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制剂与加工(A卷)

农药制剂与加工(A卷)

一.名词解释题(6*3’)
1.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Agent,或Surfactant,简写SAA):是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合物,它溶于液体,特别是水中,在低浓度时也能在液体或气体表面或其他界面上定向吸附,使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显著降低。

2.CMC值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

3.农药原药由专门的化工厂生产合成的农药,它含有高含量的农药有效成分(Active ingredient, 简称AI)及少量相关杂质。

4.乳油乳油(Emulsifiable concentrate,EC)是指将原药(原油或原粉)按一定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农药专用乳化剂与其他助剂,配制成的一种均相透明的油状液体,它与水混合后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5.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分子向心收缩的力。

6.悬浮剂固体原药分散、悬浮在含有多种助剂的水介质或油介质中能流动的高浓度黏稠剂型。

以水为介质的浓悬浮剂常简称为悬浮剂。

7.胶束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会互相吸引,从而使得分子自发形成有序的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减小了憎水基与水分子的接触,使体系能量下降,这种多分子有序聚集体称为胶束。

二.填空题(1’/空,51’)
1.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是具有两亲性的分子结构,在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表现出两点性质:1)在气液界面上定向排列,形成单分子膜;2)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可以形成胶束。

2.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加工及应用中的作用常为润湿作用、分散作用、乳化作用、增溶作用和洗涤作用。

3.有关分散作用原理,较为成熟的三大基本观点是分散剂吸附机理、分散粒子的表面电荷和空间位阻。

4.乳化作用形成乳状液,分散作用形成悬浮液。

5.增溶作用形成胶体溶液,溶解作用形成分子溶液。

6.按粉剂细度及特殊用途划分,粉剂分为一般粉剂、无漂移粉剂、超微粉剂、追踪粉剂与浮游粉剂。

7.粉剂、可湿性粉剂和可溶性粉剂的使用形状分别为固态、悬浮液和溶液。

8.在农药剂型加工中EC、WP的英文全称分别是Emulsifiable concentrate、Wettable powder,代表的农药剂型分别为乳油和可湿性粉剂。

9.可湿性粉剂的主要性能要求有湿润性、悬浮性、起泡性、流动性、分散性、水分含量、细度、贮藏稳定性。

10.农药剂型中着色剂除了与一般物质区别起警示作用,同时起到产品分类作用,黑色代表杀菌剂,红色代表杀虫剂,绿色代表除草剂。

11.可湿性粉剂悬浮率测定中,悬浮率公式x1%=10/9*(m1-m2)/m1*100,其中m1代表称取的样品量,m2代表残留的质量。

12.按粒子大小,可将粒剂分为大粒剂、颗粒剂和微粒剂。

13.对可湿性粉剂来讲,湿润性有两大含义:1) 药剂本身倒入水中能被水湿润下降形成悬浮液而不是浮在上面;2) 药剂的稀释液(悬浮液)充分地湿润植物和有害生物体的表面,使药剂成分发挥触杀和胃毒作用。

14.填料本身无药效,主要对原药起稀释作用和吸附作用.
15.按分散介质不同,悬浮剂分为水悬剂、油悬剂和干悬浮剂。

三.作图回答(7’)
图示并回答表面活性剂如何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四.简答
1.简述农药加工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方向(4’)
重要性 1)满足农药使用;2)稀释作用;3)优化生物活性;4)高毒农药低毒化;5)提高原药储存期的稳定性;6)扩大使用方式和防治对象;7)控制原药释放速度;8)具有增效、兼治、延缓抗性的作用。

发展方向(1)加强法规管理,制定政策导向,限制高毒、高污染的农药剂型及制剂的生产使用;(2)鼓励开发、推广高效、安全和环境友好的新剂型和新制剂;(3)继续研究开发新的加工工艺及设备;(4)开发多性能的农药助剂;(5)加强农药加工的基础理论研究;(6)改进农药包装。

2.粒剂对于粉剂和喷雾液剂有显著的补充作用,它有哪些特点?(6’)
A避免微粉飞扬,污染周围环境B减少施药过程,操作人员身体附着或吸入微粉,可避免中毒事故(粉剂、乳油易发生)C高毒农药低毒化D可控制有效成分释放速度,延长持效期E 施药时方向性强F不附着于植物茎叶上,避免直接接触产生药害(其他剂型难于避免)
五.论述题
1.按其在制剂加工中所起作用列举农药助剂种类及每种助剂的至少一种作用。

(10’)
乳化剂使油滴与油滴之间、水滴与水滴之间不能很快聚合,达到最佳的两相平衡,使乳状液稳定存在;分散剂降低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微粒的聚集;
润湿剂降低液固界面张力,增加液体对固体表面接触或增加对固体表面润湿和扩展;
渗透剂增加和促进液体进入固体内部;
溶剂、助溶剂溶解和稀释农药活性组分,调整制剂含量*增强和改善制剂加工性能*赋予制剂特定性能;载体稀释、吸附、增稠;
稳定剂保护和增强产品性能稳定性,保证在有效期内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防冻剂降低加工制剂的结冰点;着色剂使制剂染上某种颜色,起警戒作用与分类作用
2.随着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浓度增大,溶液内部将发生什么变化?(分C<,>,=CMC三种情况讨论)(10’)
1) C < CMC,分子在溶液表面定向排列,表面张力迅速降低;
2) C = CMC,溶液表面定向排列已经饱和,表面张力达到最小值。

开始形成小胶束;
3) C > CMC,溶液中的分子的憎水基相互吸引,分子自发聚集,形成球状、层状胶束,将憎
水基埋在胶束内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