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ppt课件
特征性变化是:发育受阻、胚体萎缩。
感染鸡胚尿囊液不凝集鸡红细胞,但经1%胰
酶或磷脂酶C处理后,则具有血凝性。
病毒还可在鸡胚肾、肺、肝细胞培养上生长,
也可在传代细胞(Vero)中连续传代。常用鸡胚肾细
胞,多次继代后可产生细胞病变,表现为胞浆融合,
形成合胞体,继而细胞坏死。相应的抗血清能抑制
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
14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呼吸困难、咳嗽,有气管罗音
(图片引自郑明球、蔡宝祥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治彩色图谱》)
15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感染后发生产蛋下降,蛋质低劣
(图片引自传染病教研室保. 存的动物传染病幻灯片)
16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产出的软壳蛋、薄壳蛋和畸形蛋
(图片引自传染病教研室保存的动物传染病幻灯片)
传染性支气管炎
(Infectious bronchitis,IB)
.
1
一、概述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鸡发生的一
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
呼吸型表现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罗音。生殖
道型表现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质量变劣。肾病变型表
现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腺胃型表现腺胃出血,
坏死,病鸡消瘦。
.
17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产出的粗壳蛋
(图片引自传染病教研室保存的动物传染病幻灯片)
.
18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产出的粗壳蛋及褪色蛋
.
3
病毒形态:病毒粒子呈梨形,有囊膜,囊膜上有纤突
(图片引自传染病教研室.保存的动物传染病幻灯片)
4
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型
IBV毒株用病毒中和试验将不同毒株分为很多 血清型。有人认为主要的血清型是 Massachusetts41 和 Connecticut(M41 、 C 型 ) , 其 他 为变异型。我国主要是M41型。引起肾病变的IBV 株有澳大利亚T株,美国主要是Gray和Holte株, 意 大 利 为 11731 株 。 对 肾 的 致 病 性 T 株 是 100 % 、 Holte株为90%、Gray株为85%、M41株为20%。 各血清型间没有或仅有部分交互免疫作用。
3.传播途径
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主要传播方式
是病鸡从呼吸道排出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染给易感
鸡。此外,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可经消化道传
染,也可经蛋垂直传播。.
10
4. 流行特点
呼吸型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发病率可 达100%,肾型与腺胃型流行缓慢,常发生于20~ 80日龄鸡,生殖道型发生于产蛋鸡。
7
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抵抗力
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不强,多数病毒 株在56℃15分钟灭活,-20℃可保存7年之久。病 毒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如在0.01%高锰酸钾3分钟 内死亡。病毒在室温中能抵抗1%HCl(pH2)、1% 石炭酸和1%NaOH (pH12)1小时。
.
8
三、流行病学 1. 易感动物
此外,冠状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包括血清学的变
异及致病型的变异。有证据表明在混合感染的情况
下,IBV可以发生重组,因此很容易出现新的血清
型或基因型,甚至是新的.致病型。
6
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培养
病毒能在10~11日龄鸡胚中生长。初次接种鸡
胚,多数鸡胚能存活,少数生长迟缓。随继代次数
增加,可增强对鸡胚的毒力,引起80%的鸡胚死亡。
.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除血清型很复杂外,其致病
型(生物型)也不尽相同,现有呼吸型、肾病变型、
生殖道型,1995年在我国出现的腺胃型等。致病型
与血清型没有相关性,不同致病型的鸡传染性支气
管炎病毒其血清学相关性可能很远,也可能很近,
而相同致病型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其血清学相
关性可能很远,也可能很近。
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因病原血清型多,使
免疫接种复杂化。感染鸡生长受阻,饲料消耗增加、
产蛋和蛋质下降、死淘率增加,给养鸡业造成巨大
经济损失。
.
2
二、病原
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一般特性
鸡 传 染 性 支 气 管 炎 病 毒 (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 IBV) 属 于 冠 状 病 毒 科 (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的一个代 表种。多数呈圆形,直径约80~120nm。基因组为 单股正链RNA,长为27Kb。病毒粒子带有囊膜和 纤突。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渗出物中。肝、 脾、肾和法氏囊中也能发现病毒。在肾和法氏囊内 停留的时间可能比在肺和气管中还要长。
5~6周龄以上鸡,突出症状是罗音、气喘和 微咳,同时伴有减食、沉郁或下痢症状。
病程一般为1~2周,有的拖延至3周。雏鸡的 死亡率可达25%,6周龄以. 上的鸡死亡率很低。12
生殖道型 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产蛋鸡产 蛋量下降,并产软壳蛋、畸形蛋或粗壳蛋。蛋的质 量变差,如蛋白稀薄呈水样,蛋黄和蛋白分离以及 蛋白黏着于壳膜表面等。
过热、严寒、拥挤、通风不良以及维生素、 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缺乏Hale Waihona Puke 及疫苗接种等均可促进本 病的发生。
.
11
四、症状
呼吸型 潜伏期36小时或更长,人工感染为 18~36小时。病鸡突然出现呼吸症状,并迅速波及 全群。4周龄以下鸡常表现伸颈、张口呼吸,喷嚏、 咳嗽,有呼吸罗音,病鸡全身衰弱,精神不振,食 欲减少,羽毛松乱,昏睡、翅下垂。常拥挤在一起。 个别鸡鼻窦肿胀,流黏性鼻汁,眼泪多,逐渐消瘦。 康复鸡发育不良。
本病仅发生于鸡,但小雉可感染发病,其他家 禽均不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 严重。有母源抗体的雏鸡有一定抵抗力(约4周)。 适应于鸡胚的毒株,脑内接种乳鼠,可引起乳鼠死 亡。
.
9
2. 传染源
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存在 于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的分泌液中,排出病毒, 污染的垫料、饲料和饮水,可成为传播媒介。病鸡 康复后可带毒49天,在35天内具有传染性。
肾型 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出现,病鸡沉郁、 减食,羽毛蓬乱,腹泻,排白色或水样粪便、迅速 消瘦、饮水量增加。雏鸡死亡率为10%~30%。
腺胃型 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出现,病鸡沉郁、
减食,羽毛蓬乱,腹泻,迅速消瘦、体重减轻。
.
13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雏鸡呼吸困难
(图片引自郑明球、蔡宝祥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治彩色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