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习题答案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习题答案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本章重点难点1、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含义及相关范围,总成本的函数模型2、混合成本分解与成本预测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及区别4、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对损益的影响5、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学习目的理解成本按性态的分类,掌握总成本函数模型及利用其进行成本预测;了解常用的混合成本分解方法,掌握高低点法的应用;理解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及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区别;熟练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损益表的编制;理解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对营业利润计算的影响及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一、单项选择题1.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类依据是成本的()A.可控性 B.可盘存性 C.可追踪性 D.可变性2.下列不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A.研究开发费 B.广告宣传费 C.职工培训费 D.机器设备折旧费3.在变动成本法下,当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时,与营业净利润额直接挂钩的是()A.生产量 B.销售量 C.期初存货量 D.期末存货量4.下列项目中,只有在变动成本法下才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是()A.固定性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 C.固定性管理费用 D.变动性管理费用5.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A.随产量增加而减少B.随产量增加而增加C.在各种产量水平下保持不变D.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下各不相同6.在缺乏历史数据可供参考时,混合成本分解通常选择的方法是()A.高低点法B.工程分析法C.合同认定法D.最小平方法7.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表现出以下特点()A.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 B.成本总额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C.单位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D.产量增加,单位固定成本保持不变8.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包括()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 C.变动性制造费用 D.固定性制造费用9.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应用时,企业应另设账户()A.产成品 B.制造费用 C.销售费用 D.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10.在半变动成本的三种分解方法中,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A.高低点法B.散布图法C.回归直线法D.本量利分析法11.变动成本法下,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没有负担的成本项目是(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性制造费用D.固定性制造费用12.可用来分解半变动成本的方法是()A.移动平均法 B.散布图法 C.净现值法 D.差量分析法13.混合成本分解的高低点法中的“低点”是指()A.成本总额最小的点B. 单位成本最小的点C.业务量最小的点D. 成本与业务量都最小的点14.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A.广告费 B.不动产财产税 C.管理人员工资 D.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15.变动成本计算法下,某期销货成本包括()A.变动成本B.固定生产成本 C.制造成本 D.变动生产成本16.将成本区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的分类标志是()A.经济用途 B.成本性态 C.可追踪性 D.可控性17.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组成上的差别,表现在所处理的不同的成本是()A.固定性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 C.混合成本 D.差别成本18.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一旦形成,在短期内难以作重大改变。

属于这种经营能力成本的是()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重置成本 D.沉没成本19.管理当局可调整减少的固定成本是()A.汽车折旧费 B.研究开发费 C.融资租赁费 D.保险费20.当期初的库存量为零,而期末的库存量不为零时,以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比以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A.多 B.少 C.相等 D.无法确定二、多项选择题1.在相关范围内产量与成本的关系呈一条平行x轴直线的有()A.固定成本 B.单位产品固定成本 C.变动成本 D.半变动成本E.单位变动成本2.成本按性态划分包括()A.制造成本B.非制造成本C.固定成本D.变动成本E.半变动成本3.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成本构成包括()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制造费用D.固定制造费用E.变动管理费用4.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A.职工培训费 B.广告宣传费 C.保险费 D.研究开发费E.财产税5.按完全成本计算,产品成本包括()A.期间成本 B.直接人工 C.变动性制造费用 D.固定性制造费用 E.直接材料6.采用变动成本法与采用完全成本法的处理相同的项目包括()A.销售费用B.固定性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变动性制造费用E.财务费用7.以下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有()A.厂房租赁费B.差旅费C.职工培训费D.研究开发费E.设备租赁费8.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的成本项目包括()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变动性制造费用 D.固定性制造费用 E.变动性销售费用9.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的特点包括()A.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B.单位成本的不变性C.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D.单位成本的正比例变动性 E.单位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10.以下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项目包括()A.职工培训费 B.固定资产折旧 C.新产品研发费 D.管理人员工资 E.广告费11.变动成本法的缺点在于()A.提供的数据较难满足长期决策的需要 B.成本计算不符合传统成本概念的要求C.提供的数据不符合通用会计报表的要求 D.不能提供每一种产品盈利能力的资料E.不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12.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包括()A.产品成本组成不同 B.在“产成品”存货估价方面存在区别C.确定经营损益的程序不同 D.在“在产品”存货估价方面存在区别E.在盈亏计算方面存在区别13.下列关于变动成本法的优点表述正确的包括()A.所提供的成本资料比较符合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B.能提供每种产品盈利能力的资料,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决策C.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D.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的要求E.所提供的成本数据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14.制造成本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其组成要素包括()A.直接材料费用 B.直接人工费用 C.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E.管理费用15.某企业本期生产量等于销售量,则本期按完全成本法和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净收益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D.二者一定不相等E.无法确定三、名词解释1.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业务量发生变动时总额保持不变的成本。

2.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不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影响,在短期内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3.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影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4.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5.高低点法:是从过去一定时期相关范围内的资料中,选出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及相应的成本这两组数据,来推算出固定成本的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方法。

6.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不仅把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计入产品成本,而且把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都计到产品成本中去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7.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全部作为期间费用列入当期损益表,从当期收入中扣除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四、简答题1.简述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答: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有:①能够使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②能够提供企业管理层预测和短期决策的有用信息。

③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和正确进行业绩评价。

④简化成本计算。

2.什么是混合成本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有哪几种答: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非完全固定不变的也不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有:①工程分析法;②账户分析法;③合同确认法;④历史成本分析法。

3.简述两种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

答:完全成本法的特点:①完全成本法按成本的经济用途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②期末在产品、产成品和已销产品成本中均包括一定分额的固定制造费用。

③存货计价符合对外财务报表的需要。

变动成本法的特点:①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产品成本。

②突出计算边际贡献。

③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五、论述题试述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利润计算的不同。

答:在完全成本法下,本期发生的全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列在营业费用项下从销售毛利中全部扣减。

在变动成本法下,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则是按其性态分别处理的:变动部分作为变动成本的组成,在计算边际贡献前被扣除,固定部分则在边际贡献后被扣除。

虽然它们在贡献式损益表中被扣除的位置不同,但却改变不了它们属于期间成本的性质。

因此,无论在哪种成本计算法下,当期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都是期间成本,都要全额计入损益表,只是在计入损益表的位置的补偿途径方面存在形式上的区别。

基于上述理由,在应用变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时,可以不必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解为固定的变动两部分,只须将它们全部视为固定成本,与固定制造费用合并处理。

这样既可以简化手续,又不防碍营业利润的正确计算。

两种成本计算法对利润计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根据利润计算分析,当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得出的营业利润不同时,导致两者差额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成本计算法从当期销售收入中扣除的固定制造费用金额不同。

在变动成本法下,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是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而在完全成本法下,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制造费用金额则上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加上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再减去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

六、计算题计是多少解:业务量高点:90(5月份),业务量低点:40(3月份)y=a+bxb=(120-85)÷(90-40)=a=×90=57或a=×40=57当业务量达到100机器小时时,该公司的电费估计是:y=57+×100=127(元)2.某公司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年5月产品成本的资料如下:单位产品成本40元,本期固定制造费用22500元,期初存货量300件,本期产量4500件,本期销量4000件,单位售价80元,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30000元,已知上期产品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3元。

(该公司产成品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假设当月无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要求:(1)计算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

(2)计算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本期税前利润。

解:(1)期末存货量:300+4500-4000=800(件)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800×40+800×(22500÷4500)=36000(元)(2)变动成本法本下期税前利润:4000×80-4000×40-22500-30000=107500(元)完全成本法本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800×(22500÷4500)=4000(元)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300×30=900(元)期税前利润:107500+(4000-900)=110600(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A5、C6、B7、A8、D9、D 10、C11、D 12、B 13、C 14、D 15、A 16、A 17、A 18、A 19、B 20、A二、多项选择题1、AE2、CD3、ABC4、CE5、BCDE6、ACDE7、CD8、ABC9、AE 10、ACDE 11、ABC 12、ACE 13、ABC 14、ABC 15、AB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