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肥料学试题十六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十六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十六答案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各3分,共15分)
1、氮的利用率: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占施入土壤氮素的百分率。

2.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吸湿后,其中的磷酸一钙会与过磷酸钙所含的杂质硫酸铁、铝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

3.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转化成无机矿质养分的过程
4.土壤经度地带性: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从东到西,土壤类型有规律的更替。

5、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二、填空题(各0.5分,共12分)
1、土壤的基本组成物质有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2、绿肥除具有一般有机肥的作用外,还具有生物改土、生物固氮、生物覆盖等特殊作用。

3、土壤腐殖质由胡敏酸、胡敏素、和富里酸三部分组成
4、常见的粘土矿物有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北方土壤富含

5、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包括土壤的粘结性、粘着性、涨缩性和可塑性,影响着土壤的耕性
6、常用磷肥按其溶解度可分为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三种类型
7、作物缺钾的症状一般最先在_ 老叶上 _表现出症状,水稻缺钾的主要症状是下部叶片出现褐色斑点。

三、判断题。

(各2分,共10分)
1、土壤矿物质是指土壤中所有无机物的总合。

(√)
2、溶解作用属于物理风化的一种方式。

(×)
3、当植物根系的吸水力小于土壤水分的保持力时,土壤水分就能被植物利用。

(×)
4、碱性土不一定是碱化土,而碱化土肯定是碱性土(√)
5、烟草“花叶病”是由于缺少铁引起的。

(×)
四、选择题(各2分,共20分)
1、属于原生矿物的有【 A 】
A 白云母
B 高岭石
C 伊利石
D 蒙脱石
2、石英属于【 B 】
A 砂岩
B 花岗岩
C 石灰岩
D 板岩
3、高岭石是【 A 】黏土矿物
A 1:1型
B 2:1型
C 1:2型
D 2:2型
4、黏土中砂粒含量占土壤颗粒重量组成的【 C 】
A 0%~30%
B 0%~40%
C 0%~55%
D 10%~55%
5、苹果“小叶病”是由于缺少【C】
A 磷
B 铜
C 锌
D 氮
6、堆肥的堆制过程中为了加速堆肥腐熟,调节碳氮比,一般加入适量的【A】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微肥
7、适合于水田施用的肥料是【A 】
A NH4CL B(NH 4)2SO4 C NH4HCO3 D CO(NH2)2
8、属于速效磷肥的是【D】
A 钙镁磷肥
B 磷矿粉
C 钢渣磷肥
D 过磷酸钙
9、15-12-17复合肥属于()浓度复合肥。

【B 】
A二元,高浓度; B 三元,高浓度;C三元,低浓度;D多元,高浓度
10、容易挥发的化肥品种有【A 】
A碳酸氢铵 B 硫酸铵C普钙 D人粪尿
五、简答题(25分)
1.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作用?
答: 1)营养库的作用——1分
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1分
3)雨水涵养作用——1分
4)生物的支撑作用——1分
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1分
2、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有几种类型?
答:1)物理风化——1分
2)化学风化——1分
3)生物风化——1分
事实上,这三类风化作用不是孤立进行的,常是同时同地发生且相互影响的。

——1分
3、各级土粒的理化特性有什么不同?它们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有何差异?答:1)石砾及砂粒它们是风化碎屑,其所含矿物成分和母岩基本一致,粒级大,抗风化,养分释放慢,比表面积小,无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吸附性。

无收缩性和膨胀性。

SiO2含量在80%以上,有效养分贫乏。

——2分
2)粉粒颗粒较小,容易进一步风化,其矿物成分中有原生的也有次生
的,有微弱的可塑性、膨胀性和收缩性。

湿时有明显的粘结性,干时减弱。

粒间孔隙毛管作用强,毛管水上升速度快。

SiO2含量在60%—80%之间,营养元素含量比砂粒丰富。

——2分
3)粘粒颗粒极细小,比表面积大,粒间孔隙小,吸水易膨胀,使孔隙
堵塞,毛管水上升极慢。

可塑性、粘着性、粘结性极强,干时收缩坚硬,湿时膨胀,保水保肥性强,SiO2含量在40%—60%之间,营养元素丰富。

——2分
4、与根部营养相比较,叶部营养有哪些特点?
答:1) 直接供给植物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

—1分
2) 叶部营养吸收快,能及时满足植物的需要。

—1分
3) 叶面施肥能影响到植物的代谢—1分
4) 施用微量元素和补充大量营养元素的重要手段—1分
5、植物氮、磷、钾营养失调症有哪些?
1)植物缺氮时,由于含氮的植物生长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质量分数
降低等原因,植物生长点的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减慢,植株矮小、瘦弱,植物的分蘖或分枝减少。

供氮过多时,叶绿素大量形成,叶色浓绿。

构成细胞壁的纤维素、果胶等物质减少,细胞壁发育不良,变薄,易于倒伏和发生病虫危害,同时营养生长期延长,出现贪青晚熟。

——2分
2)磷素营养失调时的症状较为复杂。

缺磷时,植株生长发育迟缓、矮小、
瘦弱;在缺磷的初期,叶片较小,叶色呈暗绿或灰绿,缺乏光泽,如玉米、大豆、油菜和甘薯等的茎叶上会呈现紫红色斑点或条纹;缺磷严重时;叶片枯死脱落。

磷素过多对作物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为磷增强了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糖分,使禾谷类作物无效分蘖增多,瘪粒多。

——2分
3)植物缺钾时,通常是老叶和叶缘先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


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叶中部叶脉仍保持绿色;严重时,整张叶片变为红棕色或干枯状,坏死脱落,根系少而短,易早衰。

——2分六、简述题(9分)
植物对氮、磷、钾的的吸收和同化有哪些特点?
1) 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同化
①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与同化:植物一般主动吸收硝态氮,代谢作用显著影响硝态氮的吸收。

——1分
②植物对铵态氮的吸收与同化:植物吸收铵态氮的机理有两种见解,植物吸收NH4+—N与K+相似,吸收两种离子的膜位点(载体)相似,故出现竞争现象。

——1分
③植物对有机氮的吸收与同化:酰胺态氮植物能够吸收简单的有机氮。

——1分
总之,植物主要吸收和利用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是植物氮素营养的主要供应方式。

极少量吸收利用其他形态的氮,只能作为植物氮素营养的辅助供应方式。

——1分
2) 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同化
①作物吸收的磷(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两大类)主要以无机磷为主。

——1分
②植物根能从极稀的土壤溶液中吸收磷,通常根细胞及木质部汁液中的含磷量比土壤溶液高100-1000倍,故磷的吸收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吸收。

——1分
③根系的根毛区存在有大量的根毛,具有较大的吸收面积,是吸收磷酸盐的主要区域。

——1分
④作物的种类及土壤条件等影响到作物对磷的吸收。

——1分
3) 植物对钾的吸收和利用
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钾(K+),其吸收方式有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

——1分
六、计算题(9分)
某土壤每公顷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g/kg,该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率为2%,假定所施有机物质为紫云英,其腐殖化系数为0.20,含水率为80%,问每年每公顷至少施入多少紫云英才能维持该土壤有机质的平衡?(该土壤容
重为1.2g/cm3,耕层厚度为30cm)
解:耕层土壤质量为
30*10-2*10000*1.2=3.6*103(吨)——2分
耕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
3.6*103*103*20‰=7.2*105 (kg)——1分
土壤有机质每年消耗的数量为
7.2*105*2%=1.44*104(kg)——2分
每年每公顷至少施入紫云英的量为
1.44*104÷0.2÷(1-80%)=3.6*105(kg)——2分
答: 每年每公顷至少施入紫云英的量为3.6*105kg。

——1分答:小麦日耗水量为6.9mm。

——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