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6章 网络互联与因特网基础
第6章 网络互联与因特网基础
21
IP地址
作用 用于在Internet中唯一标识一台主机或路由器
长度 32个二进制位并分成4个字节 表示方法 采用点分十进制方法表示,数值范围0~255
地址结构 网络号字段:用于惟一地标识一个网络 主机号字段:说明主机在网络中的编号
22
IP地址的分类
0 A类 8 16 24 31bit
目的:
(1)将不同的网络或相同的网络用互连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范 围更大的网络 。 (2)为增强网络性能以及出于安全和管理方面的考虑,将一个原来 很大的网络划分为多个网段或逻辑上的子网。 (3)通过网络互连能够实现异种网络之间的服务和资源的共享。
2
网络互联层次
从网络体系结构的层次观点来考察,网络互联 可在四个层次上实现:
物理层 使用中继器或集线器,无寻址功能 数据链路层 使用网桥或交换机,用MAC地址寻址 网络层 使用路由器,用IP地址寻址 传输层及应用层 使用网关,用端口号或其他特定标识寻址
3
网络互连的类型
LAN-LAN
LAN-WAN
WAN-WAN
4
网络互连的类型
本地互联(LAN-LAN)
特点:范围有限、主干(Backbone)采用局域网技 术。 互联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互联设备:网桥、交换机(有时可采用路由器)
已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何计算子网地址? 用子网掩码和IP地址“相与”(AND操作),结果就是 子网地址。 例如:IP地址10.5.100.1,子网掩码10.5.192.0。则可计 算出10.5.100.1的子网地址为
00001010 00000101 01100000 00000001 AND) 11111111 11111111 11000000 00000000 00001010 00000101 01000000 00000000 (=10.5.64.0)
网络中实现路由选择功能的设备是路由器。
• 对每一个接收到的分组,路由器必须确定从哪条路径将 其转发出去。
路由器根据其内部保存的一张路由表转发分组。
• 路由表中存放了到达其他网络的路由信息。
• • • • 目的IP地址 下一个路由器地址 标志域 网络接口
31
因特网的IP路由技术
B
C
A
F
D
E
32
模拟调制解调器通过电话网拨号上网 用户计算机通过电话拨号与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建立连接, 在用户本地环路上传输的是模拟信号 拨号接入的速率最高不超过56kb/s (窄带接入)
ADSL(非对称用户线路) 在用户本地电话线环路上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技术,能够 在一条上同时提供话音服务和数据通信服务,但其下行 传输速率可达到8Mb/s,上行传输速率也能达到将近 1Mb/s 上下行速率不对称的特点非常适用于上网目的以因特网 浏览为主的用户
5.5 因特网传输层协议
提供运行在不同主机中
进程间的逻辑通信; 传输协议仅运行在端系 统中; 传输 vs. 网络层服务:
网络层: 在端系统间进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12
住宅接入网络
MODEM
MODEM Internet
… …
MODEM … …
MODEM
13
机构接入网络
Token Ring 网桥 Ethernet 集线器
FDDI 路由器 Internet
14
移动接入网络
通过无线网卡接入
无线AP 通过PCMCIA卡
15
5.3 因特网的链路层和网络层
因特网的链路层协议包括: ADSL和拨号访问用到的点对点协议和局域网的链路控制 协议 相关的议题还包括: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时ARP与IP 的交互问题。
CRC
End
19
因特网的网络层与IP协议
因特网的网络层组件:
传输层: TCP, UDP
路由协议 •路由选择 •RIP, OSPF, BGP IP 协议 •地址转换 •数据报格式 •分组处理
网络层
IGMP 协议 •组播信息交互
路由表
ICMP 协议 •错误报告 •路由器 “信令”
•组播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10
机构接入网络:局域网
公司/大学 局域网 (LAN)
将用户端系统连接到因特 网的边缘路由器 以太网(Ethernet): 不能直接与因特网的边 缘路由器相连 必须在其出口处配置一 台路由器,然后通过某 种广域网技术与因特网 的边缘路由器彼此相连
11
移动接入网络
使用无线电波连接移动式端系统,再从基站接入边
B y t e
Start Addr Ctrl Protocol Information
帧的起始Start和结束End标志(01111110) 地址Addr(11111111):表示所有节点都必须接收该帧 控制位Ctrl默认值为0*03:表明帧为无编码帧 协议Protocol :指明信息字段中的数据类型 帧校验CRC :采用CRC校验
缘路由器 无线访问
CDPD:通过蜂窝数字式分组数据交换网络(称为真正的
无线互联网) CDPD优势:可以利用现有的模拟传输的基础设施,所需 投资小 CDPD支持同一基站中的用户共享信道,并由媒体访问控 制协议(MAC)来控制端系统对共享信道的使用 CDPD系统支持IP协议,因此允许IP端系统之间通过无线 基站交换IP报文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行通信; 传输层: 在进程间进行 通信; 传输层依赖于网络层的 服务,反过来又加强了 网络层的服务。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0
网络号 主机号
B类
1 0
网络号 主机号
C类
1 1 0
网络号 主机号
D类
1 1 1 0 1 1 1 1 0
多播地址
E类
保留地址
23
保留的IP地址
1.主机号为全0的IP地址称为网络地址
例如:202.119.2.0 2.主机号为全1的地址,用作直接广播地址 例如:202.119.2.225 3.32位全1地址,表示受限广播地址,表示本网络上的任何主 机。 例如:255.255.255.255 4.网络号全0地址,表示:这个网络上的这个主机。 例如:0.0.0.6 5.32位全0地址,0.0.0.0表示本网络本主机 6.回路地址 用来测试本主机网络。 地址:127.0.0.1
远程互联(LAN-WAN)
特点:范围大、主干采用广域网技术。 互联层次:网络层或更高层(链路层)
互联设备:路由器、网关(有时可采用远程网桥)
5
网络互联的归纳
物理层:使用中继器或集线器在不同的电缆段之 间复制位信号,无寻址功能;
数据链路层:使用网桥或交换机在局域网之间存 储转发数据帧,用MAC地址寻址; 网络层:使用路由器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转发 分组,用IP地址寻址;
推论:若两个IP地址具有完全相同的子网地址,则它们在同一子网中。
29
IP 数据报格式
IP数据报由数据报头和数据域两部分组成。报头中前 一部分是固定长度的20B,后一部分的长度是可变的可选部 分。
30
IP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
为分组选择一条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最佳路径。
• 可选路径不止一条 • 路径可能要跨越多个网络
20
网络层协议组成
因特网的网络层协议分成四部分:网际协议(IP)、
路由选择协议、网络控制信息协议(ICMP)和组 播协议(IGMP)。
网际协议:定义了网络层的编址机制,数据报的格式
(网络层的PDU),各节点根据数据报的字段所应采取 的动作。IP协议有两个版本,IPv4 [RFC 791]和IPv6 [RFC 2373,RFC 2460]。 路由选择协议:确定数据报在发送过程中由信源到信宿 所经过的路由器。 网络控制信息协议:可以为用户提供网络中的各种运行 信息。 组播协议:由于数据报的发送无须建立过程和响应信息, 因此可以支持因特网上的多点同时传送。
发展
80年代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NSFNET诞生
7
因特网接入分类
住宅接入
公用电话交换网:电话拨号、ISDN和ADSL 闭路电视网:Cable Modem
机构接入
把用户端系统接入边缘路由器
移动接入
使用无线电波连接移动式端系统,再从基站接入
边缘路由器
8
住宅接入网络:拨号和ADSL
9
闭路电视网络: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络(HFC)
HFC:Hybrid Fiber Coax(混合光纤同轴电缆
网络) 需要一种特殊的称为线缆调制解调器的设备 来支持网络接入 不对称性:下载10Mb/s 上传786Kb/s HFC将家庭用户连接到 ISP的路由器 若干个家庭用户共享10Mb/s访问带宽; 关注点:拥塞,规模控制问题。
24
划分子网
为什么要划分子网?
IP分类不合理,地址空间利用率低
美国的某些机构拥有的地址空间甚至比其他一些国家 的全部地址空间还大
每个网络都指定一个网络地址将使路由表太大 增加了路由器成本 查找路由耗时增加 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增加 两级IP地址不够灵活 不能充分利用已申请到的地址资源扩充新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