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语的口译

成语的口译

成语的口译方法1.对成语进行即刻的、现场的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的成语非常丰富,如果能存储大量的成语双语转换,了解一些成语翻译的方法,对解决成语口译的难题非常有帮助。

2.根据语境,要了解成语的意义和所要传递的内容,翻译出所要表达的意义,而不是字对字的表面对应。

理解成语的内涵最为重要。

例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民族经济/to develop our national economy independently and self-reliantly. 用两个副词很好地传递出了原语的含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60年的历史,是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史/The 60 years history of PLA is a history of its growth in size and strength. 根据原语的含义和上下文的关系,把这两个成语的意义翻译了出来。

3.要审视出成语的褒贬含义,然后译出相关的色彩。

例如:埃及人民威武不屈、团结一致,捍卫了独立和主权。

/Unyielding and united as one, the Egyptian people have safeguarded their independence and sovereignty./ 这句里的成语是褒义,所以译文的用词也要表现出赞美的色彩。

忘乎所以/forget oneself, get swollen-headed4.不要乱用成语,如果不清楚选择用什么成语,那就用朴实,平淡的语言来表达。

例如:你的儿子要去边疆工作,你可千万别拖他的后腿啊。

/ Y our son wants to go and work in the frontier region, you shouldn’t hinder him. ( Or hold sb. back, stop sb. from going) 这里的拖后腿不能用pull his leg , 语法对但含义有误。

一. 成语在口译中的重要性广义的成语可以包括谚语(proverbs)、成语(idioms)、习语(usage)、俗语(sayings)、格言(maxims)等固定词组(set phrases)。

比如在英语中,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是谚语,live from hand to mouth是成语,monkey around是习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是俗语。

成语是口译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翻译难点。

由于成语往往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趣味隽永,运用成语可以大大地增强发言的表达力,所以在各种口译场合经常出现成语。

特别是在外交活动中,宾主都喜欢引用对方国家的一些古语、诗词、成语等,既可表示对接待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友好,也可显示自身良好的文化素养。

例如,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首次访华时,在欢迎宴致辞中引用了毛主席的诗词:“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and always urgently;the world rolls on,time presses.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seize the day,seize the hour.”(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而江泽民主席在1997年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也援引了美国诗人朗费罗(Longfellow)一首诗中的一句话:“Something attempted,something done.”(有所追求,才有所成功)。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率团访华时,他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中也引用了孔子的话“业精于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The expectations of life depend on diligence; the mechanic that would perfect his work must sharpen his tools.)来勉励莘莘学子勤奋读书;又引用唐代诗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osom friend afar,brings long distance near),表达了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的良好愿望。

而朱镕基总理在他历年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更是出口成章,妙语连珠。

比如他在2002年第十五届人代会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就以“请大家提问,分秒必争”作为开场白,在随后回答记者的提问中,成语的应用比比皆是,如“我问心无愧”,“老百姓负担不堪,民怨沸腾”,“巧立名目”,“把这个问题追个水落石出”……由此可见,成语是口译中经常碰到的现象。

而口译工作即时性,又容不得译员细细查证,慢慢思考,所以对译员的要就特别高,译员必须熟知中英文两种语言中的成语,任何的错翻或乱译,都会使翻译质量大打折扣。

比如曾有一个译员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penny wise,pound foolish)直译为pick up the sesame seeds but overlook the water melons,让在座的老外莫名其妙,面面相觑。

相反,另外一位译员则因为确地解释了外宾讲话时用到的“knock the’wood'’(祈祷好运)这一成语,而赢得了操着一口流利英语,一直坚持不用翻译而自己交流的中方嘉宾的赞许。

例如美国著名的演说家Denis Waitley在上海的“知识与创新”每月论坛作演讲时,用老子的“To understand others,it takes intelligence;to understand yourself,it takes wisdom.”(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来说明领导人了解自身的重要性。

代表团访问印度时,团长在欢迎仪式上即兴致辞:“我们此次访问印度,是来西天取经’,因为印度先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在如何运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国内产业方面,比我们要有经验。

”随后在回答印度商界朋友提出的“如何用中国哲学家的观点来解释中国的入世决策”时,团长用了“置之死地而后生’’作为回答。

在“中国经济与WTO”研讨会上,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介绍中国代表团的谈判经历时,用了“韬光养晦”一词。

在为上海石化90万吨乙烯项目的系列管理层会议做翻译时,英方总经理谈到某一职位的人选是否合适,用了“The beauty is in the eyes of the beholder”这一谚语。

这些亲身经验,使笔者深刻体会到掌握成语翻译的重要性。

要精确、熟练地翻好成语,必须要对英汉成语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

而两者之间的比较,以了解其共性及区别,是克服成语翻译的第一步。

1.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不管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很多成语要么押韵,要么结构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

.比如在英语中: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0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为净)No pains,no gains.(不劳无获)tit for tat (针锋相对)tempest in a teapot (小题大做)在汉语中:人心齐,泰山移(When people work with one mind,they can even remove Mount Tai— A united people invincible.)小洞不补,大洞吃苦(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拆东墙,补西墙(rob Peter to pay back Paul)2.成语大多来源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各行各业的职业术语、神话传说、宗教故事和寓言典故。

比如在汉语中,“生米煮成熟饭”(What’s done can’t be undone)、“穿连裆裤”(in collusion with)、“等米下锅”(be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都来自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英语中则有apple-pie order(有条不紊)“milk and water”(淡而无味的),“put all one’s eggs in one basket”(孤注一掷)等。

与各种职业相关的成语有:与铁匠有关的“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与农民有关的“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与水手有关的“一帆风顺”(plain sailing),与渔夫有关的“浑水摸鱼”(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与士兵有关的“Every bullet has its billet”(每颗子弹都有它的归宿),剑拔弩张(with swords drawn and bows bent),与运动员有关的有“棋逢对手”(meet one’s match in a chess tournament),“inside track'’(有利的地位,优势),与乐手有关的“play second fiddle"(做副手),“blow one’s own trumpet”(自吹自擂)。

出自寓言的汉语中有“守株待兔”,英语中有“blow hot and cold”(出尔反尔,出自《伊索寓言》);出自神话的汉语中有“精卫填海”,英语中有“Achilles’heel”(致命弱点,出自希腊神话);出自宗教的汉语中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英语中有“the writing on the wall”(不祥之兆,出自《圣经》);出自文学典故的汉语中有“阿Q精神”(鲁迅的《阿Q正传》),英语中有“be hoisted with one’s own petard”(害人反害己,出自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等。

尽管汉语成语与英语成语有很多的相似点,两者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差别的,体现了各自文化习俗的不同。

它们的不同之处有:1).比喻上的不同同样的意思,在两种语言中却常常使用不同的比喻来形容,例如:味同嚼蜡:as dry as sawdust如鱼得水:like a duck to water落汤鸡: a drowned rat树倒猢狲散:rats desert a sinking ship强弩之末: a spent bullet大海捞针: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2).文化背景的不同如上所述,既然很多成语来源于神话传说、宗教故事、寓言及文学典故,不同的宗教信仰、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就必然酝酿出不同的有着鲜明民族色彩的成语。

试比较:梁山伯与祝英台:Romeo and Juliet西施:Helen张三李四:Tom,Dick and Harry目不识丁:not to know one's ABC :3).习俗的不同;英国是个岛国,有着悠久的航海历史,所以很多成语都与航海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