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自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 共15分)同源染色体显性上位位置效应并发性导广义遗传力同源多倍体母性影响染色体组连锁遗传图数量性状基因频率转化复等位基因重组DNA技术遗传标记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15分)当符合系数为0时,一个单交换发生,在它邻近发生一次单交换的机会将a.减少b.增多c.没有d.再发生一次DNA分子中,由A变为G引起的点突变称为:a.转换b.颠换c.移码d.转化在果蝇中,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控制这种眼色的基因是伴性遗传的。
用纯合基因型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F1表现:a.♀红眼,♂白眼b.♂红眼,♀白眼c.♀♂均为红眼d.♀♂均为白眼细菌F+a+与F-a-接合后,最可能出现的结果为a.F+a+和F-a+b.F-a+和F+a-c.F+a+和F+a-d.F-a-和F+a-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0的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a.5b.10c.20d.40植物的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杂合体F1花粉50%可育,表明它属于:a.半不育b.配子体不育c.核不育d.孢子体不育某个体是具有n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它的自交后代中有多少种基因型?a.2nb.3nc.4nd.n2在玉米中5个小孢子母细胞能产生()个精核。
a.10b.15c.20d.40n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自交后代中基因型种类为:a.2nb.3nc.4nd.3n-2nA、B是具有显性互补效应的两个独立遗传的基因,杂合体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的分离比例是:a.9:3:4 b.9:3:3:1 c.9:7 d.15:1粗糙链孢霉ab×++杂交的四分子中,出现少量的NPD类型。
它的产生是由于发生了的结果。
a.单交换b.两线双交换c.三线双交换d.四线双交换三倍体无籽西瓜(3n=33)产生平衡可育配子的概率为a.(1/2)10b.(1/2)22c.(1/2)33d.(1/2)11某植物体细胞内有三套来自不同物种的染色体,它是a.超倍体b. 混倍体c.亚倍体d. 单倍体某双链DNA分子中,A占15%,那么C的含量为:a.15%b.25%c.35%d. 45%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连续自交4代后,基因型AAbbCC个体的纯合率为:a.82.4%b.17.6%c.11.4%d.10.3%判断改错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普通小麦(2n=6x=42)中能分离出亚倍体品系,而玉米(2n=2x=20)却不能。
√一玉米果穗上的子粒是白色的,但在成熟期若将它暴露在阳光下就变成红的,说明这种玉米籽粒颜色由环境决定。
×作图函数Rf=1/2(1-e-m)中的交换平均次数m是基因位点间遗传距离的最好度量。
m=1,则遗传图距为100。
×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自母本细胞质与父本细胞核间的互作。
×倒位杂合体倒位圈内连锁基因的重组率下降,是倒位抑制了交换的发生。
×超亲遗传和杂种优势现象均在F1代表现。
×同源四倍体AAAa产生了aa型配子,表明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时分到同一极。
×有一玉米籽粒颜色是白的,若在成熟期将它暴露于阳光下就变成红的。
这种玉米籽粒颜色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不完全连锁的形成来自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
×一个父亲为色盲的正常女人与一个正常男人结婚,他们的孩子表现型为女儿正常,儿子全为色盲。
×同一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间多次发生,表明基因突变存在重演性。
√细菌实现遗传物质重组时,转化是吸收裸露的噬菌体DNA分子,转导是获取噬菌体颗粒。
×一个显性三体杂合体与隐性双体杂交,后代呈现1:1的显隐性分离。
说明该三体是复式三体,并且该基因距离着丝点较远。
×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只要随机交配一代即达到平衡,各世代基因频率将保持不变。
√总体上讲,回交和自交的基因纯合速率一样,但自交仅产生一种纯合体。
×超亲遗传和杂种优势现象均在F1代表现。
×倒位杂合体因倒位圈内发生交换在减数分裂后期Ⅰ会出现染色体桥。
×如果+b/a+和ab/++都表现野生型,说明a和b属于不同的顺反子。
√易位是由于非姊妹染色体片段转移的结果。
×F+×F—接合中,F+的F因子转移到F—中去了,因而使原来的F+变成F—,使原来的F—变成F+。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互补测验中,杂合双突变体反式排列情况下表现突变型,表明这两个突变属于同一顺反子,如果表现野生型型,则属于不同的顺反子。
连锁基因间遗传距离越大,连锁强度越小,基因间的交换频率越高。
通过父本为轮回亲本的回交的交配方式可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仍然不消失。
遗传学所说的群体是指个体间有交配或潜在有交配关系的集合体,也称孟德尔群体。
G.W.Beadle和E.L.Tatum以粗糙链孢霉为实验材料,根据对生化突变的研究于1941年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假设,从而把基因与性状联系了起来。
某植物的染色体组成为2n=8x=64=16Ⅳ.该植物为同源异源八倍体的个体。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类型中,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基因型控制,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棉花抗某真菌病害性状的基因R为显性,感病基因为r。
杂合体构成的群体进行完全随机交配,经每代完全淘汰感病植株,6代自交后,r基因的频率为0.125 。
一个氨基酸由多个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称为简并。
♀aa×♂AA杂交子代的胚乳基因型为Aaa ,而种皮或果皮组织的基因型为aa 。
适合度测验是比较实验数据与理论假设是否符合的假设测验。
如果查x2表得p>0.05,表明符合;如果p<0.05,表明不符合。
一个群体越小,遗传漂移现象越严重。
一对基因影响了另一对非等位显性基因的效应,这种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称为上位性。
五、问答题和分析题(每题8分共40分)什么是遗传标记?连锁遗传图的绘制可采用那些遗传标记从某烟草品种中筛选获得一株灰黄型显性基因(Py)突变体,如何利用烟草单体系列材料定位该基因?用符号Ⅰ和Ⅱ表示单价体和二价体,Py和py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写出推理步骤。
参答①将突变体PyPy与一系列单体杂交,选择单体自交,根据后代性状表现的分离情况可将该基因定位于某染色体上。
②当Py与某染色体有关(n-1)Ⅱ+Ⅰpy×(n-1)Ⅱ+ⅡPyPy↓双体(n-1)Ⅱ+ⅡPypy 显性单体(n-1)Ⅱ+ⅠPy 显性↓选单体自交无性状分离当Py与某染色体无关(n-2)Ⅱ+Ⅰ+Ⅱpypy×(n-2)Ⅱ+Ⅱ+ⅡPyPy↓双体Ⅱ+ⅡPypy 显性单体Ⅰ+ⅡPypy 显性↓选单体自交某生物的三对性状分别由Aa,Bb,Dd三对基因决定,且A对a显性,B对b显性,D对d显性。
当此三基因杂合体与三隐性纯合体杂交后,得到如下表现型的个体:ABD 72 aBD 130 abD 495 AbD 3abd 68 Abd 134 ABd 494 aBd 4试问:⑴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如何?⑵双交换值是多少?⑶绘出连锁遗传图。
参答⑴亲型为abD和Abd;双交换型为AbD和aBd⑵顺序为bad(或dab);双交换值=(4+3)/1400=0.005⑶Rfba=(136+128+3+4)/1400=19.4% Rfad=(74+66+3+4)/1400=10.5%| 19.4 | 10.5 |b a d⑷符合系数=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0.005/(0.194×0.105)=0.25 干扰程度较大在一个假定的操纵子中,a、b、c和d分别代表调节基因、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但不一定是这个次序。
这个操纵子与一个假定的分子(tm)的代谢有关。
根据下列资料,①分析这一操纵子是诱导型还是阻遏型的?②a、b、c和d分别代表那一基因,为什么?(AE=活性的酶IE=无活性的酶NE=无酶)参答.①这个操纵子是诱导型的。
②a操纵基因,a-是组成型的,不能被a+校正;b启动基因,b-总是阻遏的,除非导入一个完整的操纵子;c结构基因,c-产生非活性的酶;d调节基因,d-是组成型的,可以被d+校正。
在番茄中,圆形果(O)对长形果(o)是显性,单一花序(S)对复状花序(s)是显性。
这两个基因是连锁的,重组率为20%。
今以一纯合圆形单一花序植株与长形复状花序植株杂交,问①.F2中有哪些表现型?各类表现型理论百分率为多少?②.如果希望得到长形果、复状花序的植株10株,F2应至少种多少株?③.假定这两对基因不连锁,F2至少要种多少株才能得到10株长形果复状花序的植株?参答①OSOS×os/os→F1OS/os 其配子为:40%OS:10%Os:10%oS:40os四种♀♂配子随机组和产生O_S_66% O_ss9% ooS_9% ooss16%②ooss频率16%,10/x=0.16 x=36株③ooss频率1/16 10/x=1/16 x=16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