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与艺术

科学与艺术

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艺术?把握世界方式(美学理念)理性方式(和谐、秩序、简洁、统一)审美方式(形象美、形式美、情感美)追求的目标(创造的结果) 概念世界。

具有普遍性、必然性,是客观事物规律性的反映。

形象世界。

弘扬更典型、更普遍、更理想的价值追求。

表述客观世界用概念的逻辑体系来表述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可以用逻辑论证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由人们加以认证。

表达的是个体的审美体验,它用艺术的形象,把历史与生活的真实与艺术家再现的历史与生活的内心情感统一起来,激发人们的美感。

认知的过程是一种理性的提升,保持科学认识特有的严谨、冷静、客观性与真实性。

通过科学研究的创造,探索发现客观世界的规律,发明新的事物。

是一种情感的提升,包容了个人的人生体验,在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领悟中,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创造,展现人性的才华与魅力。

科学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辞海》中关于科学的定义: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的分类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和其他科学。

特征是理性客观、可证伪、存在一个适用范围和普遍必然性。

艺术指人类群体或者个体对于审美知,以及审美之下的产物。

将“艺术”定义为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

2、什么是美商,它含有哪些能力?美商与大学生的关系?美商(BQ),全称美丽商数(Beauty Quotient),并不是指一个人的漂亮程度,而是一人对自身形象的关注程度,对美学和美感的理解力,甚至包括一个人在社交中对声音、仪态、言行、礼节等一切涉及到个人外在形象的因素的控制能力。

它包括3、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音乐之声》《世界建筑》等的观后对科学与艺术的感悟有哪些?《音乐之声》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

影片清新有致,细腻感人,雅俗共赏。

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

这两种文化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精神,一种是科学精神、科学理性、求真的精神;一种是艺术精神、道德理性、求善的精神,人们希望它们统一起来。

如果我们把它合在一起而不冲突,那么这就是一种美,一种和谐美。

这是全人类未来的文化追求。

科学和艺术应该携起手来,共同铸造一种伟大的人类精神。

4、试谈一下你所学专业的科学与艺术之美5、简述现代人应有的科学与艺术的情怀。

二艺术欣赏1、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英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给你的启迪《命运》“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整部作品表达了人类积极进取不被现实所压迫的奋斗精神,将英雄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贝多芬揭示的“通过斗, 达到胜利”是指从黑暗到光明, 从苦难和斗争上升为欢乐和胜利。

表达了作者“通过斗争, 获得胜利”的光辉思想。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结构精炼、简洁, 一气呵成, 是十分完整的统一体。

“命运”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 快板; 第二乐章为歌同谣式曲体, 慢板; 第三乐章为舞曲或诙谐曲, 快板; 第四乐章为回旋曲体, 快板。

来自贝多芬的经典名句。

我想,《命运交响曲》就是以这一中心思想为出发点。

不仅在过去, 就是在现在, 就是这首曲子它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仍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力量。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面包总会有的,不管天色多么黑沉,而黎明也总会来到的。

《英雄》《英雄交响曲》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第二乐章极柔的柔板,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第四乐章是极快板,变奏曲式。

这部交响曲使其早期听众无人怀疑贝多芬正在用这首音乐重新界定交响曲的性质。

全曲浑然一体、震撼人心。

英雄性的构思和形象成为整首交响曲的主导,从一个统一的题材和构思出发形成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各个乐章之间是连贯的,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末乐章的变奏曲式的运用使乐章更加庞大同时也大量运用复调手法,赋予这种古老的技术以新的内涵。

急速的远关系调转换也使乐曲的和声更加绚丽多彩。

乐曲的幅度比这之前的交响乐的幅度大大提高,用以表现这种英雄气质显得更加合理。

而整部交响曲的构筑是缜密的,第一乐章着重英雄性、战斗性和上下求索,第二乐章是对英雄为理想献身的一种沉痛和悼念以及肯定,第三乐章是对生命活力的表现和赞颂,第四乐章是对经过斗争获取胜利的凯旋的歌颂。

整部交响曲气贯长虹、如火如荼般的想象力,歌颂了坚定的信念、正义的理想,歌颂了伟大的英雄主义,歌颂了为正义的理想而献身的勇气。

《梁祝》万丈情丝寸寸碎尚有何言对故人一场好梦匆匆醒心已碎意难伸从此不到钱塘路怕见鸳鸯作对飞。

全曲共分为引子和四个分部。

引子使用长笛吹奏出优美、轻柔的旋律,仿佛描绘了梁祝求学路上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故事背景。

2.呈示部包括三个小节(1)相爱:此处由独奏小提琴从高音区转入中音区,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一唱一合”,形成对答,仿佛描绘梁祝“草桥结拜”的情景。

接着,乐队以充沛的感情奏出这个主题,充分表现出梁、祝相互欣赏之情。

(2)连接部:此处的演奏较自由,难度较高,因而也较引人注目。

(3)副部:速度是音乐表现的一个重要手段,作曲家在此采用轻快的速度、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梁、祝三载同窗的幸福时光。

(4)结束部:作曲家在结束部巧妙地运用了两个休止符,使音乐断断续续,细腻地描绘出英台面对前来送行的山伯感慨万分、欲言又止的复杂心情。

缠绵的旋律,缓慢的速度,带着无限的伤感与惋惜,使人宛如看见梁、祝十八相送的镜头,真是“三载同窗情深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

3 展开部(1)抗婚:此主题中的乐句采用强烈的切分节奏,同时配合很强的力度,表现了英台誓死抗婚的场面。

(2)楼台会:作曲家用独奏大提琴代表梁山伯,用独奏小提琴代表祝英台,通过两种音色鲜明的对比,栩栩如生地向人们展示楼台会的动人画面。

(3)哭灵投坟:音乐突然急转直下,弦乐采用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小提琴以散板的节奏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运用了京剧倒板和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描绘了英台扑倒在山伯的新坟前呼天号地泣诉的情景。

此时,乐队以最强的力度倾泻出怨愤与同情,乐曲达到了最高潮。

4再现部化蝶:长笛以轻柔的力度、缓慢的速度,使音乐重新回归于安详、宁静的气氛。

长笛美妙的旋律,结合竖琴的滑奏,把人们引入了天堂仙境。

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下,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令人难忘的爱情主题,仿佛化为彩蝶的梁、祝在鲜花丛中翩翩起舞,诉说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2、徐悲鸿、米勒、毕加索、莫奈、梵高、米开朗琪罗等的绘画作品给你的启迪。

徐悲鸿,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绘画大师。

徐悲鸿笔墨淋漓,其笔下的骏马,尤其受到人们的赞赏与钟爱,以致成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典型代表与象征。

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奔马图》《群马》《珍妮小姐画像》《九方皋》《田横五百士》《负伤之狮》《愚公移山图》米勒,让·弗朗索瓦·米勒,米勒发现了平凡的劳动者的诗情画意。

不过,他笔下的农夫并不是天国中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是疲惫、穷苦、终日操劳的贫困者,衣衫槛楼,肌肤黝黑,佝楼的身躯,粗大的手掌,这便是米勒的美学,这便是米勒要为之呕心沥血地赞美歌颂的法兰西农民的形象。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养育这伟大的民族,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缔造这美丽的国家。

”《牧羊少女》《牧羊少女》《拾穗者》《晚祷》《晚钟》《扶锄的男子》毕加索1900年至1903年蓝色时期1904年至1906年粉红时期1910年至1914年分析立体主义1914年综合立体主义1917年至20年代新古典时期代表作品有:《亚威农少女》,《卡思维勒像》,《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格尔尼卡》,《梦》。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

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

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

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

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

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

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

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

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

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艺术作品是伟大的人物创造的。

[2]梵高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采用点彩画法。

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

后来受到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的探索、自由地抒发内心感情的风格,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性和寓意性。

梵高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

米开朗琪罗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美术三杰。

在致力于领悟古人成就时,也致力于解剖人体,研究人体的结构和运动,这使他成为量充分发挥人体.表现力的美术家之一。

不同于充满深遂智慧之美的达·芬奇的艺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以力量和气势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英雄精神。

相关主题