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代维投标技术标部分

地铁代维投标技术标部分

安全管理方案1.1安全目标1.2安全管理措施⑴进场前前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保证体系,做到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及时向全体施工人员贯彻上级有关各种安全文件精神,组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对不安全因素及时解决处理。

⑵必须坚持每周安全活动日制度和班前讲话制度,系统地学习各项安全制度及操作规程,对每周中关键部位的安全情况进行讲评。

⑶工地设专职安全员一人,负责工地的安全检查监督工作,对各种不安全因素及时督促工地进行整改,对工地安全工作执行安保科一票否决权。

⑷汽车、吊车司机、电工、电焊、气焊等特殊工种不得由非本岗位人员代替操作,每人必须有该工种的安全操作许可证。

⑸每项工序开工前,工程师必须作出书面安全交底,班组长每天上班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

(6)项目经理部应认真组织学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加强危害辨识,依据项目的特性分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施工专业性质、工程试车阶段等)进行危害因素的识别,进行危害辨识要有施工班组长参加;(7)作业班组的安全活动每天都要进行,对识别出的危害因素按照项目制定措施进行防护;(8)加强安全警示教育,针对以往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预防措施,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对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加强对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

(9)进入行车区范围内作业时,必须经过运营公司同意且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作业,未经批准或未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施工机具、材料、人员等均不得进入行车区。

(10)进入区间作业时,必须穿荧光背心、安全警示灯具。

(11)施工现场各种料具、构件、机械电气设施、必须按平面图布局设置、存放和摆设。

(12)施工现场要有醒目的安全标语,并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标志和安全色标。

(13)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消防器材及设施,在作业区周围均匀设置六组8Kg手提干式灭火器。

(14)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设备,行灯照明必须有防护罩。

(15)各类施工、加工机具自身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16)电焊机一、二次线应用接线柱接线并加罩防护。

(17)电焊机一次线不长于5m,二次线不长于30m。

用电设备线路必须经常检查绝缘是否良好,雨雪过后,及时检查电器绝缘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合格时才能投入使用。

(18)手持电动工具应选用Ⅱ类电动工具,并安装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若使用I类工具时还应作好保护接零。

(19)脚手架搭设前要有设计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搭好后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0)脚手架严格按规定选择杆件、零配件,按规定与构筑物连接,搭设脚手架,支设安全网和设置防护栏杆。

(21)脚手架拆除时要清理脚手架上的杂物,设置警戒范围,自上而下的拆除,不允许上、下同时作业。

1.3安全用电技术保证措施⑴施工用电必须严格执行用电工作票制度。

⑵电气安全三级保护联网设备原则(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

总配电箱设在电源附近,总配电箱到各主配电箱,各主配电箱到各单机开关箱的距离均不得大于30m。

开关箱距用电设备距离应掌握在3m内。

⑶各级配电箱中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应标明送电或控制范围。

⑷各级配电电源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单机用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

⑸所有配电箱在使用过程中操作顺序,送电操作:总配电箱→主配电箱→分配电箱→用电设备。

停电操作:用电设备→分配电箱→主配电箱→总配电箱。

⑹各级配电电器安装在绝缘电器安装板上,二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合理匹配。

⑺各级配电箱牢固设置,箱底距地面不小于1.2m。

⑻施工现场电力线路采用TN-S保护系统。

⑼施工现场严禁利用大地作零线。

保护零线不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且单独敷设,不作它用。

⑽保护零线截面,不小于工作零线截面。

⑾与电气设备相连保护零线截面为2.5 mm2绝缘多股铜线。

⑿施工现场设置避雷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工作接地/重复接地的电阻小于4Ω。

⒀所有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1.4安全用品的使用与管理1)凡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2)凡2m及2m以上的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3)进入行车区作业时必须穿荧光背心,持安全警示灯具。

4)进行电气作业必须穿绝缘鞋,带绝缘手套。

5)为职工配备或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必须教育职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不懂得防护用品用途和性能的,不准上岗操作1.5特种作业培训1)对从事电气、起重、焊接、车辆驾驶、制冷、易燃易爆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严格考核并取得合格操作证(执照)后,才能准其独立操作。

2)项目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

3)高处作业中的安全带、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4)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架子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5)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6)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7)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

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

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8)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9)因作业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1.6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重要环节,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安全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制定纠正措施,保证职工的安全。

一、安全检查方法分类安全检查可以分为定期性、经常性、季节性、专业性、综合性的安全检查。

定期性检查。

是公司或项目部组织的定期全面的安全检查。

检查周期一般为:公司每年组织一次,主管部门每季或每月组织一次,项目部每月或每周一次,班组、岗位按一定周期进行检查。

定期检查的面广,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经常性检查。

由项目部负责人或安全人员根据生产情况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的经常性检查。

检查中要狠抓易发生和可能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

季节性检查。

由项目部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生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季节检查。

如冬季防冻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检查。

这种检查可提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专业性检查。

由项目部组织,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根据各专业特点,而进行的专业安全检查。

此类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用于检查难度较大的项目。

通过检查,发现潜在问题,研究整改对策,进行技术改造,及时消除隐患。

综合性检查。

一般由主管部门组织,对下属各项目部进行的全面综合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能引起个职能部门的重视,整改措施能及时落实,必要时也可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性评价。

二、安全检查的内容从面向被检查的对象来说,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查现场、查隐患,是安全生产检查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主要以查现场、查隐患为主,通过深入现场,检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以及相应的安全卫生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查思想在查隐患,努力发现不安全因素的同时,应注意检查项目领导的思想路线,检查他们对安全生产是否正确;是否把员工的安全健康放在了第一位;其次,检查领导和员工对事故预防工作的认识。

(3)查管理、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也是对安全管理上的大检查,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安全教育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4)查事故处理检查项目对工伤事故是否及时报告、认真调查、严肃处理;是否已采用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在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中,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和季节特点,做到每次检查的内容有所侧重,突出重点,真正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班组安全检查内容(1)明确有安全员。

(2)班组的各项安全记录做到了准确、齐全、清晰、工整,记录本管理完好、整洁。

(3)班组和每个岗位都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新职工、新调换工种的工人,离岗一个月后上岗前全部进行了班组安全教育及考核,教育考核有记录。

(5)特种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6)每周按规定的内容进行了安全活动,做到了人员、时间、内容三落实,活动有记录。

(7)全班人员都有自己的安全检查点,巡回检查路线及标准,并按点、路线、标准进行了检查,检查有记录。

(8)按时进行班前安全讲话及班后安全讲评,并有记录。

(9)连续工作的班组认真执行了交接班制度,并有记录。

(10)危险施工现场有安全监护人,严格执行监督检查,每次都应有记录。

(11)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具、用具、仪表、仪器、容器都有专人保管,有安全检查责任牌,按时进行检查,检查有记录。

(12)所有设备、设施、工具、用具必须完好,安装前符合要求;部件、附件完好齐全,连接牢固;防护、保险、信号、仪表、报警完好齐全,准确灵活,作用有效,该检验的应有记录,符合规定标准;所有场地的油气水管线,闸门无跑、冒、滴、漏现象。

(13)应装置安全标志的地方,按标准装置且标志完好清晰。

(14)工作场地平整、清洁、无危险设施;所用的材料,使用的用品、工具堆、摆放符合安全要求;光线、照明要符合国家标准,应装置安全防护的地方都按标准进行了安装。

(15)设备、设施等高处部位,无没有固定的工具及其它物件。

(16)电气、电路安装正确、完好,该使用防爆电气的地方,按要求使用,应装防静电装置的地方,正确装置了防静电装置。

(17)消防设施、器材、工具按要求配备,保管完好,定期进行检验维修,实行了挂牌制。

(18)禁烟火的生产场所,无火源及烟蒂、火柴棒,动火作业按要求办理动火手续,并制定严格的防护措施。

(19)进行有毒、有害的作业,有安全防护措施。

(20)工作场所无生产中不需用的电炉、煤(汽、柴)油炉和液化气炉,经过批准使用的有安全规定,并按规定执行。

(21)应安避雷装置的地方,按要求正确地进行了安装。

(22)环保治理设施完好,运转正常,有运转记录。

(23)工作场所三废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4)所有上岗人员都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岗位练兵。

(25)所有上岗人员都熟悉本岗位,本班组的安全生产预防措施,可通过现场抽考来验证。

(26)所有上岗人员都正确使用了劳动保护用品、用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