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能够熟练地在等高线地图上,读出某一地点的海拔、读懂等高距、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水系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5.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人类活动的选址和选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特点,引导学生对等高线的判读与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图示法、探究法、归纳法、比较法、练习法等
导入播放地形图片
授课
一、温习概念
1展示图一: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1、绝对高度(海拔高度):
2、相对高度(高差):某个地点高差另一个地点
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所
连成的曲线。
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成原理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点
活动1:结合下图分析归纳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小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点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
②相邻两条等高线间高差(等高距)全图一致;
③等高线均为闭合的曲线;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缓陡。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活动2: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地形部位,并说说你判断的理由及该地形的等高线特征。
地形等高线图地形特征判读方法
山顶
四周低中间闭合数值高外低
盆地洼地四周高闭合中间低
外高
数值低外高
山脊(分水岭) 从山顶向外伸出的
凸起部分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谷(河谷)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等高线凸向高处
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
呈马鞍形
两山峰之间
陡崖垂直的山坡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符号
例1: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
A
B
C
D
活动4:图解五种地形并说明特征。
拓展延伸: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火山口怎么表示?
快乐驿站:下面是地质勘探队员行进路线,谁能既快又准地说出行进
经过的地形部位。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一)探究主题: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流
尝试探究:
1.河流位置:C、D两虚线处可能发育成小
河流的是,理由是。
2. 河流的流向:图中主干河流的流向
是,D、E、F三地最有可
能形成瀑布的是。
3.河流的流速:河流C和E,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归纳总结:
1.河流位置河流一般发育在处,等高线弯曲点最大点的连线称集水线;而山脊往往会成为河流的。
山脊处等高线弯曲点最大点的连线称分水线
2.河流的流向由于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谷等高线的特征是由处弯向处,故可判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
3. 河流的流速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河流流速快,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河流流速慢。
拓展延伸:说明岛地势特征及河流的流向特征
(二)探究主题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
探究资料:读等高线图
尝试探究:
1.气温:以王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
是米。
若王村气温为12℃时,按一
般规律,丁山的气温要低。
2.降水:王村降水多还是村降水多?试分
析原因
归纳总结: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
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2.迎风坡降水多与背风坡降水少。
拓展延伸:简要说明岛的地形特征及对气候影响
(三)探究主题等高线与人类活动
探究资料:读等高线图
尝试探究:1.修建水库
(1).标注建水库大坝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
(2).大坝修建的合理高度____米。
归纳总结:水库大坝的建设:
水库大坝的选址: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
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
洼地处。
按照工程量少和投资少原则。
坝高度
应根据其所接触到的等高线来判定。
2.选择引水线
小河干流流向方。
计划把水从①和
②调到③处,由①③和②③两条路线,选择哪
一条比较合理?。
为什么?
归纳总结:铺设输油、气、水管线(应注意
高度差,利用油气水的流动性特点自流)。
3.道路选线
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
(②或③)线,理由
是。
归纳总结:
道路选线(要求坡度缓,一般在两条等高
线之间绕行,尽量避免过河,减少工程量,尽量避开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分区)4.聚落的形成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
一。
①地适宜种植的水果是
( )
A.苹果 B.菠萝
C.椰子 D.柑橘
(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
应选择____ (②或③)线,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
丁四个村庄
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村,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
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归纳总结: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
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③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港口等)。
拓展延伸:
(11年)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河的流向大致是。
(2)图中标示的②、③两河,不存在的是,
原因是。
(3)A、C两地段中,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
(4)图中A、B两地,年降水量较多的
是地,原因是。
(5)若该图所示区域要发展水果种植,
你认为种(苹果或柑橘)较为合适。
(6)根据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条件,简要分析甲村发展成为小城镇的有利条件。
(7)分析上图,按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原则,甲村适宜发展乙村适宜发展。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2年)41.读图19—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
(1)地形部位名称:A B
(2)有人认为C 处是一座火山,请你从图中找出支持这种说法的依据 。
(3)写出图中河流干流D 的大致流向 ;本区的河流①、②、③、④中,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4)从改善生态环境出发,本区最适合大力发展的产业是 。
a 、畜牧业
b 、种植业
c 、渔业
d 、林业 (5)分析说明甲地居民点的形成条件。
(2分)
板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
一、温习概念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点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一)探究主题: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 (二)探究主题 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 (三)探究主题 等高线与人类活动
1.修建水库
2.选择引水线
图19
D
B
①
②
③ ④
3.道路选线
4.聚落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