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爱你汉字》教学课件(定)
《我爱你汉字》教学课件(定)
小篆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 一连串的改革;其中,统一文字就是 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统一后的字 称为小篆.此种书体上承东周时秦 国器铭与刻石文字,会融各地书风 而成,为中国第一次统一之字体,居 书史转变之关键.
甲骨文
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因 刻在乌龟甲壳和牛的肩胛骨上,故 称"甲骨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 事,气候,习尚等许多方面,是研究当 时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先后出 土约14万片,单字总数约4500个, 可认者约1700字.甲骨文是现在汉 字的"祖先",距今约3000多年,我国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即从那时开始.
汉字知识
结绳说
八卦说
汉
字
❖ 河图洛书说
的 来
仓颉造字说
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 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 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 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 “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 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 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 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 者。
“甲骨文字举例”和“甲骨文与现汉字对照”
车
“甲骨文字举例”和“甲骨文与现汉字对照”
❖监←鉴
“甲骨文字举例”和“甲骨文与现汉字对照”
甲骨文写的书法
❖ 2、金文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谓青铜器是铜和
锡合金制造的器皿。这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青, 故称青铜器。主要有乐器“钟”,食器“彝,尊,爵”, 洗器“盘”,兵器“戈,戟”等。金文的内容,最初只 是铸刻一些代表族名,国名的符号。后来基本上记功绩, 受封赏,刻铸以传后代,来显其荣。因古代人用钟鼎作 为铜器的总称。前人曾称这种文字为“钟鼎文”,又因 为言辞多是为了“铭刻不忘,永作记念”,又称“铭 文”。这些称呼都不能概括其特点。因此,后人便改称 金文,使文字摆脱了图画性。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一块里 程碑。金文的形体和结构与甲骨文相似,因为金文是把 字刻在模子上再浇铸而成,比较容易写,所以它的笔画 特点是:字形圆转,大小均匀。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 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但还有较多的异体字。
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吧?让我们继续一 起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 的事。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 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 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 书法一直散发著艺刻在龟甲兽骨上 (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 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 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 熟的汉字材料。 •甲骨文骨片和“众人协田” 牛骨刻辞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 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它的 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 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 的画。 同学们看一看有没有 你认识的字?
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 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 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 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图为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 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 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
结构的基础.图为汉隶
楷书:
中国东汉(25--220)末 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 书出现了.楷书的创始人钟 繇 .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 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 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孟 鼎 铭 文 ( 西 周 )
王 孙 遗 者 钟 ( 楚 )
“金文字举例”和“金文与现汉字对照”
草书与行书 :
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 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 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
封面 目录 下页 封底
汉字的演变
在几千年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为了记录语言、 相互交际的需要,人们在不断地改进着汉字 的书写形体。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体,字体 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 书(主要指小篆)、隶书和楷书。
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 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 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么均匀、那么优美。于是 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这是造字的开 始。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 草木等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当仓颉把造的字写给人们看时,大家高兴极 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眼,说这个字躯干弯曲, 末梢放纵;那个字两边修长,躯干矮短;这个字 外部轻灵,内部紧凑;那个字不方不圆,若行若 飞;这个字如龙蛇盘绕,那个字似鹰隼雄立…… 还有的人评论说,远看这些字,如鸿鹄群游,迂 回绵延;近看这些字,好像布阵排兵,井然有序。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 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 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 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 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 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 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这样的时间过 了很长很长。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 达、交换、记忆等,古人曾发明、使用过 “结绳记事”。他们用长短不同、颜色有别 的细绳,根据需要,在间隔不等的距离,打 上不同形式的结,然后再依次拴在一根较粗
的其主中绳记上载。的,大到历史事件,小到口角 纷争,内容非常广泛。记事人经常手捻 绳结,进行记忆和讲述,以传给后人。
还有的人曾经使用过“物语”,就是用 一件具体事物代表一种固定的含义。比如,有 的用司哈(小柿子叶)表示“我很苦闷”,有 的用火(表示“我要找你”。这些虽然也属于 交流思想与情感的工具,使用起来却困难重重。 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就这样,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汉字诞生了。
我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 来历。阅读这个传说,主要让学生了解到 最早的汉字是从模拟事物的形状开始创造 的。
❖ 《“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 的知识短文。它告诉我们,“册、典、删” 三个字是怎么来的。从这几个字的来历中, 我们还知道了“象形”和“会意”是汉字 产生初期十分重要的造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