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

• 2000年2月16日13点,高知红十字医院的一名护士 为一位69岁的女性住院患者接通了留置于患者右腿 部的静脉滴注通路,输液按计划进行。可是在17日 1点10分,护士发现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究其原 因发现输液管与静脉留置管分离、脱节,大量血液 从静脉留置管流出,医护人员立即将患者移往ICU ,但患者终因失血过多死亡。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二、加强业务学习、 规范护理行为
• 加强“三基”训练,提高护士业务素质。规范护理技能操 作,积极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使每位护士达到 理论知识扎实,护理操作过硬,抢救技术熟练,高质量地 完成护理工作任务,确保病人安全。 •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 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 按照等级护理的要求定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各种潜在的隐患 • 设置护理质量监控部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案例2:床档安装不妥,致重症病人坠床骨折
患者,男性,77岁。诊断为(1)脑血栓形成 后遗症,左侧偏瘫;(2)柯兴氏综合征;(3 )高血压病。入院后,给予二级护理,留陪伴 。某日晚,陪伴上好床档后离去。医护人员查 房时,见病人安静卧床,并已上床档,未再进 行检查床档安装是否稳妥,2小时后,护士再巡 视病房时,发现病人已坠床。
2.不遵守规章制度
• 案例1:某医院妇产科,夜间排一名医生、一 名进修医生和一名护士值班。进修医生突发腹 痛,经对症治疗仍不能缓解,而且逐渐加重。 值班医生和护士于是一起将进修医生送往急诊 室诊治。其间,一产褥感染难以控制的住院产 妇,因高热而出现抽搐,家属急找医生护士未 找到,等了20多分钟,值班医生和护士才回来 ,此时病人已出现危象,虽奋力抢救,但为时 已晚,病人死于感染性休克。
四、增进沟通,加强健康宣教
• 患者及家属对入院、住院期间、出院时健康宣教的理 解及掌握程度 • 患者对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特别护理(如患者使用 约束带)、医学试验或研究的知情同意权 • 对各种医疗项目收费的理解、接收、信任度 • 患者对医疗服务、后勤部门、食堂、环境卫生、安全 保卫等方面的满意度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案例 2:
未松止血带,让女孩失去了右手
一位护士,把止血带扎在一个女孩右手腕上准备静点,
突然有人叫她,她急匆匆跑出去,再也没回来。女孩的妈妈 顺便放下了女孩的袖子。过了一会儿,另外一位护士发现女 孩的静点没扎上,负责任的为女孩扎上了静点。输液结束, 女孩和妈妈回家了,女孩出去玩,一个小孩跑来找女孩的妈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你应该做到:
注重每一位病人 注重每一次操作 注重每一个环节 注重每
病人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应放在我们工作的首位 抓风险管理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确保患者安全是全体护士的责任 错误和问题无法避免,但可以减 少,力求达到“零缺陷”
案例3:在同一个病房住着两位年轻的女病人。其中一位女
病人的床位靠近窗户,阳光照射进来,床上很热,她和另
一位女病人开玩笑:咱俩换床吧。于是,两个人换了过来 。两位女性病人同时需要输血,分别是O型血和B型血。护 士推着治疗车来了,车上放着两袋血,一袋是O型血,一袋 是B型血,护士凭印象未核对病人姓名,麻利的为两位病人 输上了血。 不一会儿,一位女病人喊到:我腰疼的厉害!!!
3、不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
• • 案列1:给昏迷病人插胃管时误入气管且灌入牛奶致死 患者甘某,男,67岁,诊断为高血压脑病,脑血栓形成 而入院。医嘱间断给氧,鼻饲流质饮食,护士插鼻饲管时 ,只注意胃管插入长度,而未检查胃管是否确实插入胃内 ,即盲目注入水20毫升,牛奶200毫升,病人立即出现呼 吸困难,报告医生即作气管切开,发现胃管误入气管内, 经多方抢救后脱险,但病情加重,3天后患者死亡。
• 风险管理: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 境里把风险减到最低的管理过程。
风险无处不在
一、护理风险的定义
什么是护理风险
•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执业人员 在合法执业活动中,因护理工 作及岗位原因可能面临的法律 纠纷、道德争议和安全暴露的 风险。简言之就是患者在护理 工作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 全事件。
护理风险与护理安全关系
妈,说:为什么女孩的手是黑紫的呀?妈妈急忙一看:止血
带还在女孩的手腕上扎着呢。从此,女孩失去了右手。
案例3:未作过敏试验肌注青霉素,致过敏性休 克死亡

门诊病人张某,因支气管炎注射青霉素,
由于注射单上未注明“皮试”,护士即给以肌
注青霉素,20分钟后,病人刚离开门诊部即
发生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
• 案例2:某妇产新生儿病房,为保暖将一新生儿暂放在 暖气旁,护士没有将这一情况记入交班本,交接班时 也极其简单,问:“有事吗?” 答:“没有事”。就
算交接完毕。由于没有巡视病房做床前交接,交班护
士忘了暖气旁还放着一个新生儿,接班护士也没有逐 一检查病人,哪个哭闹就去处理一下。结果直到再次 交接班才发现了暖气旁的新生儿,此时患儿已被烘干 死亡。
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
安家琪
内容提纲
• • • • 护理安全管理、护理风险认识 引发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国内外护理安全管理发展趋式
一、护理安全的认识
• 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 护理安全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
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
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注重护患沟通 注重护患沟通 六个“一” 服务
一张亲切的笑脸 一句真诚的问候 一张舒适的床 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 一次有效的健康教育 一个整洁的病房环境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五、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护理文件记录具有原始性、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完整性、法律性: (1)不能有假记录(如体温、脉搏、血压); (2)不能有无效记录(如无特殊情况、同上、无病情变化、继 续观察等); (3)特殊情况需要有跟踪记录(如高热、缺氧、腹泻次数); (4)多写客观记录,少写主观记录; (5)护理记录要与医嘱、病程记录相吻合。
因果关系:护理风险系数高,护理安全系
数则低,反之,护理安全系数就高,护理
安全保障可靠性大。
护患法律意识反差警示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迟钝
服务对象法律意识---敏感
形成鲜明对比
二、引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责任心不强
不遵守规章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
技术水平低
违反操作规程
1.责任心不强
• 案例1:输液管与静脉留置管分离、脱节,失血过 多死亡
一、护理安全的内涵
• 包含两层含义:
• 一是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来自
于药剂、器械、病菌对人体的伤害(身体安全);
• 二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以操作规程为典范 ,
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从而避免来自于患者的医疗纠
纷(法律安全)。
一、护理安全管理定义
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护理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预防纠纷的关键做到四到位:
• • • • 1.记录到位 2.技术到位 3.沟通到位 4.流程到位
质量好 病人满意 服务好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都是流程,从一入院就诊、看 病、治疗、输液等,流程到位才可能服务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一、强化法律意识
医嘱错误与护理无关 →(错) “医护风险共担,利益均沾”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三、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
1、关注细节,防范纠纷 做好每一件小事是护理工作的标准。 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举止的规范意义重大。 2、转变服务理念,增强超前服务意识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服务 工作要主动超前,要善于发现和总结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 对策。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文书书写质量要求:
--写我们应做的---做我们所写的---记录我们做过的---纠正我们做错的--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六、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管 •
•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事实是当时发生的客观过程,包括各种医疗文件的检查报告、 护理记录等。对医疗纠纷的现场、实物(如输液、输血的实物 器具等)应及时封存,指派专人看管,严禁伪造、涂改病历。 如纠纷发生后,不能提供证据或证据丢失,将会带来不利后果
善于主动学习和借鉴他人经验
• 别人流血,自己得到教训,这是代价最小的教训 。 • 自己流血,自己得到教训,这是代价最大的教训 。 • 自己流血,别人得到了教训,自己还没有得到教 训,这是最可悲的教训。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 提高对医疗护理风险的认识,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律 法规的培养,培养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护理技术水平,规范护 理不良行为 • 严格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 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 强化服务意识,重视人文关怀
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运用技术、教育、
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创造一个安全高 效的医疗护理环境,确保患者安全。
一、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
护理安全关系到 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关系到 病人的预后
意义
护理安全关系到 医院信誉
• 风险
可能发生的危险
何谓风险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