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第1课时

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第1课时

课题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主备人靳慧玲执教人靳慧玲课型欣赏课时 2 授课时间2019.2.2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生能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工艺的发展和审美演变;了解陶器、青铜器、漆器和瓷器的发展历程、造型特征、装饰风格及文化内涵。

2 通过探究,学生能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

3通过赏析,学生能感受我国工艺美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

教学要点重点了解中国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的基本特点和艺术特色。

难点通过赏析,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有深入的认识。

教学法指导教具准备收集各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品及相关资料,预习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相关知识、课件、课后的课堂知识检测表。

集体智慧个性设计教学后记第一课时:1. 导入问题一:你们去过博物馆吗?这些是哪里的博物馆?无锡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师:博物馆里的内容很多,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各地的博物馆去了解一下生活的艺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2.揭题(板书:“生活的艺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主要可以分成陶器、漆器、青铜器、瓷器、玉器和丝绸等等,这些彩陶旋纹双耳瓶黑陶高脚杯工艺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欣赏陶器、漆器、青铜器和瓷器。

3.新授知识一、远古的陶器彩陶的意义: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最有代表性的是彩陶,彩陶的发明是人类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迈进的重要标志。

彩陶的定义: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陶胚上,以天然矿物为彩料描绘图案,然后入窑烧制而成的一种陶器。

烧成的器皿胎质坚硬,图案清晰美丽,呈红色图案的是用赤铁矿颜料,黑色的是用锰颜料。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一度是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实用器皿,用来打水、盛放食物和烧煮。

当时的陶工按照功能的不同对黏土进行捏筑和造型,以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

从器皿的足数看造型特点:彩陶最早的装饰,受编织物的影响很大,后来人们发现烧制好的陶器不用编织物也可以使用,但纹路还是保留了下来。

彩陶上常见的饰纹有席纹、绳纹、水波纹、鱼纹等。

在甘肃博物馆收藏着的彩陶器皿《双耳瓶》(课件)猜猜它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瓶底做成尖底?为什么瓶口做的那么小?两侧的耳环又有什么作用?(师生共同讨论)这是打水器皿,底尖便于入水,瓶口小不易让水泼出,两侧的双耳便于提携。

师:古人根据生活的需要创造了许多造型不同的陶器。

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展示:钵、瓮、盆、鬹、瓶、杯)这与他们的生活有关,远古的人类席地而坐,视线成俯视状,自上而下,所以大口器皿的纹样大多装饰在内侧,小口器皿的纹样装饰在外面的上半部,这样不影响观赏,体现了古人尽善尽美的追求。

温酒陶盉人面鱼纹彩陶盆黑彩鲵鱼纹瓶新时期时代陶器上的纹饰,则以抽象的几何纹为主。

1:彩陶旋纹双耳瓶(新石器时期)(1). 基本信息:马家窑文化中的彩陶珍品。

高25.5 厘米,口径7 厘米。

甘肃省陇西县吕家坪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2). 造型特点:形制与砂质绳纹尖底瓶相似。

小口,宽沿外移,细长颈,圆肩,上粗下细长腹,尖底, 腹侧有对称环耳。

(3). 装饰特色:通体磨光,用黑彩在颈与下腹部绘平行线纹,肩与上腹部绘优美流畅的漩涡纹与黑白点纹。

表现很强的运动感,有浓厚的装饰性。

师生共同讨论:为什么古人喜欢将鱼纹和蛙纹画在许多陶罐上?这是一种生殖崇拜,人们模仿它,崇拜它,希望获得与它一样的能力,把一种美好的愿望赋予其中。

这种似蛙非蛙、似人非人的怪物,被称为“蛙神”。

很多考古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就是由“蛙”演变过来的。

2:黑陶高脚杯(新石器时期)(1). 造型特点:色调乌黑,器表光亮如施釉。

胎质细腻致密而坚硬,俗称蛋壳陶。

棱角清晰明确,器物上有凹凸的弦纹。

有的器物有盖,有把手或穿绳的纽鼻。

(2). 艺术特色:不施彩绘,色彩单纯古朴,以造型取胜。

造型规整,胎体厚薄均匀,色彩乌黑光亮,别具风格。

比例适度,轻盈秀美,杯口外张,犹如开放的花朵,高足上加以镂空,双虎噬人头纹饰西周毛公鼎四羊方尊三星堆纵目面具实用与装饰造型达到完美统一。

师:现藏于山东博物馆的《黑陶高脚杯》你们发现颜色有何变化?生:由红转黑。

黑陶的工艺介绍:这是古代的一种独特的陶器烧制工艺,采用了“封窑的技术”,当窑内达到一定温度,就灭火浇水封口,窑内会产生烟,这些烟中的碳分子渗透到陶体中,使杯身变成了黑色。

出窑以后再打磨、抛光,就是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非常漂亮。

在这之前,我们看到的陶器都是泥条盘筑而成,这个高脚杯却使用了拉胚工艺技术,这是古代陶器工艺的一大进步,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延用这种方法。

现代人对此杯做出了这样的评价:黑如漆,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此杯器型左右对称,高贵典雅,散发着一种深邃神秘的感觉。

总结:同学们,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标志,造型与装饰非常丰富,渗透着创造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适应。

远古彩陶不仅以其独特的造型风格和特定的艺术内涵成为后世人类文明的开端,同时也对后来华夏民族的思维形成、审美意识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温酒陶盉( 新石器时期)(1). 造型特点:陶足三只,袋形。

其腹部造型丰满,上接筒状的颈,颈和腹的一侧安装有绳纹把手,犹如一只昂首挺胸的立兽。

(2). 艺术特色:三个袋形足扩大了受热面,加快了炊煮速度,还起着稳定的支撑作用。

器物造型集圆浑和秀美为一体,美观而有气势。

二、神秘的青铜器随着彩陶的发展,人们又发明了新材料和新工艺——青铜工艺。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夏商周的青铜艺术水平是最高的,流传下来的数量也最多。

青铜文化艺术以其雄伟的造型,古朴的纹饰,丰富的铭文著称于世,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又一颗灿烂的明珠。

师:让我们走进湖北博物馆,听一段由青铜器演奏的音乐。

(课件展示)刚才我们听到的那段大气磅礴的音乐是用世界上最大的青铜乐器“编钟”演奏的《国殇》,对它的了解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已经通过文字进行了解读。

守宫觥春秋牺尊春秋莲鹤方壶青铜上的各式饕餮纹样青铜的种类和产生的意义:青铜器的造型非常丰富,除了乐器以外,还有兵器、食器、酒器、车马器等生活用具。

青铜的出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 青铜器的作用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

中国的青铜在夏、商、周三代为鼎盛时期。

按不同的功能需求,青铜在当时被用来制成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礼器等,也有用作生活日常实用器具,如家具、灯具等。

其最主要的作用是祭祀鬼神和祖先,以及象征国家统治的秩序。

2. 钟鸣鼎食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敲着钟,列鼎而食)。

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

鼎的多少,反映了地位的高低;鼎的轻重,标志着权力的大小。

3. 青铜器的纹饰早期的青铜器多以各种各样的饕餮纹样为装饰。

“饕餮”体现一种无限深远的原始力量,神秘、怪异、狞厉、恐惧、残酷。

渗透着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

青铜器上饕餮纹、夔纹或人形与兽面结合的纹饰,所形成的神灵的图纹,反映了人类从原始的愚昧状态向文明的一种过渡。

4. 青铜器的色彩青铜器是以青铜(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如锡、镍、铅、磷等的合金)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具。

青铜器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经过层层打《司母戊方鼎》《毛公鼎》《牛形灯》磨后外表锃亮,颜色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埋在土里后慢慢生锈,其铜锈呈青绿色。

师:你们看,这是在河南偃师博物馆里馆藏的中国现存最早的青铜器《爵》,它是一个盛酒器,造型很特别,整个外型像个麻雀的形状,前面是雀嘴,后面是雀尾,收腹,细腰,三足的设计使器型非常稳定,底部可以点火,加热温酒,设计非常合理。

师:在古代,青铜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这是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牛形灯》。

此灯分三个部分,均可拆卸。

灯座是牛身,上面分灯盏,烟管。

点火以后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溶解,从而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制作上巧用铜银纹饰,设计得非常合理、精美,体现了当时实用和艺术相结合的最高水平。

复习训练:青铜铸造是国家大事,它最主要的作用是(),象征(),也是等级尊贵的(),是一种礼器。

课堂检测:1. 彩陶文化的意义:()美术遗存的代表,从()时代向()时代迈进的重要标志。

2. “黑陶高脚杯”与其它的彩陶相比,最大的区别在哪里?()课后练习:1. “青铜爵”是发现最()的青铜器。

2. “司母戊方鼎”是最()的青铜器。

3. “曾侯乙墓编钟”是最()的青铜器。

4. “毛公鼎”是()最长的青铜器。

5. “青铜牛形灯”是()最精巧的青铜器。

板书设计:生活的艺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彩陶生活实精神寄托历史价值青铜理想追求文物价值漆器用工艺精湛象征意义艺术价值瓷器愿望实现科学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