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中铁六局昆玉项目部编号:KY-II-C2-7-路03-1- 0001工程名称昆玉铁路站前二标项目名称路基图纸编号/ 交底部位路堤填筑交底内容施工单位:中铁六局昆玉项目部 编号:KY-II-C2-7-路03-1- 0001 工程名称 昆玉铁路站前二标项目名称 路基 图纸编号/交底部位路堤填筑一、设计概况结构组成: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顶填筑0.6m 厚碎石垫层夹两层土工格栅,基床以下路堤填筑C 组填料,基床底层填筑1.9m 厚A 、B 组填料,基床表层填筑10cm 厚中粗砂夹复合土工膜+50cm 厚级配碎石。
具体结构见下图:二、路基施工填筑要求1、优选填料①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应按照施工图要求选用C 组及以上填料,经监理检验合格同意后即可施工。
②基床底层填料选用A 、B 组填料,基床表层填料选用A 组填料。
2、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全面采用机械化施工,禁止采用淘汰或落后的施工工艺、材料或设备。
采用不小于20T 重型振动碾压机进行碾压。
3、分层放线测量,并设置填土边线和松铺高度控制标志确保路基半宽和边坡坡率,避免工后10cm厚中粗砂夹复合土工膜+50cm级配碎石A、B组土或改良土1.9米路基本体填土碎石垫层土工格栅1:1.51:1.5水泥搅拌桩处理宽度(n ×X )水泥搅拌桩长路堤填高H路基填筑一般断面图施工单位:中铁六局昆玉项目部编号:KY-II-C2-7-路03-1- 0001工程名称昆玉铁路站前二标项目名称路基图纸编号/ 交底部位路堤填筑补帮。
碾压到边,确保边坡密实度。
4、严格控制松铺厚度。
以每层放线、设置松铺高度控制标志为基本措施加以控制,控制分层厚度是保证压实质量的前提条件,基床以下路堤分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5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
5、填料中含有粒径超标的大石块,应予清除或破碎。
6、每个分层面均须整修横坡、并满足平整度要求。
7、严格进行分层检测。
必须严格执行每层压实指标检测。
基床以下按双指标(地基系数K30和压实系数K)、基床部分按(地基系数K30、孔隙率n和压实系数K)。
三、压实标准①压实系数K:用灌砂法检测,每压两遍检测一次。
②地基系数K30:每压两遍检测一次。
③动态变形模量Evd:每压两遍检测一次。
④压实厚度:碾压作业前及完成后各测量一次。
⑤压路机速率:每压一遍记录一次。
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标准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A、B、C(不含细粒土、粉砂及易风化软质岩)组填料地基系数K30(MPa/m)≥90 ≥130 压实系数K ≥0.9 / 基床底层材料组成及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标准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A、B、C(不含细粒土、粉砂及易风化软质岩)组填料及改良土地基系数K30(MPa/m)≥110 ≥150 孔隙率n <28 <28压实系数K ≥0.95 /施工单位:中铁六局昆玉项目部编号:KY-II-C2-7-路03-1- 0001工程名称昆玉铁路站前二标项目名称路基图纸编号/ 交底部位路堤填筑基床表层材料组成及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标准地基系数K30(Mpa/m)孔隙率n 压实系数K级配碎石≥190 <18 /四、施工工艺基床以下路堤施工①、施工测量首先放出路基中线及基床表层边线,再根据边坡坡率推算测出摊铺边界,基床以下路堤每20m 断面设置中线控制桩和边线控制桩,在路基两侧摊铺范围外50cm处画上石灰线,并用白灰撒出方格网。
②、分层填筑路堤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
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两边向中部填筑。
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宜小于50cm。
③、填料整平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平整,达到填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并应作出向两侧横向排水坡,坡度为4%。
整平后先进行含水量的测试,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2%~+2%之间,含水量过大要进行晾晒处理,含水量过小则需先洒水再碾压。
④、填料碾压压实顺序应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m。
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每遍碾压完成进行一次检测,直至两项控制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静压一遍进行收面。
⑤、控制要点a、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质量、含水率、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度符合实际施工单位:中铁六局昆玉项目部编号:KY-II-C2-7-路03-1- 0001工程名称昆玉铁路站前二标项目名称路基图纸编号/ 交底部位路堤填筑要求后再进行碾压。
b、路堤填筑几何尺寸验收标准见下表基床以下路堤检验表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 中线至边缘距离±5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量2 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量3 横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4 平整度不大于15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处 2.5m长直尺量测基床底层施工①、基床底层填筑采用A、B组填料。
②、控制要点a、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质量、含水率、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度符合实际要求后再进行碾压,已填筑好的的基床底层应控制车辆的通行。
b、路堤填筑几何尺寸验收标准见下表基床底层检验表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 中线至边缘距离+50,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尺量2 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尺量3 横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2个断面坡度尺量4 平整度不大于15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 2.5m长直尺量测施工单位:中铁六局昆玉项目部 编号:KY-II-C2-7-路03-1- 0001 工程名称 昆玉铁路站前二标项目名称 路基 图纸编号/交底部位路堤填筑5厚度±3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 抽样检验3点水准仪测基床表层施工工艺基床表层填筑前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主要包括宽度、横坡、平整度、基床底层顶面高程;核对基床底层压实标准;不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的,对基床底层进行整修,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框图(1)施工测量基床表层每10m 断面设置中线控制桩和边线控制桩,在路基两侧摊铺范围外20cm 处打入挂线钢筋,用钢丝绳按松铺厚度进行高程控制,用紧线器固定。
(2)砂垫层施工施工顺序:基床底层处理→铺设底砂→覆盖土工膜→铺设面砂→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
铺设底砂:根据现场需用量,用自卸车运至现场,使用装载机配合人工的方式散铺摊平,并与基底同一个坡度,底砂厚度为5厘米,砂垫层不宜直接压实,待填筑级配碎石料时进行压实,砂垫层中不得含有尖锐杂物及碎石。
覆盖土工膜:土工膜沿路基纵向方向进行铺设,以线路中心两侧从低向高对称铺设,并使用砂袋压住,以防风动,砂袋保留到铺设面砂;土工膜的连接采用搭接方式,搭接宽度不小于30厘米,验收基床 底层区段 搅拌运 输区段 摊铺碾压区段 检测修整阶段测 量 放 样 检 验 修整基床底层拌合 运输 碾 压修整养护摊铺 检测 试验施工单位:中铁六局昆玉项目部编号:KY-II-C2-7-路03-1- 0001工程名称昆玉铁路站前二标项目名称路基图纸编号/ 交底部位路堤填筑且顺坡搭接,高的一端覆盖于低的一端,接缝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得小于1.0米;土工膜施工结束后,如有破损,应用3倍于破损面积的土工膜进行粘接;土工膜应拉平,不得褶皱。
铺设面砂:面砂厚度为5厘米;面砂采用人工或轻型机械进行施工,不得使用自卸车等重型机械;面砂铺设完毕后,不得在其上行走车辆和其他机械。
(3)级配碎石拌合级配碎石混合料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合料要求拌合均匀,按照试验配合比采用不同粒径的碎石和石屑,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级配和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4)级配碎石运输为减轻级配碎石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自卸车运输时慢速行驶。
根拌合站的拌合能力及摊铺机的摊铺能力,合理配置运输车辆,拌和好的级配碎石要尽快运输至现场进行摊铺碾压。
(5)级配碎石摊铺基床表层50cm厚的级配碎石分二层施工,每层填筑压实的厚度为25cm。
第二层虚铺厚度根据第一层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第一层虚铺厚度按28cm控制,用装载机进行摊铺,平地机进行平整。
摊铺整平应倒退施工,即一边上料,一边向前推进,机械压着填料向前推进。
两侧自然溜坡,并辅助人工拍坡。
⑤级配碎石碾压分层摊铺好后,采用一台20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时,先静压,后震动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由两侧路肩向线路中心进行碾压。
碾压时,横向重叠宽度不小于40cm,纵向搭接不小于3m。
⑥检测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表面高程、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宽度、平整度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符合下表规定。
基床表层检验表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 中线高程±1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水准仪测2 路肩高程±1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水准仪测3 中线至路肩边缘0,+2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量施工单位:中铁六局昆玉项目部编号:KY-II-C2-7-路03-1- 0001工程名称昆玉铁路站前二标项目名称路基图纸编号/ 交底部位路堤填筑距离4 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量5 横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6 平整度不大于1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2.5m长直尺量五、沉降观测沉降监测工艺简介与流程(1)路基基床以下沉降观测:路堤填筑前,沉降板应埋入地基底层并嵌入10cm,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顶端测杆高度,上口加盖封住管口。
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后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测量,第1次测出初始值,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1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
(2)沉降监测流程监测元器件的埋设→监测观测资料→整理→数据分析。
监测断面的设置与观测地基换填渗水土经碾压处理合格后,进行地基沉降的动态观测。
观测基桩必须置于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并定期进行复核校正。
按100-150m间距在线路中心线处埋设地基沉降板,在两侧坡脚外2m、10m 处各布置水平位移观测边桩;在填土过程中,应根据观测结果整理绘制“填土高度-时间-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沉降趋势,判定地基的稳定性。
沉降板的制作及埋设要求沉降板由钢底板、金属测杆(φ4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φ49mmPVC管)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