确行进方向
交通设施设计
非常规交叉口改良的原则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4 ——锐角交叉口
• 为了消除这种左转车的影响,基本思路是将左转交通 与直行交通分离
• 具体做法就是设置左转车专用车道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3:根据需要设置右转专用车道
• 当右转交通为主流交通,或者横过人行道者非 常多,右转交通也非常多时,应设置右转专用 车道。右转专用车道不象左转专用车道那样, 只要有左转方向的交通就要设置,如上所述, 只有在右转车的影响很大时才设置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9:尽量将锐角相交的交叉口(X型及Y型)改良成十 字型及T型交叉口
• 锐角相交的交叉口与直角交叉口相比,停车线 间距离长,交叉口面积增大。
• 其结果车辆往往以较高速度通过交叉口,容易 引发左右转车与横过人行道的步行者的事故。
• 这种交叉口的视野不良,交通处理能力方面也 有问题。此类交叉口的改良,原则上应使之尽 量接近直角(大约75度以上)
已有的多岔交叉口的改良实例
交通设施设计
改良前
已有的多岔交叉口的改良实例
交通设施设计
改良后
交通设施设计
进行多岔交叉口结构改造时,要注意的问题
• 要充分注意废弃道路上原来的交通量,应能够 利用别的路径前往目的地方向
• 将狭窄街道与干道的交叉位置变更到交叉口以 外时,新设的交叉位置要使得出入窄细街道的 交通对原交叉口不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要调 整一些必要的交通管理措施
口道也需要3车道以上。同样,需要设置2条左转车道 时,左转方向的出口道也需要2条以上的车道。如果出 口道不能满足这个车道数的要求,就不应该设置2条左 转车道
交通设施设计
进口道与出口道的必要车道数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1:在交叉口的进口道要确保必要的车道宽度
• 交叉口进口道的标准车道宽度:3.0~3.25米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详细设计
• 详细设计 • 检查有无问题 • 确定最终方案
交通设施设计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明确问题所在及其原因
• 改良交叉口时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确 交叉口的问题所在及其原因。如果 这一点不搞清楚,就对交叉口进行 改良,往往无法解决改良前的问题, 也就谈不上改良效果
– 车道过宽——车道内可能平行行驶2台车,交通流不稳定 – 车道过窄——相临车道间的车辆将相互影响而难以行走
• 左转专用道
– 对于必须设置左转车道、同时受道路总体幅度限制,只能设置比3.0 米还窄的车道时,通常情况下左转专用车道的宽度可以降到2.75,在 大型车很少的情况下,最小可缩小到2.5米
• 交叉口出口道的车道宽度,希望与交叉口附近以外的 道路(路段)保持一致,即标准宽度3.0-3.25米
• 当高等级的道路连接到交叉口上时(比如城市 过境道路连接到交叉口上时),右转弯车的行 走速度往往较快。这时,在交叉口内为了安全 右转有必要使右转车减速。这时设置的右转车 专用车道有减速车道的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