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的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一、研究概况
(一)课题提出的依据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实施,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注重个性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发展。
“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这说明作文教学应该把学生的个性化作文作为今后的重点,也就需要把个性化作文的教学策略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来研究。
关于“个性化”的研究课题,国内最早是由中央教科所涉猎的。
xx 年年末,由中央教科所主持的“中小学个性化发展研究”开题,相继有800多所中小学校申报了子课题。
“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作为子课题正在实验阶段,该课题旨在从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思想与教学机制改革和教学操作层面的创新等方面, ___改变中小学生作文和作文教学几十年来的的模式化、工具化、功利化的陈旧格局,还作文以应有之意。
实验几年来,特别是不少初三、高三实验班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在xx、xx、xx年的中考、
高考中脱颖而出,使人们看到了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对深化作文教学改革 1
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范畴
1、理论意义。
探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途径;提出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策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素养,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2、实践价值。
实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其写作的信心;塑造具有示范性强的、通过个性化作文教学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典型,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性强的案例。
3、创新之处。
①解决我区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的方法上缺少行之有效手段的现状,提供操作性强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②强调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③提出解决我区学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题政治化、缺乏情感与兴趣、内容程式化成人化”的方法。
④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培养骨干教师。
(三)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区四所学校一、二、四、六年级学生,8个教学班的359名小学生。
2.研究方法:结合课题的特点以及我区的现实情况,本课题以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和智能多元化、情景化、个性化理论为基础理论, 2
以行动研究为主的实践与实验研究。
研究新理念下学生个性化作文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与教学策略。
主要采用案例法、调查法、对照法等。
(四)研究的具体措施:
我们于xx年5月上旬对被试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由班主任老师组织,当堂收发问卷,学生独立回答。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制订了以下研究目标。
1、激发兴趣,诱发潜力
只有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诱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尽可能让学生的学习心态处于良好状态是十分必要的。
2、低年级段要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和写话兴趣为突破口,拓宽说话、写话内容,引导学生快乐写话。
3、关注生活,感悟生活
要注重培养同学们认识现实生活,表现现实生活的能力,了解自身和周围的生活,掌握生动、鲜活的材料,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宽作文教学的渠道
⑴采取开放式的习作命题
⑵题材多样,不拘一格
5、增加阅读,重视积累。
(1)组织学生学习课文,细细品味,欣赏精华,领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教给学生利用阅读材料,积累语言的方法。
6、培养想象,发展个性
3
一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二是要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
7、高年级学生作文可以尝试互动评改。
刺激学生更深入学习的动机,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实际效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中,我课题组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在xx年12月中旬对同一批被试学生进行了同题问
卷调查,对比数据证明,该实验有效地提高了被试学生的作文表达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上表可以看出,低年级学生的说话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4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在乐于表达上有了较大进步,而且在写话中遇到的困难也在减少。
5
上表反映了这样几个情况:学生的写作交流情况进步明显,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表五
从上表可以看出,低年级学生成为小作家愿望也在提高。
学生对写作的态度:
表六
6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普遍提高,学生的作文完成方式也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喜欢在小组内完成的由16.2%提高到38.8%,这说明被试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作文训练方式:
《个性化的教学策略研究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下一页查看。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