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普通遗传学试卷一及答案判断题:1、每种生物连锁群的数目等于其单倍染色体数(n )。
()2、三点试验中,两边两个基因对间的重组值一定等于两个重组值之和减去两倍的双交换值。
()3、植物中的多倍体要比动物中的多倍体多。
()4、一般而言,RNA 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5、一个顺反子就是一个功能水平上的基因。
()6、倒位纯合体一般是完全正常的,不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力。
()7、植物中同源三倍体通常是高度不育的,而同源四倍体则有较高的育性。
()8、染色质和染色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DNA 折叠的紧密程度不同。
()9、正常真核生物细胞的核内DNA 的含量在非分裂的二倍体细胞生长的任何时期都不会发生改变。
()10、TBP蛋白是所有真核生物RNA聚合酶都需要的一种转录调节蛋白。
()11 、当转座子所编码的转座酶基因发生缺失等突变后,该转座子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再转座到新的位点。
()12 、基因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总方差的比值,称为狭义遗传率。
()13 、在真核生物中,细胞质遗传又称核外遗传。
因此,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是一样的。
()14 、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座位上的基因称等位基因,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
()15 、细胞减数分裂时,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第二次分裂是染色单体分离。
()16 、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都位于转录起始点的上游。
()17 、基因突变一般是可逆的,而染色体结构变异则一般是不可逆的。
()18 、突变效应表现微小,难于察觉的称微突变,多受控制数量性状的微效多基因控制的。
()19 、控制亚洲瓢虫色斑遗传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共有十二个之多,它们可在一只亚洲瓢虫体内同时存在。
()20 、自然界的突变多属显性突变。
()21 、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一个基因可以突变成为生理功能和性状表现各不相同的多个复等位基因。
()22 、已发现控制烟草自交不亲和共有15 个复等位基因,它们可同时存在于一株烟草上。
()23 、性细胞发生隐性突变。
自然授粉情况下,自花授粉作物较易表现,异花授粉作物则难以表现。
()24 、一般来说,二倍体生物比多倍体生物出现的突变率更高。
()25、果蝇的眼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野生型红眼果蝇(W)可突变为伊红眼(We).可突变为白眼(w)和杏色眼(Wa)等,?它们可同时在一只果蝇个体中存在。
()26 、一野生型的雄果蝇与一白眼基因纯合的雌蝇杂交,子代中发现有一只雌果蝇具白眼表型,这无疑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27 、显性突变表现得早而纯合体检出得晚,隐性突变表现得晚而纯合体检出得快。
()28 、一组复等位基因,在二倍体生物中,只能同时占有两个成员。
()29 、异花授粉作物的性细胞发生隐性突变,自然授粉情况下,其突变性状难以表现。
()30 、复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各个等位基因,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生物类型的不同个体中同时存在,也可以在同一个体内同时存在。
()31 、在基因突变中,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称为显性突变,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称为隐性突变。
()32 、显性基因突变比隐性基因突变表现早,纯合快。
()33 、一个突变型的红色面包霉能在完全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多种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生长,但不能在基本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多种维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该红色面包霉控制合成维生素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34 、显性突变是指由隐性基因变为显性基因的突变。
()35 、自花授粉作物如果性细胞发生隐性突变,M1 代可表现,M2 代可纯合。
()36 、因为突变通常是有益的,所以它们能促进进化。
()37 、一个生物其基因组的大小和基因数目是不变的。
()38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杂种AaBbCc 自交,其后代表现型与该杂种不同的个体数占37 /64 。
()39 、在一个大群体中,只要进行随机交配,那么该群体就可以达到平衡。
()40 、自交对显性基因的纯合作用大于对隐性基因的作用,所以群体中显性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占有的比例大。
()41 、群体平衡的标志是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42 、复合转座元的最外侧序列都表现为末端倒转重复序列。
()43 、增强子对依赖或不依赖于TATA 框的转录启动子都有增强效应。
()44 、多线染色体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发生多次内源有丝分裂形成。
()45 、普通小麦的某一单位性状的遗传常常由三对独立分配的基因共同决定,用小麦属的二倍体种、异源四倍体种和异源六倍体种进行电离辐射的诱变处理,二倍体种突变型出现频率最高。
()答案1-5 X,V,V,X, V6-10 V,X,V,X,V11-15X,V,X,16-20X,V,V,X,X21- 25V,X,V,V,X26- 30V,V,V,V,X31-35X,X,V,V,X36-40X,X,V,X,X41-45 X, / V, / V普通遗传学试卷二及答案简答题:1、为什么说细菌和病毒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2 、孟德尔由于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定律,被称为“遗传学之父”,请问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细菌获取外源遗传物质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4、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5、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6、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7、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8 、缺失的遗传效应是什么?9 、重复的遗传学效应10 、倒位的遗传学效应11 、易位的遗传效应12 、病毒特点:13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14 、雄性不育遗传特点15 、数量性状的特征16 、微效多基因假说要点17 、遗传率在育种上运用的规律:18 、自交的遗传效应:19 、回交的遗传效应20 、杂种优势基本特点:21 、数量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22 、哈德-魏伯格定律要点23 、体细胞突变在可无性繁殖植物的育种上有何应用价值?24 、在水稻的高秆品种群体中,出现几株矮秆种植株,你如何鉴定其是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又如何鉴定矮秆种是显性变异还是隐性变异?25 、为什么多数突变是有害的?26 、为什么多数突变是隐性的?27 、为什么反突变频率一般要少于正突变?28 、举例说明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正突变和反突变。
29 、突变的平行性说明什么问题,有何实践意义?30 、为什么在生产中直接利用异源四倍体多于同源四倍体?31 、试述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的主要区别?为什么同源多倍体结实率较低,而异源多倍体的结实率却比较正常?32、同源多倍体的特征是什么?33、你知道那些途径可以产生同源三倍体?同源三倍体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联会与分离有何特点?为什 么会岀现高度不育?34、 多倍体在远缘杂交育种上有何应用价值?35、 试述同源三倍体植物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联会与分配? 36、 请阐明高等植物单倍体的主要特征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意义。
37、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都能使原来物种的染色体数加倍。
若有一种 4X 的植物,你怎样从细胞学确 定它是同源的还是异源的多倍体?38、 试比较转化、接合、转导、性导在细菌遗传物质的传递上的异同? 39、 经典遗传学和现代遗传学对基因的概念有何异同?40、 何谓雄性不育?它在生产上有何应用价值? 一般生产上多用哪种不育型 ?如何利用?41、 生物个体阶段发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产生这特点的原因又是什么? 42、 你怎样区别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为什么?44、 在禾本科作物的高秆品种群体中,岀现有几株矮秆植株,如何鉴别其是可遗传的? 45、 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46、 试述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和连锁交换规律的实质?47、 试述自交和回交的概念和作用,根据遗传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如何运用自交和回交。
48、 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的共同特征是什么?49、 以S.N.R.r 表示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基因型,并表明它们的关系。
50、 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51、 如何证明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52、 有一个双突变杂合二倍体,其基因型是 ,如果有互补作用,表示什么?如果无互补作用,表示什 么?53、 基因学说的主要内容。
54、 回交和自交在基因型纯合的内容和进度上有何差异?55、 用T 4噬菌体一个特殊基因区的不同突变株研究互补作用,获得下列资料,试根据这个资料判断,本-为无互补区应有几个顺反子+为互补,5 住——ATGGGCTACTCG ——3 住(1)写出DNA 复制时另一条单链的核苷酸序列。
以该链为模板转录成RNA 序列。
(2)(3)合成的多肽序列。
参考密码子:UAC 酪氨酸CCG 脯氨酸CGA 精氨酸CAU 组氨酸AUG 蛋氨酸AGC 丝氨酸GUA 缬氨酸GCC 丙氨酸57 、什么叫做顺反子?顺反实验的结论是什么?顺反子的概念和经典的基因概念有什么不同?58 、简述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基本特征。
59、试比较F'、F+、F-和Hfr的关系。
60 、简要说明下列几种不育现象的遗传机理(每一小题用1 句话回答)。
(1)烟草自交不亲和;(2)三倍体西瓜无籽;⑶小麦x黑麦的杂种F i(含4个染色体组ABDR)不育;(4)玉米的雄性不育。
(8 分)答案1、(1 )世代周期短;(2)易于管理和进行化学分析;( 3 )便于研究基因的突变;(4 )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 5 )便于基因重组的研究;(6)便于用作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调控机制的材料;(7 )便于进行遗传操作。
2、孟德尔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在分析了前人实验结果后,他将数理统计引入杂交试验中,孟德尔实验的成功归功于他的卓越的观察力和方法学。
主要包括(1)设计严密,层次分明:表现他严格选材,精心设计。
豌豆具有稳定可分的性状,是自花授粉植物,且也容易进行人工杂交。
其籽粒成熟后,保留在豆荚里,便于准确计数。
精心选择7 对明显区分的性状进行研究。
( 2 )科学推论。
对后代进行性状的分类统计,并进行数学分析和科学推论。
(3)精确验证。
根据试验结果做出假设,并设计测交试验进行验证。
24 、(1)突变真实性的鉴定:1)原始材料与变异体在一致的环境条件下种植(培育);2)对两类个体进行性状考察与比较分析(进行方差分析);3)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判定:两类个体间没有差异e不可遗传变异(环境变异);差异仍然存在e存在真实差异为突变体。
也可以从分子水平进行鉴定:1)蛋白质产物的差异分析;2)DNA(RFLP 、RAPD 等方法)。
(2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区分,可利用杂交试验加以鉴定。
如:突变体矮秆株x原始品种(高)F1 高秆J ?F2 有高秆、也有矮秆说明该突变属于隐性突变。
39 、经典遗传学认为:基因是一个最小的单位,不能分割;既是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现代基因概念:基因是DNA 分子上带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区段;基因由重组子、突变子序列构成:重组子是DNA 重组的最小可交换单位,突变子是基因突变的最小单位,重组子和突变子都是一个核苷酸对或碱基对(bp) ;基因决定某一性状表现,可以包含多个功能单位(顺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