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建议答题时间:45分钟)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2018湖北三市一企)哪位科学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了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 爱因斯坦B. 牛顿C. 伽利略D. 亚里士多德2. (2018柳州)小宁想通过一个例子给学弟们讲解惯性,下列实例中最恰当的是()A. 水总往低处流B. 磁铁可以把铁钉吸过来C.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就越大D. 百米跑运动员抵达终点时无法立刻停下来3.(2018嘉兴)近年来,车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下列车贴中的提示语属于防止因惯性带来危害的是()4. (2018菏泽)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5. (2018江西)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5题图A.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 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6. (2018广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第6题图A. 大于 5 NB. 等于5 NC. 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D. 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7.(2018南京)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轻质弹簧至图甲所示位置;松手后,木块最终静止在图乙所示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7题图A. 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B. 木块离开弹簧后最终会停下,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 木块离开弹簧后减速运动过程中,水平面对木块的阻力不变D. 图乙中,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填空题8. (2018盐城)2018年2月,我国运动员武大靖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金牌.在比赛中他用脚向后蹬冰面,人向前运动且速度加快,这不仅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还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滑过终点线后,由于________他仍向前滑行.9.(2018宜昌)如图,冰壶比赛时,运动员需要不断调节自己的运动.一名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鞋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而滑行鞋的鞋底为塑料制成,由此可以判断________(选填“橡胶”或“塑料”)的粗糙程度更大一些;运动的冰壶最终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摩擦力改变了冰壶的________.第9题图10.(2018铜仁)著名的北盘江大桥在修建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起重机将一个重为3×103N的建筑材料从地面匀速提升到桥面,在此过程中,吊绳对重物的拉力为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11. (2018百色)在水平地面上,用15 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30 N的物体,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到摩擦力为________N;当水平推力变为20 N时,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12.(2018安顺)如图所示,物体重 5 N,一人用20 N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第12题图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13. (2018陕西)请在图中画出悬浮于盐水中的鸡蛋所受力的示意图.第13题图14. (2018通辽)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请画出木块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第14题图15. (2018毕节)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所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如图甲所示.第15题图甲(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选填“远”或“近”).(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不考虑空气阻力,在图乙中大致画出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线.第15题图乙(4)在我们已学的物理知识中,也有用到这种“实验——推理”的研究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例).16. (2018盘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第16题图(1)此实验是根据__________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2)小明刚开始拉木块时,他的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静止,木块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木块被拉动,且越来越快,小明读出某一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N,他认为这时摩擦力的大小为 2 N,他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正错误后,小明完成了探究过程,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把木块沿竖直方向截掉一部分后,继续图甲的操作,测得摩擦力减小,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块各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直击中考1. (2018苏州)关于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也能做曲线运动B.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一定做曲线运动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只受一个力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不变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只受一个力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不变但方向一定改变2.(2018衡阳)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第2题图A.匀速直线下落B.匀速直线上升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3.(2018宜宾)如图是一只猴子在竹杆上玩耍的情景,猴子双手握住竖直竹杆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力F向下,F=mgB. 摩擦力F向上,F<mgC. 摩擦力F向上,F=mgD. 摩擦力F向下,F>mg第3题图第4题图4. (2018衢州)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B. 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C. 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D. 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5. (2018齐齐哈尔)物块A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小萍从t=0开始,每隔 2 s记录一次物块A的位置(用“·”表示物块A),如图丙所示, 6 s~12 s内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10 s~14 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第5题图6. (2018鞍山)图甲是被起重机加速向上吊起的货物.请在图乙中对该货物进行受力分析.第6题图7. (2018大庆)如图所示,请画出随传送带一起向下匀速运动的小物块的受力示意图.第7题图8. (2018河池)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张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第8题图(1)实验中发现两边的钩码质量不相等时,木块运动,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力的____________.(2)接着张三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到小木块不能平衡,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_______.(3)在另一小组实验中,李四用小车代替木块,如图乙所示,同学们认为李四的实验装置优于张三的实验装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素养提升1.(2018杭州)大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游轮上的A位置竖直向上起跳,落下时的位置在(不计空气阻力)()A. A位置的东侧B. A位置的西侧C. A位置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 (2018广州)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第2题图A. 向西加速B. 向东加速C. 向西减速D. 向东减速3. (2018河南)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题图参考答案及解析基础过关1. B2. D3. D4.B【解析】汽车轮胎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A不符合题意;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B符合题意;运动鞋底装鞋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C不符合题意;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手和球拍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掉,D不符合题意.故选 B.5.B【解析】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错误;汽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人对汽车的水平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B正确;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二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错误;汽车对人的推力与地面对人的摩擦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错误.故选 B.6.B【解析】由题可知,甲处于静止状态,甲受到的摩擦力与甲受到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1=f1=5 N;乙也处于静止状态,乙受到的摩擦力与乙受到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2=f2=10 N,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 B.7. C【解析】弹簧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形变量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A错误;木块离开弹簧后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错误;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木块离开弹簧后,减速运动的过程中,水平面对木块的阻力不变,C正确;图乙中,木块受到的重力作用在木块上,而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作用在水平面上,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而不是一对平衡力,D错误.故选 C.8.相互的运动状态惯性9.橡胶运动状态【解析】滑行时,鞋底与冰面间的摩擦力越小越好,滑行鞋的鞋底为塑料制成,说明塑料的粗糙程度小,橡胶的粗糙程度大;冰壶最终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是摩擦力改变了冰壶的运动状态.10. 3×103竖直向上11.1515【解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5 N;当水平推力变为20 N时,由于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5 N.12.5竖直向上【解析】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所受重力竖直向下为 5 N,则摩擦力竖直向上,大小也为 5 N.13.如答图所示第13题答图14.如答图所示第14题答图15. (1)同一相同(2)小远(3)如答图所示(4)真空不能传声实验第15题答图【解析】(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当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运动的速度相同;(2)毛巾、棉布、木板粗糙程度依次变小,阻力变小,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随时间不变,具体如答图所示;(4)初中物理中还用到“实验推理法”的有“真空不能传声实验(因为我们不能得到绝对的真空)”.16. (1)二力平衡(2)变大没有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3)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没有控制压力不变将截掉的部分又叠放在木块上面【解析】(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拉力的大小;(2)由于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大小相等;由于拉力在增大,所以摩擦力也在增大;他操作中的错误是:没有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3)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不变;改进的方法是:将截掉的部分又叠放在木块上面.直击中考1.C【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一定是受非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肯定不能做曲线运动,A错误;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可能做曲线运动,也可能做加速或减速的直线运动,B错误;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只受一个力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不变;C正确,D错误.故选 C.2. D3.C【解析】猴子双手握住竖直竹杆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其重力,C正确.故选 C.4. C5. 6 5.5【解析】由题图丙可知,在6~12 s内物块做加速运动,在12 s后做匀速运动,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由题图乙可知,摩擦力大小为 6 N,所以在 6 s~12 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6 N;10 s~14 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为v=st=22 cm4 s=5.5 cm/s.6.如答图所示第6题答图【解析】加速上升的货物,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由于加速上升,则F>G,如答图所示.7.如答图所示第7题答图8. (1)大小相等(2)同一直线上(3)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解析】(1)木块受到的绳子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当钩码的质量相等时,木块受到的绳子的拉力相等,木块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力的大小相等;(2)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木块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了,松手后小木块不能平衡,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用小车代替木块,减小了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可以忽略摩擦力对小车平衡的影响.核心素养提升1.C【解析】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大游轮匀速直线运动时,人从大游轮竖直向上起跳时,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仍然保持与游轮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所以会落在起跳点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 C.2.C【解析】由图可知,先拍时广州塔离小芳的距离较远,后拍时,广州塔离小芳的距离较近,由此可知,车是向西运动的;若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杯中的水不应该向外洒出,故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若车向西做加速运动,则杯中的水应该向东洒出;若车向西做减速运动,则杯中的水向西洒出,符合乙图中后拍照片情形,故车是向西减速运动.故选 C.3.不会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仍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距离保持不变【解析】小车停止前,两个物体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两个物体和小车具有相同的速度,当小车突然停止时,两个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大小不变的速度向前运动,由于接触面光滑,因此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相同,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两个物体间的距离不变,一定不会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